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
2025-10-04 05:34:08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

    【摘 要】以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使他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墙面环境创设评价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带来得变化,是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得生活化理念得体现。 

  【关键词】墙面环境;环境得动态性;墙面环境价值;参与主题;家长会;隐性影响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现了、遵循了墙面环境创设的原则,达到了让墙面环境说话的价值,让幼儿的应有的水平得到了发展。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园在墙面环境创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墙面环境创设的价值 

  目前在幼儿园中,墙饰创设有多种多样的主题,比如季节性、动植物性、幼儿生活性等,使幼儿从不同侧面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我们的环境创设大都还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基本上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墙面布置的真正价值呢? 

  1.让环境创设中的墙饰“说话”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环境是我们的第三位教师”,因为其中的关键是经过良好环境的设计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因此,教师在选择环境中的墙饰的内容时就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应尽多的考虑内容隐含的价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观。例如,选择一些常规及良好习惯的培养内容张贴在相应的墙上提示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自己对照,而且同伴之间还可以互相监督,如可以在活动室放玩具的墙上,张贴一些有关玩具要轻拿轻放、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等的内容,又如在洗手池旁边张贴一些如正确洗手的流程图,让幼儿对照检查。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习惯,而且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环境创设 

  教师的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肯。 

  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墙面的积极,然后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发动幼儿讨论最后共同定出墙饰的内容。如开学初组织幼儿讨论怎么让自己的班级变得更漂亮,引出幼儿布置班级的兴趣。 

  其次,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学习过程。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得到得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得让他们自己去想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自己已有得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和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收集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墙饰,这样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得到很好得发展,而此时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随时得观察幼儿,当发现幼儿的确有困难并真得需要帮助时,可轻声的问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忙吗?”征得幼儿同意后介入。 

  二、墙面环境创设服务于幼儿 

  幼儿园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墙面环境作为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让它成为幼儿发展更好的服务呢? 

  墙面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在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 

  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令纯洁的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广阔无边的绿色草原、秘密的森林、辽阔的蓝天、漂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喝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宜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鉴赏、表现。幼儿们喜欢色彩鲜明的对比、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喝共振。在为幼儿创设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的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2.造型上,应以稚拙、简洁为主要手法 

  造型圆滑,墩实、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的感知。墩实、稚拙的模样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简洁的美术造型,让注意力不持久的幼儿较快的感知。设计的作品在造型上如有一些出彩这处――一些幽默、洗脱的细节,例如:滴着口水的舌头、咧着大门牙、小的不能再小的斗眼、张嘴的大头靴会更令孩子们直愣双眼,久久不愿离去。同时由于造型的概括、简洁,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宜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置环境内容多、更换周期快的现状。 

  3.内容上,为幼儿创设入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 

  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他们喜爱熟悉的环境。新生入园,看到自己的照片帖在活动室的墙上,他们会认为老师早就认识他,减少了恐惧感,能很快的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例如:有的幼儿园在墙上挂名人杰作、世界名画等,这些作品离幼儿生活太远,幼儿不宜接受。我们应在走廊、楼梯挂的是幼儿的作品,还有幼儿活动、演出的照片,教师的儿童画等。这些作品被幼儿所熟悉,色彩艳丽,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更能培养幼儿审美情趣。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幼儿更能增加一份成就感、自豪感。 

  4.墙面环境创设要注意年龄差异,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需要 

  而幼儿有年龄、性别、个性有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幼儿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小班活动室的墙上布置不同形态的拟人化的动物比布置山水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喜爱。同样是新学期,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我们把孩子的照片贴在墙上,教师创设的“幼儿园”园景中,对于新入园焦虑现象的幼儿,教师会指着墙面上的照片说“婷婷在幼儿园里很快乐……”并将这一墙面添加在滑梯、草地等变成“我在幼儿园的哪里?”并不断改变照片摆放的位置,旨在促进小班幼儿愿意说。中、大班的墙面以“我长大了”、“升班了”为主题,配以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等画面,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班还针对自己班里孩子的兴趣、爱好,创设了“每日一句”,每天学说一句完整话或者礼貌用语等;“每天新闻”,讲述自己发现的新鲜事以及国际国内的大事;以及根据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成的内容开辟的“讨论天地”等等。使教师在墙面布置中开始逐步转换角色,由单一的决策者到倾听者、合作者。这些多元角色的转变使教师能够更多的聆听到幼儿的声音,注意发现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使环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促进每个人在自身水平上的提高。 

  总之,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