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中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阅读复习探究课教学设
2025-10-04 05:33:00 责编:小OO
文档
初中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阅读复习探究课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凤庆县大河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施桂仙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文言文阅读复习板块。在本节复习教学之前,已经组织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板块的知识点和考点做了系统的复习。所以,这一节课,我一改往日结合文言文阅读段讲解现成练习的方法,根据这次探究教学课的安排,而是给定学生一段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孟子>两章》之一),让学生结合文言文阅读考点,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组内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复习课之前,学生已经复习了学业水平考试中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考点知识,也基本掌握了各个考点的考法。另外,作为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学生对于本节所复习的知识已不是难题。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80班,共有36人,是准备参加今年学业水平考试的对象。但是,这些学生语文基础良莠不齐,两极分化比较大,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及格的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本节复习课,我采取分组学习的方法。我将本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六人一组),按学生优良中差进行分组,再按知识的难易进行分工。将识记型的知识交给后进生来完成,稍微需要理解,但又能从课本里找到相关知识的内容交给中等生来完成,有一定难度,需要经过一番思考才能组织答案的交给优生来完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熟读理解文言文。

2、掌握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考点。

3、能结合文言文阅读的考点,设计相关问题,也即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复习文言文阅读的考点。

2、读背理解所给文言文。

3、组内合作对本文段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忧患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对文言文考点的复习

(二)难点:结合考点进行提出问题

五、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手段:小黑板

七、教学设计理念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文言文阅读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表达作用;能将简易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阅读浅显文言文,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综合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态度。

(三)“三、三、六”教学模式——围绕三个步骤:自主提出问题,合作讨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突出三个目标:培养优秀生,提高中等生,转化后进生;体现六个特点:知识问题化,问题导学化,导学练习化,练习思维化,思维活动化,活动多样化。

(四)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模式为美国学者所倡导,它包括问题的讨论模式(林格伦倡导)和解决问题模式(杜威倡导)。问题讨论模式步骤是:提出问题,设立问题情景,指出已知什么和未知什么,并提供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材料和思路,指导学生去讨论、探索、做出结论。解决问题模式的步骤是:困难或问题的发现,确定问题所在和问题性质,提出各种假设,也就是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点评考查所提出的假设,选择一个合理的假设,假设经试验正式而成为结论。“问题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导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后参与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点拨、掌舵的作用。

(五)因材施教——本节课的复习教学对象是我们学校九年级80班的学生,由于该班学生基础良莠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我将本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按考点的难易分别交给优良中差小组进行解答,实现因材施教。

八、学习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板书复习课题:文言文阅读复习

(二)复习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学生口述,然后用小黑板出示相关考点:四个重要考点、两个一般考点)

重要考点:

1、实词解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2、句子翻译(关键性语句,也即主旨句、特殊句式、课文中注释的句子)

3、内容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人物的评价、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的概括、概括景物的特点)

4、开放性问题(对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和写法等多方面的欣赏和评价)

一般考点:

1、文学常识:文章出处、作者姓名和作者朝代。

2、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3)说明本节课的复习要求:结合考点给一段文言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出示文言文阅读段题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指名学生背诵课文。

(6)用小黑板出示课文内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七) 分组根据考点布置问题设计内容:

    第一组负责实词解释;第二组负责句子翻译;第三组文学常识;第四组划分句子朗读停顿;第五组内容感悟;第六组开放性问题。

(八)学生在组内合作设计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九)学生分组展示问题,并解决问题:指名学生上台板书问题,并回答问题,再请其他同学作相应的补充,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补充。

   (十)课堂小结:结合本节课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小结

1、文言文复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2、本节课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表现。

3、本课还可以提的问题。

4、提出希望和要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