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透析企业利润质量
2025-10-04 05:32:08 责编:小OO
文档
    利润质量是指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结果的合规性、效益性及公允性。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所开展的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有良好的购买能力、偿债能力、交纳税金及支付股利的能力。高质量的企业利润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反之,低质量的企业利润,则表现为资产运转不畅,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减弱,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能力。  如何分析企业利润的质量?我们可以从利润的构成、稳定性以及变现性等方面着手,进行深入剖析。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即将执行的《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划分,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是企业形成利润总额的三大支点。一般情况下前两者称之为营业收益,后者称之为非营业收益。  营业利润是公司营业活动中所实现的利润,它是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配比结果,是企业净利润的主要源泉,它产生于日常经营,具有长久性和可重复性,体现了企业的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和效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它的多少代表了企业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程度,因此,该指标是衡量利润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标准,它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把握公司利润质量,通过连续地考察此项指标,可以判断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越高,公司利润的持续性就越强,利润质量就越高,反之,利润质量就越低。投资净利润既可能是持续性利润也可能是非持续性利润。如果投资受益连续几个会计期间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对外投资的目的及其合理性。  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是非持续性利润,属偶然交易利润。此项利润没有保障,不能期望它经常或定期地发生,偶然交易利润比例较高的企业,其收益质量低,不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在企业主要利润增长点潜力挖尽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就有可能通过偶然交易实现的利润来弥补营业利润、投资收益的不足。如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售利得来增加利润,或大量从事经营主业以外的其他业务以求近期盈利等。  二、利润的稳定性  利润的稳定性是指公司连续几个会计年度利润水平变动的波幅及趋势的平稳性,它取决于公司业务结构、商品结构等稳定性。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应保持稳定的利润水平和平稳的增长速度,并且经济利益真正流入企业是判断利润质量高低的标准。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到操纵一时利润的目的,但却很难在几个会计年度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也很难在经营活动中产生较大的现金净流入量。我们可以用两项指标进行判断:  1、利润期限比率=本年度利润额÷相关分析期年度平均利润额  这项指标揭示本年度利润水平波动幅度,一般情况下若波动幅度较大,说明利润稳定性较差,利润质量可能较低,应当引起关注。用这项指标还可以评价与判断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empirenews.page--]  2、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总量  现金流入总量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能为企业的扩张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  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利润情况,二者各有侧重。盈利能力强调企业获取收益的能力,它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表现为净利润的大小及有关比率的大小;而盈利质量反映的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利确认是否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两者差异越小,盈利质量越高,所以应关注企业实现的会计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对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能够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充足稳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率越高,说明公司通过自身经营实现现金能力越强,利润的稳定性较强、利润质量较好;该指标比率越低,说明公司通过经营活动实现现金能力较差,过分依赖投资和筹资活动来获得现金,说明公司财务基础和获利能力持续性较弱,利润的质量较差。  三、利润的变现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该对企业的利润形成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对于那些商品经营活动占有较大比重的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短期内最稳定、最主动、最可以寄予希望维持企业经常性资金流转的现金流量。企业现金充裕,就可以及时购入必要的材料物资和固定资产、及时支付工资、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利息;反之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则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企业的生存危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利润表上列示的是净利润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是体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然而,无法体现现金支付能力和能否偿还到期的债务;而有些企业利润表上反映的是亏损,而现金充足,不仅能经营运作,甚至还能对外投资。这是因为利润表是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而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管理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监管部门的关注。  企业净利润的确认是在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分期的基础上,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核算出公司的经营成果。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差异,利润的多少并不一定等同于现金净流入的多少,只有当应计的现金净流入成为实际的现金净流入时,才能表明利润的真正实现。利润的现金保障性,是判断了解企业实现利润质量高低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其主要指标为:  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净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是衡量企业产品销售形势好坏的标准。该比率大于1,说明应计现金流入转化为实际现金流入的能力强,收入质量好;反之,该比率小于1,说明应收款项增多,获现能力弱。[!--empirenews.page--]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利润+非付现费用)  若该指数小于1,说明一部分利润尚没有取得现金,停留在实物和债权形态,而实物和债权风险大于现金风险,因此未收现的利润质量低于已收现的利润质量;也说明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利润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利润代价增加了,同样的利润代表着较差的业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