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简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
2025-10-04 05:31:38 责编:小OO
文档
简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

作者:阎彬彬

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2期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华民族的音乐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历程,在这历程中,其自身也在不断的碰撞、改进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音乐的繁盛局面。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重视简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分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将简要分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音乐文化活动更好的开展下去,帮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不断提高其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中国 音乐史 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2-0067-03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孕育了璀璨的、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其中音乐艺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从古至今,从古代音乐到民族民间音乐,一直一脉相承的发展下来,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中国音乐史发展中,其以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丰富了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只有充分分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才能全面的了解中国音乐史,才能更好的分析中国音乐,并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深入分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及发展的历程,对于全面的了解、学习音乐艺术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重视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分析非常关键。

        一、深入分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音乐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音乐的启蒙时期早于华夏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多年。在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乐器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初具音乐的审美能力。远古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结合的特点,“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足以说明音乐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了一体。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对于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结合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探究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促使更多的人可以正确的理解、学习中国音乐史。

        二、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分析

        通过现有的资料可知,在原始狩猎与祭祀等活动中,产生了最早的中国民歌,也是五音汇聚的音乐史页。经过数年的时光流转,中国音乐艺术始终向世界敞开怀抱,激发了自由、真切的呐喊,构成了缤纷多彩的中华乐章。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博大精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结合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及典型作品,在拼读音乐作品的同时,音乐艺术及其作品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了我们的艺术追求。为了更好的感受中国音乐史,了解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更加有助于我们学习中国音乐史,并进一步推动中国音乐艺术快速发展下去。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划分为:夏、商时期;西周、东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等几个时期,详细了解夏、商时期;西周、东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等几个时期的音乐发展历史,对于深入分析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一)夏、商时期

        在实际生活中,从古典文献记载的资料分析,音乐艺术真正的发展开始于夏、商时期。在夏、商时期,乐舞已经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的被奴隶主占有;从其存在的内容方面分析,其脱离了对原始图腾的崇拜,强化表现了对大自然的颂歌。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商代巫风盛行,在大型祭祀活动中进行歌舞、歌唱表演,这些人也是最早的职业音乐人。此时,已经出现了木质的乐器,更好的配合了音乐人的演出。因此,在夏、商时期,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呈现出原始时代的进步,以及专业的乐舞表演。

        (二)西周、东周时期

        在西周、东周时期,宫廷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西周、东周时期礼乐制度规定,不同地位的有不同的舞队编制。在总结千代乐史的基础之上,所谓的“六代乐舞”出现并开始流行。“六代乐舞”的内容包括:皇帝时的《云门》、尧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隻》,周时的《大武》。与此同时,在周代收集民歌,以观风俗、察民情开始流行起来,并且音乐十二律理论已经确立,音乐艺术的演奏技术、作曲技术及人们的欣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西周、东周时期,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主要是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开始被更多的人接受和熟知。因此,经历了西周、东周时期的音乐艺术,有了更加成熟的发展。

        (三)秦、汉时期

        在秦、汉时期,据古典史书的记载,开始出现“乐府”一词。其在继承了周代对采风制度收集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大量的乐工在宴享、祭祀、朝拜等大型活动的场合进行演奏。用作演唱的歌词,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乐府诗。中国音乐艺术发展到了汉代,其歌曲的形式主要是相和歌。从最初的清唱,发展到了竹乐器伴奏,并具有曲体结构。同时,在西北边疆地区还兴起了鼓吹乐,人们有时候会在马背上进行演奏,用于军乐礼仪及民间娱乐活动中。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地的影响。综合秦、汉时期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社会风气及人们都更加青睐于乐曲的演奏活动和演奏形式的探索。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对于分析其发展的特点也非常重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实现了很大的突破。据古籍记载,由相和歌发展起来的音乐艺术——清商乐在北方得到了曹魏政权的重视,清商乐在两晋交战的过程中传入了南方,并与南方的吴歌、西曲实现了一定的融合。在北魏时期,南北融合的清商乐又回到了北方,成为全国流行的主要乐种。在此阶段,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古琴得到了乐工广泛的使用,为乐曲的表演增添了很多的色彩。南北朝时期,还盛行一种有故事的音乐表现方式,分为角色表演和化妆表演,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促使音乐艺术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因此,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音乐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五)隋、唐时期

        在隋、唐时期,由于隋唐两代政权统一,政治局面发展相对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开始吸收外城文化,在魏晋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发展高峰。在唐代的宫廷宴会活动中,音乐艺术以“燕乐”的形式出现。其中,隋、唐时期的七步乐和九部乐就是“燕乐”的主要内容。隋、唐时期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开放、更加专业。这个阶段,社会生活相对繁荣,人们在生活中更加追求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因此,在隋、唐时期,音乐艺术的发展相对于前一个阶段,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为后代研究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宋、金、元时期

        在宋、金、元时期,中国音乐史的发展更加的具体化了。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标志,相对于隋唐时期的发展,获得了更加深入的发展机会。同时,在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中,适应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游艺场出现,人们可以方便的随时听到叫声、小唱、唱赚等艺术歌曲,也可以看到说唱类的陶真、鼓子词、杂剧、院本的表演。争奇斗艳、百花盛开的音乐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对于音乐发展的追求。经历整个宋、金、元时期发展的音乐艺术,不但其自身发展水平有了较高层次的提高,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发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分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中,宋、金、元时期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七)明、清时期

        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具有了更加鲜明的特点。在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社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色,市民阶层逐渐扩大,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加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民间小调内容相对丰富,影响巨大,甚至不问男女,人人可以习之。在私人收集方面,从民歌小曲到唱本、戏文等,都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北方的鼓词、琴书唱曲发展的更加迅速;南方秀丽的弹词影响较为深远。因此,在分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的过程中,对于明、清时期的音乐艺术发展历程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中国音乐艺术以其独特的性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推动中国音乐文化教学及相关事业的发展,深入分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并切实将发展中国音乐文化活动践行到具体工作环节,对于实现中国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同时,重视分析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也是促进社会公众了解中华民族音乐发展历程及其本质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中国音乐史的发展特点研究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于盼.中国当代扬琴教材研究(1949-2012)——以人音社和上音社的教材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薛睿韬.从扬琴艺术看中西结合的近代中国音乐[J].小作家选刊,2015,(24):45.

        [3]周婷婷.中国扬琴:中西结合的近代中国音乐乐器[J].考试周刊,2012,(60):21-22.

        [4]武凯.建国以来的歌曲发展特点[D].济南:山东大学,2009年.

        [5]周婷婷.从扬琴艺术看近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发展[D].济南:山东大学,2008年.

        [6]刘张杰.浅谈中国音乐史发展特点[J].黄河之声,2015,(02):33.

        [7]臧艺兵.口述史与音乐史:中国音乐史写作的一个新视角[J].音乐学院学报,2005,(02):47-52.

        [8]项筱刚.流行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史建设亟需完善的课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03):84-9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