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断句(胖胖)
2025-10-04 05:32:05 责编:小OO
文档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断句

学习目标

1、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言文断句能力。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三)文言断句的基本方法:

例1、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例2、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总结:

当堂断句练习:太宗(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例3、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例4、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总结:

当堂断句练习: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例5、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例6、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总结:

当堂断句练习: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例7、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例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例9、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  

总结:

当堂断句练习:1、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2、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3、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例10、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例11、孔子曰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总结:

当堂断句练习: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巩固练习: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2、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_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 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4、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易错提示:文言断句的八种失误及消解

(一)忽视整体,主观臆断 

例如,将“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2004年北京卷)误断为“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分析原因,是没有兼顾段意,没有理解关键句“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的意思,没有据此推断出“善术者”的马由此必“富”(“多”的意思)的必然结果。而有的考生见“富”就想当然是“财产多、富有”的意思,继而主观臆“断”成“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因此,断句时切记要通读达意,方能下笔。 

【消解对策】 通览全句段,力求大体了解全句段内容,然后遵循“先易后难”(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精析难断处)的原则去断句。 

【参】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二)语法结构,剖析不准 

例如,将“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2004年北京卷)误断为“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此句误断,实属不该,但也透露出一个重要问题,学生断句时忽视语法剖析。其实,只要抓住谓语“吊”,再在其前后寻找出主语(人)和宾语(之),正确点断就不难了。

【消解对策】 ①抓住句子的核心——谓语。分析谓语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谓语前是主语,谓语后是宾语;主、宾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②理清句子的表述结构。有些句子或篇段,表述时时常有一些明显的形式结构,如总分、分总等,由此切入,可以有效断句。 

【参】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三)虚词功能,模糊不清 

例如,将“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2007年辽宁卷)误断成“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分析原因,将“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断成“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是不明白“而”如果连接两个词性结构相同的短语时,前后不能断开,是句中连词;又将“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断成“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除了“而”的用法不明外,又不清楚“嘻”作为叹词,前后都要断开的用法。 

【消解对策】 积累并掌握有规律性的文言虚词: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可在其前断句;句末语气词“者、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可在其后断句;“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关联词,多可在其前断句;“于、为、则、而、以”等通常作句中连词,前后不能断开;叹词“嘻、嗟夫、呜呼”等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句首时间词“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熟悉这些知识并加以利用,可避免误断失分。 

【参】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四)固定句式,割裂拆散 

如,将“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2007年辽宁卷)误断成“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原因是没有掌握“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这种固定结构。又如,将“且夫天者气邪体也”误断成“且夫天者/气邪体也”,同样是不知道“……邪,……也”这种选择性问句的结构。如果知道这点,断句就会比较容易。 

【消解对策】 牢记文言固定句式并加以充分利用。比如“何以……为”“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等。 

【参】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且夫天者/气邪/体也。 

(五)特殊句式,不能辨识 

例如,将“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妻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误断成“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妻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把“夫”误当作句首发语词,原因是未辨出主谓倒装句“仁夫,公子重耳”。又如,将“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患之至也”误断成“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患之至也”,也是没有识别出“群臣是忧”这个宾语前置句,“是”是提宾标志。 

【消解对策】 复习备考时,要强化文言特殊句的理解,明确特殊句式的特点,比如判断句、被动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等。 

【参】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妻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患之至也。 

(六)修辞手法,不懂利用 

例如将“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景胜绝又甲庐山”误断成“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景胜绝/又甲庐山”。 此解答失误处是“/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失误的原因是忽视了本句的修辞手法——对偶。注意到了这点,就会发现“山北峰”应该对“峰北寺”,也就不会失误了。 

【消解对策】 文言文也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断句。 

【参】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景胜绝/又甲庐山。 

(七)专用词语,不明其里 

例如,将“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误断成“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是没有弄懂古人一般以干支纪日,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这句话是说彗星在西方出现共16天,不是说夏太后死在16日。在《史记》中数字与“日”连用是强调多少天,所以该句就不能在“十六日”前点断。又如,将“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误断成“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

 “学士”“直院”“权直”是宋代翰林的官制。宋代翰林学士掌管起草制诰诏令,别的官到该院未被任命做学士时,叫做“直院”,该院一时缺而暂由别的官掌管文书,叫做“权直”,因为不懂这些知识,所以造成误断。 

【消解对策】 古文中的一些专用词,诸如人名、字号、时间、地名、年号、官职名、朝代名、事物名等,对于断句和标点,也有很大帮助,平时训练要善于利用。 

【参】 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

(八)古今熟语,不知利用 

例如,将“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2007年广东卷)误断成“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之所以没断开,是没有利用成语“自以为是”,此成语后不能带宾语,知道这点,就不易误断了。 

【消解对策】 通读全句段,发现句段中有熟语,然后思考其意义和用法,再断开,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参】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