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025-10-04 05:32:14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作者:鲁守明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

        摘要: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 但却是减少项目失败可能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实践经验证明, 风险与机会是并存的, 采取积极的步骤对要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管理, 可以有较佳的期望值, 但更应该要有最坏的准备。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探讨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一、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与其它行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流动性大,一项工程在一个工地施工完成后,往往立即迁至另一个工地;二是临时性强,工地的建筑物、设备和设施、机具、材料、人员等都有很强的临时性;三是变动性大,不同工程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设计特点、平面布置都不一样;每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开工至竣工,施工阶段的作业内容、作业条件、作业人员变动很大;四是交叉作业多,一项工程往往由多家施工单位、多专业、多工种交叉施工;五是人员组成复杂,既有企业自身的,又有分包单位,人员又有户籍、岗位、工种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在建筑工程中运用风险管理,应针对这些特点,以增强其实效性。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如果能够减少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和轻微事故,也就能在总体上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机率,就能够减少、降低或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安全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具体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可以从五个方面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三大因素之一,高处坠落、触电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都与人的行为有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一半以上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关,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重在教育培训,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重点抓好四个环节的安全生产教育: 

        一是抓好建筑施工特殊工种的安全技能教育,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多个工种,其中部分工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如电工、架子工、施工电梯、建筑起重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这些工种对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筑施工特殊工种必须坚持教育、培训、考核和执证上岗的要求,坚持严格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发上岗证,无上岗证不得上岗,严格建筑特殊工种管理; 

        二是加强岗前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安全危险源不同,对建筑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结合工程进度和安全管理实际,对有关安全技术事项向所有进行施工的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掌握注意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认真分析总结建筑安全生产阶段性工作,吸取教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及时纠正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 

        四是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法规、规程等教育,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岗位职业技能安全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岗前教育、法规教育,是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建筑施工危险源、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加强危险源、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管理,预防建筑安全事故,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安全技能培训教育主要针对降低触电、机械操作安全事故的防范,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可总体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2、做好建筑安全防护措施,做好事故预防 

        由于人容易受到心理、生理等条件的局限,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完成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建筑安全防护措施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安全措施主要是抓好“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防范高处坠落事故。“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是指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在超过2 米以上悬空作业的须系好安全带,悬空作业点无法挂设安全带的,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悬空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按照规定对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立网和水平兜网。“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是指: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或盖板、架设安全网,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搭设牢固的防护棚。对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等,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主要可降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机率,减小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损失。安全防护设施到位,即使发生高处作业坠落,但由于安全防护设施可大大减缓高坠人员物体的冲击,减小对人员的伤害,可有效降低事故等级、损失。施工现场用电按照“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和“三相五线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即使发生触电,因有防护设施,可触发漏电保护装置,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从而大大降低触电事故。 

        3、制定应急预案防止事故扩大 

        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来讲,采取培训教育、安全防护等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需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通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一旦发生事故,施工企业具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初期阶段,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同时,采用预定的现场抢险和抢救方式,在突发事件中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援,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减少人员伤亡,拯救人员的生命和财产。 

        4、购买工程保险,转移事故风险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并在工程实践中逐渐推广应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承接技术没把握、管理经验不足的工程,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技术咨询,重视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了解工程特点、弱点,制定相应对策,不断总结经验,尽量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购买工程保险是转移和减少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建筑施工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建筑工程保障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目前,云南省工程建设市场主要展开的建筑工程险主要有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建筑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减少和转移建筑施工企业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建筑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己在云南省全面实施,并统一赔付标准。一旦发生建筑安全事故,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减轻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后对人员伤亡赔付压力。 

        5、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监测单位、监管部门和所有参建人员,需要各方统筹合力共同做好各自的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才能从总体上降低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 

        一是科学设计工程施工流程,减少违章操作机会。建筑施工流程科学对于降低建筑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流程不科学,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员的使用。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建筑业基本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机械化程度低,由于一个建筑工地聚集了大量的作业人员,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伤亡惨重。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建筑工地内从业人员数量,也可能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会对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意识会有所提高,安全隐患也会相应减少;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会大大降低建筑工地平均面积内作业人员数量,即使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由于作业人员少也会大幅度降低人员的伤亡;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后,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秩序,减少建筑施工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安全隐患的管理。从建筑安全事故的统计来看,由于建筑施工安全自身的特点,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集中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等五大类事故上,因此要重点抓好这五类安全隐患的管理,减少这五类建筑安全事故,就能从根本上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化发.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1) 

        [2] 刘克明.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J]. 科技资讯. 2010(34) 

        [3] 李世俊.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研究与控制[J]. 科技风. 2010(05) 

        [4] 陈永良.试论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文明施工管理[J]. 大众科技. 2007(03)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