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院的高职教育,实现我院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建设集教学、培
校内外培训、科研和服务综合实训基地,利用优势资源加强科研开发和科技服务,把教学改革和科研转化为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程开发建设、教材编写、科研应用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培育示范性精品课程。通过与常德鑫桥物流有限公司、桃特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项目群”教学创新课程体系。实施体现工学结合的“项目群”教学模式,强化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对接,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对接。开展配套教学改革与建设,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重点建设《物流运输管理》等专业核心课题,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二、 校企合作,与常德新桥物流有限公司、陶特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编写以实践和培训为主的示范教材,编写出版了《仓储配送管理培训指导手册》、《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培训指导手册》等两本以培训为重点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组”培训指导手册。
三、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先进水平的“四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
通过与常德新桥物流有限公司、陶特物流有限公司、常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劳动主管部门、科室的合作
研院所合作,建设满足培养影视多媒体专业高技能人才需要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四位一体”的常德一流、省内先进的专业实训基地,同时加强实训基地相关内涵建设,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成为行业企业物流师等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
(一) 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
健全和认真贯彻执行现有的规章制度。如院字[2021]12号《同德职业学院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院字[2021]13号《同德职业学院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办法》、院字[2021]11号《同德职业学院教师工作质量评估办法》、院字[2021]8号《同德职业学院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暂行办法》、院字[2021]9号《同德职业学院教师培养成果验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
完善和完善现有的讲课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学督导制度、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办法、课堂教学质量检查等制度。
(二)校企共同建立“专兼”结合管理制度在学院已有制度的基础下,本着“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原则,加大聘任兼职教师力度;根据教学团队自身的特点,制定新形势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开展的,符合教学管理规律的新制度或管理办法,主要有:
1.工作与教育相结合的规范
工教结合守则第一明确了专任教师“理论-实践教授课时”、项目数”以及“指导学生团队参与项目课时”等量化指标,保障了专任教师“工教”结合的质量;第二明确了兼职教师“理论-实践教授课时”、“指导学生团队顶岗实习课时”以及顶岗实践指导职责等,保障了兼职教师“工教”结合质量。
2.工学结合规范
工学结合守则明确了学生阶段性顶岗实习和项目实践的课时、管理制度、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工学结合”手册。如《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企共同制订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运作机制、实训实习大纲,开设的企业课程及工作表现、业绩成果等综合考核评价的办法和标准。
3.教学团队教学改革绩效考核奖惩制度
对教学团队教师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室建设、工学结合创新等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与效果进行评价,形成竞争机制并与评先评优、年度考核、待遇挂钩。4.《企业专家聘任制度》
聘请资深室内建筑师、施工人员和项目经理担任兼职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研发,深入融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互学习,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兼职教学团队,建设“双师型”结构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5.《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制度》
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要实施适应新形势的在职培训,包括高职理念的培训和锻炼、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企业锻炼等内容。青年教师必须经过各种内容的培训和锻炼,才能上岗授课。
6.《外聘教师管理制度》
专业与行业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培养专兼职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弘扬本专业教学资源特色,依托行业企业联合开发,拓展社会教学资源,科学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根据当地特点和团队特点,制定外教管理制度,使企业外教能够集中精力在学校教学,充分发挥其效率。
同时与常德鑫桥物流有限公司、桃特物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同完善《企业骨干在校兼职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对兼职教师的薪酬管理暂行办法》《企业人员兼职考核办法》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