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明框幕墙结构计算
2025-10-04 05:32:26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三部分、主楼明框玻璃幕墙计算

第一章、荷载计算

一、基本参数

最大标高:91.5 m

计算位置:13~1轴立面明框玻璃幕墙 

幕墙分格:B×H=1.0×1.5 m

B:玻璃宽度

H:玻璃高度

设计地震烈度:7度

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

二、荷载计算

1、幕墙自重荷载标准值计算

GAK:玻璃面板自重面荷载标准值

玻璃面板采用6+12A+6钢化中空(LOW-E)玻璃

GAK=(6+6)×10-3×25.6=0.31 KN/m2

GGK:考虑龙骨和各种零部件等后的玻璃幕墙重力荷载标准值

GGK=0.40 KN/m2

2、幕墙自重荷载设计值计算

r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rG=1.2

GG:考虑龙骨和各种零部件等后的玻璃幕墙重力荷载设计值

GG=rG·GGK=1.2×0.40=0.48 KN/m2

3、幕墙承受的水平地震荷载标准值计算

qEK:垂直于幕墙平面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βE:动力放大系数,可取5.0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08 

qEK=αmax·βE·GGK =0.08×5.0×0.40=0.16 KN/m2

4、幕墙承受的水平地震荷载设计值计算

rE: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rE=1.3

qE:作用在幕墙上的水平地震荷载设计值 

qE=rE·qEK=1.3×0.16=0.208 KN/m2

第二章、玻璃面板校核

本工程选用6+12A+6钢化中空(LOW-E)玻璃,最大玻璃分格a=1000 mm,b=1500 mm。 

一、荷载计算

1、幕墙的风荷载计算

βgz:阵风系数,1.6167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1.6316

W0:基本风压 W0=0.55 KN/m2(50年一遇)

μS1:围护构件面板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1.2,(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第7.3.3条)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KN/m2)

WK=βgzμS1μZW0=1.6167×1.2×1.6316×0.55=1.74 KN/m2

W: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KN/m2) 

rW: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4

W= rW×WK=1.4×1.74=2.44 KN/m2

2、荷载组合

ψW: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ψW=1.0

ψE: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取ψE=0.5

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标准值

qK=ψWWK+ψEqEK=1.0×1.74+0.5×0.16=1.82 KN/m2

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设计值

q=ψWγWWK+ψEγEqEK=1.0×1.4×1.74 +0.5×1.3×0.16=2.54 KN/m2

二、外片玻璃面板强度校核

校核依据:≤fg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6.1.5条

1、计算说明

根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6.1.5条的规定,中空玻璃的内外片玻璃承受的荷载分别为、。因为内外片玻璃承受的荷载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分别结算内外片的玻璃强度及挠度。

2、外片玻璃承受的水平风荷载

t1、t2:中空玻璃外片玻璃的厚度,取t1=t2=6 mm

W K1:外片玻璃承受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0.96 KN/m2

W1:外片玻璃承受的水平风荷载设计值

=1.34 KN/m2

3、外片玻璃承受的水平地震荷载

t1:中空玻璃外片玻璃的厚度,取t1=6 mm

GAK1:外片玻璃面板自重面荷载标准值

GAK1=6×10-3×25.6=0.154 KN/m2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αmax=0.08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5.3.4条

βE:动力放大系数,取βE=5.0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5.3.4条

qEK1:作用在外片玻璃上的地震荷载标准值计算

qEK1=αmax·βE·GGK1=0.08×5.0×0.154=0.062 KN/m2

rE: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rE=1.3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5.4.2条

qE1:作用在外片玻璃上的地震荷载设计值 

qE1=rE·qEK1=1.3×0.062=0.081 KN/m2

4、外片玻璃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计算

ψW: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ψW=1.0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5.4.3条

ψE: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取ψE=0.5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5.4.3条

qK1:外片玻璃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标准值

qK1=ψW·WK1+ψE·qEK1=1.0×0.96+0.5×0.062=0.99 KN/m2

q1:外片玻璃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设计值

q1=ψW·W1+ψE·qE1=1.0×1.34+0.5×0.081=1.38 KN/m2

5、外片玻璃的折减系数

θ:参数

t:外片玻璃厚度,取t=6 mm

=10.6

η:折减系数,取η=0.9576

由θ=10.6,查《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表6.1.2-2得

6、外片玻璃强度校核

m:弯矩系数,取m=0.07792

由==0.67,查《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表6.1.2-1得

σ:外片玻璃产生的最大应力

=

=17.2 N/mm2<fg=84.0 N/mm2

外片玻璃面板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由于内、外片玻璃厚度相同,故内片玻璃也满足强度要求。

三、玻璃面板挠度校核

校核依据:df=≤df,lim=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6.1.5条

1、计算说明

根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5.4.4条的规定,玻璃幕墙的玻璃面板的挠度,可不考虑组合效应,所以我们只需验算玻璃面板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即可。

2、玻璃刚度计算

t:中空玻璃的两片玻璃的等效厚度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6.1.5条

t===7.18 mm

D:玻璃刚度

D===2315348 N·mm

3、玻璃的挠度折减系数

θ:参数

t:玻璃厚度,取t=7.182 mm

=18.6

η:折减系数,取η=0.9256

由θ=18.6,查《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表6.1.2-2得

4、玻璃的挠度系数  

μ:挠度系数,取μ=0.00768

由==0.67,查《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表6.1.3得

5、玻璃挠度校核

df:玻璃产生的最大挠度

df===5.34 mm

df=5.34 mm<df,lim===16.7 mm

玻璃面板挠度符合规范要求。

第三章、幕墙横梁计算

综合考虑横梁所处位置的标高、玻璃的分格,选横梁型材为6063-T5。横梁简支在立柱上,须对横梁的强度和挠度进行校核。

一、基本参数

横梁最大标高为91.5,饰面材料为玻璃,所受重力GAK=0.31 KN/m2,横梁的计算长度取L=1.0 m,承受的自重荷载分格高度H=1.5 m,承受的三角形荷载高度h1=500 mm,梯形荷载高度h2=400 mm。

二、荷载计算

1、幕墙的风荷载计算

βgz:阵风系数,1.6167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1.6316

W0:基本风压 W0=0.55 KN/m2(50年一遇)

μS1:围护构件面板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1.2,(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第7.3.3条)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KN/m2)

WK=βgzμS1μZW0=1.6167×1.2×1.6316×0.55=1.74 KN/m2

W: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KN/m2) 

rW: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4

W= rW×WK=1.4×1.74=2.44 KN/m2

2、荷载组合

ψW: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ψW=1.0

ψE: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取ψE=0.5

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标准值

qK=ψWWK+ψEqEK=1.0×1.74+0.5×0.16=1.82 KN/m2

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设计值

q=ψWγWWK+ψEγEqEK=1.0×1.4×1.74 +0.5×1.3×0.16=2.54 KN/m2

三、力学模型

横梁与立柱相连,相当于两端简支,水平方向承受梯形、三角形荷载,竖直方向承受集中荷载,简图如下图:

1、在竖直平面内,横梁受到的饰面材料的重力作用,可看作两个集中荷载

pGK=GAK·H·B/2 =0.31×1.5×1.0/2=0.23 KN

pG=1.2qGK=1.2×0.23=0.28 KN  

2、在平面外横梁受到的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风荷载标准值:wK=1.74 KN/m2 

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设计值:q=2.54 KN/m2

上部承受三角形线荷载:

承受风线荷载标准值:w1K=wK×h1=1.74×0.5=0.87 KN/m

承受线荷载组合设计值:q1=q×h1=2.54×0.5=1.27 KN/m

下部承受梯形线荷载:

承受风线荷载标准值:w2K=wK×h2=1.74×0.4=0.70 KN/m

承受线荷载组合设计值:q2=q×h2=2.54×0.4=1.02 KN/m

3、横梁承受自重产生的最大弯矩、剪力

= PG·a ==0.07 KN·m

=0.28 KN

4、横梁承受水平荷载最大弯矩、剪力

上部三角形线荷载作用下:

MY1==0.11 KN·m

VY1=0.32 KN

下部梯形线荷载作用下:

MY2 ==0.1 KN·m

VY2=0.31 KN

=+=0.11 +0.1=0.21 KN·m

=+=0.32+0.31 =0.63 KN

四、幕墙横梁截面参数

横梁强度设计值:   85.5 N/mm2

铝合金的弹性模量: E=0.7×105 N/mm2 

横梁截面积:         A=943 mm2 

X轴惯性矩:         Ix=432220 mm4

X轴抵抗矩:         Wx=10602 mm3   

Y轴惯性矩:         Iy=781550 mm4

Y轴抵抗矩:         Wy=16713 mm3

塑性发展系数:      γ=1.05

五、横梁抗弯强度校核    

    

=

=18.3 N/mm2<=85.5 N/mm2

六、横梁抗剪强度校核    

校核依据:≤fav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6.2.5条

1、竖直方向剪应力

t:横梁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取t=3 mm

τX:横梁承受的竖直荷载产生的剪应力

τX=

=

=12.6 N/mm2<fav=49.6 N/mm2

2、水平方向剪应力

t:横梁截面垂直于Y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取t=3 mm

τY:横梁承受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应力

τY1=

=

=16 N/mm2<fav=49.6 N/mm2

横梁强度满足要求。

七、横梁刚度校核   

1、由自重引起的挠度

μx=

=

=0.27 mm

2、由风荷载作用引起的挠度

上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

μy1

=0.07 mm

下部梯形荷载作用下:

μy2

=0.13 mm

μy=μy1+μy2=0.07+0.13=0.2 mm

3、横梁的挠度

μmax/L=0.27/1000=1/3704<1/180

横梁刚度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章、幕墙立柱计算

幕墙立柱材料选用6063-T5铝合金型材,根据建筑结构特点,每根幕墙立柱简支在主体结构上,并处于受拉状态,须对立柱进行强度和挠度校核。

一、基本参数

该处幕墙标高91.5,竖直荷载GGK=0.40 KN/m2,玻璃横向计算分格宽度B=0.8 m,立柱计算高度H=3.1 m。

二、荷载计算

1、幕墙的风荷载计算

βgz:阵风系数,1.6167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1.6316

W0:基本风压 W0=0.55 KN/m2(50年一遇)

A:幕墙立柱的从属面积,A=0.8×3.1=2.48 m2

μS1(A):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小于10 m2而大于1 m2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A)=-1.121(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第7.3.3条)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KN/m2)

WK=βgzμS1μZW0=1.6167×1.121×1.6316×0.55=1.63 KN/m2

W: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KN/m2)  

rW: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4

W= rW×WK=1.4×1.63=2.28 KN/m2

2、荷载组合

ψW: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ψW=1.0

ψE: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取ψE=0.5

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标准值

qK=ψWWK+ψEqEK=1.0×1.63+0.5×0.16=1.71 KN/m2

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设计值

q=ψWγWWK+ψEγEqEK=1.0×1.4×1.63+0.5×1.3×0.16=2.39 KN/m2

三、力学模型

立柱与主体相接,采用简支梁力学模型,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承受矩形荷载。计算简图如下:

1、水平风荷载标准值:wK=1.63 KN/m2

水平荷载组合设计值:q=2.39 KN/m2

2、水平风线荷载标准值: w线K=wK·B=1.63×0.8=1.30 KN/m

水平线荷载组合设计值: q线=q·B=2.39×0.8=1.91 KN/m

3、立柱所受的弯矩

Mmax==2.3 KN·m

Vmax==2.96 KN  

4、立柱所受的轴力标准值

NK=GGK×B×H

=0.40×0.8×3.1

=0.99 KN

立柱所受的轴力设计值

N=1.2×NK=1.2×0.99=1.19 KN

四、幕墙立柱参数

铝合金立柱强度设计值:       85.5 N/mm2

铝合金弹性模量:    E=0.7×105 N/mm2 

铝型材截面积:        A0=1196 mm2 

X轴惯性矩:           Ix=3235860 mm4

X轴抵抗矩:           Wx=420 mm3

塑性发展系数:        γ=1.05

五、立柱强度校核

==53 N/mm2<=85.5 N/mm2

铝合金立柱强度满足要求。

六、立柱刚度校核 

校核依据:立柱承受的最大挠度应不大于H/180。

水平风荷载下引起的挠度u=6.9 mm<H/180=3100/180=17.2 mm

立柱挠度满足要求。

由上述计算可知立柱型材符合设计要求。

第五章、幕墙连接件计算

一、横梁与立柱的连接

1、计算模型

横梁与立柱通过铝合金角码用M6螺栓连接,承受垂直于幕墙面的水平荷载和竖直方向上的自重荷载。横梁的计算长度取L=1.0 m,横梁承受的水平荷载按三角形、梯形分布,分格高度h1=0.5 m,h2=0.4 m;承受的自重荷载按集中荷载分布。立柱的局部壁厚为3 mm。

2、荷载计算

横梁的计算长度:L=1.0 m

由第四章计算可得:

横梁端部承受的垂直荷载

N1=0.28 KN

横梁端部承受的水平荷载

N2=0.63 KN

横梁端部所承受的剪力合力

N===0.69 KN

3、横梁与立柱相连接螺栓的校核

M6不锈钢螺栓有效直径,取5.062 mm

不锈钢螺栓的抗剪应力,取245 N/mm2

每个螺栓的抗剪承载力: 

=4931 N>N=690 N

根据构造要求,取2个M6不锈钢螺栓。

4、立柱局部承压能力

=4×6×3×120

=8460 N>N=690 N

5、铝角码局部承压能力

NCb=2d×t×120=2×6×4×120=80 N>V=690 N

横梁与立柱连接满足设计要求。

二、立柱与钢角码连接计算

1、计算模型                        

计算宽度B=0.8 m,高度H=3.1 m。立柱为铝型材,局部承压强度为120 N/mm2,局部壁厚=3 mm,钢角码尺寸为125×80×8 mm,材料为钢材,局部承压强度为325 N/mm2,立柱的固定方式为双系点,即两侧均有钢角码,用2个M12不锈钢螺栓连接。立柱承受的水平荷载和自重荷载均按矩形分布。

2、荷载计算

立柱承受的自重荷载 GG=0.48 KN/m2 

立柱承受的水平荷载 q=2.39 KN/m2

垂直荷载 

N1=1.19 KN

水平荷载 

N2=2.96 KN

所承受的剪力合力

N===3.2 KN

3、M12螺栓计算

M12螺栓有效直径 10.1 mm

M12螺栓抗剪应力 245 N/mm2

每个螺栓的承载力

=39.263 KN>3.2 KN

根据构造要求,采用2个M12不锈钢螺栓。

4、局部抗压计算

2个M12螺栓,承压面个数n=2×2=4

立柱局部抗压承载力

=n×d×t×ft

=4×12×3×120

=17.3 KN>N=3.2 KN

钢连接件局部承载力

=n×d×t×ft

=4×12×8×325

=124.8 KN>N=3.2 KN

立柱与钢连接设计符合要求。

三、钢角码与预埋件连接计算

1、计算模型

分格宽度B=0.8 m,高度H=3.1 m,钢角码尺寸为125×80×8 mm,材料为镀锌角钢,局部承压强度为325 N/mm2,幕墙的重力作用点距离支座端部水平距离d1=75 mm,每个钢角码采用1个M16螺栓与埋件连接,螺栓到连接件最边缘垂直距离d2=50 mm。模型如下图。

2、荷载计算

垂直荷载 

N1=1.19/2=0.6 KN 

水平荷载 

N2=2.96/2=1.48 KN

钢角码底部所受弯矩

M=N1×d1=0.6×0.075=0.045 KN·m

由弯矩产生的拉拔力

N3=M/d2=0.045 /0.05=0.9 KN

自重和水平荷载由2个M16摩擦型高强螺栓(8.8级)承受, M16高强螺栓抗剪承载力22.1 KN,抗拉承载力48.1 KN,有效面积A=157 mm2,模型如下图所示:

3、荷载计算

单个M16高强螺栓承受拉力 

N=2.38 KN

单个M16高强螺栓承受剪力

V=0.6 KN

4、螺栓校核

单个M16螺栓所受剪力 V=0.6 KN<=22.1 KN

单个M16螺栓所受拉力 N=2.38 KN<=48.1 KN

M16高强螺栓满足设计要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