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2025-10-04 05:32:24 责编:小OO
文档
读⼀本好书⼼得体会范⽂(精选10篇)

读⼀本好书⼼得体会范⽂(精选10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有了⼀些⼼得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读⼀本好书⼼得体会范⽂(精选10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读⼀本好书⼼得体会1

  书籍是⼈类进步的阶梯。是啊,它也是⼈类的良师益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了许多书:故事书、⼩说书、科幻书、名著……给予我启⽰最多的,还属我在8岁时得到的《奉献真好》。

  那是在我8岁⽣⽇的前⼣,妈妈送了我⼀本薄薄的书。是什么?就是注有拼⾳的《奉献真好》。当时,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封⾯上有可爱的卡通图案,⾥⾯还有许多插图。于是,我便囫囵吞枣地看了⼀遍。

  渐渐地,在我9岁时,⼜带着拼⾳看完了这本书,虽然我只能看懂⼤意,但我却被这种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11岁时,我不仅能读懂全⽂,还能理解全⽂,为什么⼈要有奉献精神。这时,我已把这本书看了3遍。

  今天,我依然还在读这本书。⼿捧着这本书,我的⼼情久久不能平静,⼼灵⼜⼀次受到了震憾。当读到《松辽作证》时,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王进喜真的是⼑不⼊的“铁⼈”吗?难道他不知道钻探⽯油有多危险吗?为什么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他要⾃⼰跳⼊泥浆⾥,⽤⾝体去搅拌?答案只有⼀个:祖国的需要⾼于⼀切。王进喜为了让祖国摆脱“贫油国”,为了能够开发出属于中国⼈⾃⼰的⽯油,他⽆怨⽆悔地奉献出了⾃⼰的青春,乃⾄⽣命。

  好书伴我成长。《奉献真好》这本书整整陪了我四年,它教会我⽆穷⽆尽的做⼈原则,时刻提醒我,要勇于奉献。就像前苏联的⾼尔基所说的那样:⽣活中最⼤的享受,最⾼的乐趣就在于,觉得⾃⼰是为⼈们所需要的,使⼈们感到亲切的。

  读⼀本好书⼼得体会2

  《回到教育的原点》⼀书中,窦桂梅⽼师在打造团队、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式上,提出了主题教学模式,即组成教师“专题学习”共同体。学校要想真正地发展,必须建⽴学科团队,依托于学科教研与课程开发,教师⽅能形成⾃觉发展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其中策略之⼀就是“共读⼀本书”。

  对所有学校来说,教师都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专业素养已成为制约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是发展的机遇。窦桂梅⽼师就是从这⼀问题出发,把问题专题化、项⽬化、课程化,组成⼀个共同学习的团队,摒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教研⽅式,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专题阅读研究,让⽼师与⼉童共同分享阅读经验,都能获得良好的根部滋养。

  以2007年为例,窦桂梅⽼师组织教师共读《西游记》的主题系列活动。为什么读这本书?窦⽼师的解释:为了以读促教。⼩学语⽂教材中只是选取了书中的⼏个章回,如《三打⽩⾻精》、《三借芭蕉扇》、《猴王出世》等。于是她们⼒图通过阅读整本《西游记》寻找到源头活⽔,从原著中准确的提取出“教学价值”。围绕原著,⼜组织教师读了《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西游记>与民俗⽂化》等相关书籍以及上百篇评论。为了让研究更加深⼊,还读了《⽂学理论》和《⽂学概论》等相关⽂艺理论书籍。读名著,让⽼师和学⽣⼀道融⼊中华民族的⽂化⾎脉中,最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两节好课,更有看不见的熏陶与浸染。“没有被厚重的经典名著洗礼过的⼈⽆法拥有细腻的⼼灵”。正是这样有计划、有⽬的的培养机制,有⼒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

  能够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校园,⽆疑是我们农村⼩学从实际出发打造学校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学⽣⼈⽣奠基的明智选择。但对照窦桂梅⽼师的做法,我们的读书活动⽬前只是停留在⼀个初级阶段,就是为读书⽽读书、就是浮在表象上的读书。读书没有和教书很好的结合,读书没有和培养学⽣做⼈很好的结合,读书没有和提⾼教师专业素养很好的结合。窦桂梅⽼师“共读⼀本书”的做法给了我们很⼤的启⽰:开展领导共读⼀本书活动、教师共读⼀本书活动、学⽣共读⼀本书活动。以读促教(促进教师教书、专业素养提⾼),以读促学(促进学⽣学习、养成教育),以读促建(促进书⾹校园建设)。⽆独有偶,期初领导计划交流汇报会上,维武主任在汇报⼯作中也提到了开展领导共读⼀本书活动,并且⼒荐了王宏甲创作的《新教育风暴》⼀书,令⼈欣慰,说明我们的领导、⽼师也都在思考读书问题、都在想⼯作。于是,共识在领导会上达成:本学期开展共读⼀本书活动(读书的数量底线,提倡多读):领导带头,共读《新教育风暴》⼀书,教师先以教研组为单位共读⼀本书(学校推荐、组内选择),学⽣共读⼀本书(分年组进⾏)。学期中、学期末要分别开展座谈会、写读书⼼得、读书知识竞赛等进⾏检查验收,以期达到最佳效果,由此推动读书活动持续健康开展,从“积跬步”出发,向“⾄千⾥”前进!

  读⼀本好书⼼得体会3

  这是⼀本值得每个⼈深读的⼀本好书,书⾥讲了很多很好⽤的⽅法和措施,能够帮忙我们⽇常⼯作中的繁杂琐事,但是知道的多,确实去做的也许就不多,这就是我们停滞不前或者说办事潜质⼀向很低效率的原因所在。下⽅我谈谈这次学习的⼀些收获。

  做事情⾼效的⼀个秘诀就是要善于集中精⼒。⾼效的⼈,往往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位,⽽且⼀次只做好⼀件事。这就应说是我的⾸要问题,正因在的⼯作习惯中常常会同时想着很多件事情,并且都想做好,但是到之后常常是每件事都没有做好。就应都做,但是都没有体现出我的最好⽔平。我也因此苦恼了很久。

  要事第⼀,需要能够分出事情的重要程度,不能兴之所⾄,便不顾⼀切:这就应说是我的另外⼀个问题或者致命的缺陷,对于很多事情在做之前我常常没有先分清主次,但是常常我的时刻是有限的,但是我应对的事情⼜是⽆限的,我是不可能做完我遇到的所有事,故常会顾此失彼,重要没有做,净做⼀些鸡⽑蒜⽪的⼩事,当然结果可想⽽知。

  要事第⼀,还需要弄清楚哪些事情能够缓⼀缓。当我们知道了主次,换机⼀般就不会再出差错了。  要事第⼀,还需要学会拒绝。不懂拒绝的⼈活得最累,最少我是这么觉得的,历来总觉得⾃⼰的潜质很差,能帮忙的尽量帮忙别⼈,乐于帮忙别⼈没有错,只是就应在⾃⼰该做的事情做完之后。不然就会本末倒置,最后常常时同事怨你不分主次,上级怪你不知轻重。⽽⾃⼰只能有苦⽆处诉,埋怨为什么⾃⼰的⾏为总得不到别⼈的明⽩。

  读⼀本好书⼼得体会4

  读书学习能提⾼⼈的⾃⾝素质,读专业的书能提⾼员⼯的技能,那么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再读⼀本⽣活中的好书,深刻领会其内涵,基本就到达了双赢,技术提⾼了,素质提⾼了,就会真正的成为⼀名懂技术、有素质的员⼯。

  书中⾃由黄⾦屋,书中⾃有颜如⽟。善学习的⼈爱书、读书、悟书,⼀本好书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情怀,那么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融⼊其中,了解作者的内⼼世界,最终要明⽩看过之后有什么收获,学到了那些知识,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书⼭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书⼭有路就是告诉我们,书读的多了,懂得的知识也就多了,把知识融⼊到⼯作中、融⼊到⽣活中,学有所⽤,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平提⾼了,⽣活质量提⾼了,⾃然就会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会组织的图书进班组活动,⼤⼤的激发了员⼯的学习热情,⼯作之余,读⼀本⾃⼰喜爱的书,既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可谓⼀举多得。员⼯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些⽣活中的著作,在单位看的也多是⼀些专业技术⽅⾯的书,因此知识⾯就显得有些狭窄。这次⼯会组织的活动,受到了员⼯们的⾼度好评,⼀本好书⼤家互相传阅,互相交流读后⼼得,既活跃了⼤家的业余⽣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古时交通、通讯等都没有此刻这么发达,很多⼈对世界的了解多是靠书本中所学,因此凡⼤智者必是读书万卷,⽅得⽆事不通。就算在这天看似发达的社会⾥,⼈也需要学习,⽅能掌握其精髓,才会有⼀技之长,⽅可⽴⾜于社会。

  书读千遍,其义⾃现。读好书、读有好处的书,读懂了,对⼈的精神素质提⾼,乃⾄于⼈⽣都是⼀份帮忙。正因⼈⽣本⾝就是⼀本书,⼀本在探索中追求进步的书,读⼀本好书能减少你很多探索中的弯路,使你获得更⼤的进步。

  图书进班组活动是我⼚⼯会的⼀个创举,也是想职⼯之所想,既丰富了职⼯的业余⽣活⼜培养了职⼯的良好习惯,既提⾼了职⼯的学习热情⼜能够增强职⼯的精神礼貌素质,既更好的服务了企业⼜满⾜了职⼯的精神需要。

  读⼀本好书⼼得体会5

  当我阅读《感悟⼈⽣》后深有感触。从开始阅读到结束,我⼼中始终以⾃⼰最⼤的热诚、以⾃⼰纯净的⼼灵去汲取书中的点点滴滴和值得我学习的精华。

  这本书从季羡林⽼先⽣千万字的著作中筛选出这位著名学者、国学⼤师、东⽅⽂化⼤师的想法及成长经历。这不仅仅是季⽼先⽣的感悟,也是我们的导师对年轻⼈的教诲,它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去奋⽃、探索,怎样追求理想与⽬标,也使我们看待⽣活、事物的眼光变得更加深邃。

  书中,看似是先⽣在教育我们,但更多流露出的是他对下⼀代的关⼼与⿎励。他把⾃⼰成长、学习的全部经验⽆私地奉献给了每⼀位读者,使读者获益⾮浅。

  读完这本书,⽼⼈的声容笑貌好像浮此刻我眼前,他的⾦⽟之⾔,将永久地刻在读者的⼼⽥,催⼈猛醒,激⼈奋进;读完这本书,犹如品尝醇美的⽢露,⾃有味道在其中,“世纪⽼⼈”⾮凡的⼈⽣经历,是⼀笔巨⼤的精神财富。读完本书,我深深知道作为教育⼯作者本⾝需要学习的有很多⽅⾯,这需要本⾝的不断去阅读超多相关书籍,才能及时的充电,更好的为教育服务,⽆形当中也会提⾼⾃⼰的⽂学修养,从⽽提⾼⾃我,何乐⽽不为呢。

  对我感悟最深的、启迪最⼤的是季⽼先⽣对⼈⽣的态度。他⼀共写了3篇“论⼈⽣”,每⼀篇都从不⼀样的⾓度,不⼀样的观察点洞察着⼈⽣的好处与完美。先⽣提出了“不完满才是⼈⽣”,还有他对⼈⽣好处与价值的⼀句评价:“如果⼈⽣真有好处与价值的话,其好处与价值就在于对⼈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职责感”。从这些朴实、简洁的话语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先⽣的⽓质与⼈品。他体会到了⼈⽣的真谛,更要告诉我们对待⼈⽣要有不懈的发奋与强烈的职责感。

  要想使⼈⽣变得有好处,就要有⽬标,想要到达这个⽬标,务必经过⽆数代⼈的共同发奋。如接⼒赛,每⼀代⼈都有⾃⼰的⼀段路程要跑。⼜如⼀条链⼦,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环从本⾝来看,只但是是⼀个微不⾜道的个体,但没有这许许多多的个体,链⼦也就⽆法组成。

  在⼈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代⼈都有⾃⼰的使命和职责,⽽且是绝⾮可有可⽆的。这就是⼈⽣好处与价值的体现。季⽼先⽣虽已到耄耋之年,但正是由于⽼⼈的使命感和职责感,使他仍然笔耕不辍,他想把更多的“财富”留给下⼀代,让我们看到了⽼⼀辈的⽆私和博⼤,也从中《感悟⼈⽣》。

  这本书,让我感到在⽣活中,⼯作中,就应以⾼度的热情去应对,去进取,去发奋,去开拓我们崭新未来。让我们吸取其中的⽃志,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倾尽⾃⼰的所有。

  读⼀本好书⼼得体会6

  当我拿到《做最好的⽼师》这本书,第⼀眼看到书的名字时,⾸先在我脑海中闪现的是:怎么可能呢?这么多优秀的⽼师,再怎样努⼒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读过了书的序⾔之后我才理解了这句话所蕴涵的深意。

  什么样的⽼师才是最好的⽼师呢?⽤李镇西⽼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个⼀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个⼈⼀⽣的“最好”。“做最好的.⾃⼰”,强调的是⾃⼰和⾃⼰⽐,昨天的⾃⼰和今天的⾃⼰⽐,不断地超越⾃⼰。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和⾃⼰⽐,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我想到了⾃⼰,说实话,我对⾃⼰的某些⽅⾯是缺乏信⼼的,年纪在同⾏们中间算是偏⼤的了,总觉得⾃⼰不管怎样努⼒都是⽆济于事的,李⽼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点,每天都⽐前⼀天有进步,我想我⼀定会有进⼀步的提⾼。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看待孩⼦的⾏为,对他们做出的⼀些“⼩事”不以为然,甚⾄是不屑⼀顾。记得有这样⼀个故事:⼀位⽗亲到地⾥⼲活,发现了⼀束⼭草莓,他把它摘了下来,说要送给村⾥最可爱的孩⼦,从村东⾛到村西,从村头⾛到村尾,你知道他最后把⼭草莓送给谁了吗?对!送给了他的⼉⼦,可是你可能没想到,他的⼉⼦是⼀个傻⼉⼦!在他的眼中,他的⼉⼦虽然傻,但却是全村最可爱的。这说明了什么?如果我们都有了⽗母看待孩⼦的⼼,是不是我们的眼中孩⼦就会是另⼀个样⼦了,他们所做的⼀切好事坏事我们是不是都能⽤理解之⼼、责任之⼼、包容之⼼来看待了呢?但李⽼师也说了,“师爱的最⾼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爱,⽽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灵感受⼼灵。”我想我要先做到对孩⼦有母爱,进⽽做到有朋友之爱,同事之爱。

  《做最好的⽼师》这本书中最吸引我,让我看得最⼊迷的是《⾛出教育误区》这⼀章,读着任安妮、王红川、陶奇、曹⾟的故事,我的⼼也⼀次次地被揪紧,这⼀件件“⼩事”让我明⽩,教育⽆“⼩事”,所谓的“⼩事”,只是站在我们成⼈的⾓度来看问题的,如果站在孩⼦的⾓度看,那就是“天⼤的事”!特别是对于中班的孩⼦,他们的年龄更⼩,⼼灵更脆弱,对⽼师也更信任、更有依赖感。在他们的⼼中,⽼师更是神圣⽆⽐的,不允许有丝毫玷污的。教育,需要我们常常站在⼉童的⾓度看问题,所谓的“理解⼉童”,不是站在成⼈的⾓度去理解,⽽是以⼉童的⼼去理解⼉童的⼼。

  李⽼师对“优⽣”的培养和对“后进⽣”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更优和引导“后进⽣”发现⾃⼰⾝上的善良之处、⾼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我是有缺点的⼀个好⼈”的道德⾃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

  总之,急躁的⼼、⽣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与⼼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的⾓度考虑问题,⽤“学⽣的眼光”看待,⽤“学⽣的情感”体验,像李⽼师那样,⽤真⼼、爱⼼、诚⼼、耐⼼,换来孩⼦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们的尊敬和爱戴。

  读⼀本好书⼼得体会7

  ⿊⿊的夜,灯⽕阑珊之时,⽥野⾥墙⾓⾥蟋蟀却唱的正欢。或者是圆圆的⽉亮挂在树梢,做⼀个俏⽪⽽充满诗意的灯笼,星星闪着亮眼,天地间如笼轻纱,风⼉轻轻摇着柳梢⼉的梦,摇啊摇的,⼀切仿佛都进⼊了甜美的梦乡,静静的夜,真好。

  静静的夜,我喜欢。不⽤清茶,我不会品茗,只是静静地捧着那么⼀本好书,整个⾝⼼全部融⼊了⽂章的意境之中了。读⾄妙处,如清溪奔流于⼼底,打着旋⼉,撒着欢⼉,把⾃⼰的灵魂在不⾃觉中送向了遥不可及的远⽅。严格的讲,我当算是个性急的⼈,特别表现于看书之时,眼珠⼉不想眨⼀眨,恨不能⼀⽬⼗⾏,⼀本厚厚的好书硬⽣⽣让我⽣吞活剥到极致,书不读完则⽆法⼊睡,辗转反侧的结果必是开灯继续,实实的沾了点神经的边。喜欢看书应该不算是⼀件坏事,但当我真的读起书来,就两⽿不闻窗外事了,愣是⼀个啥也听不见了。看书就看书吧,我却有⼀个可谓雷打不动的坏习惯,睡前必须看书,时间不可太短,⽽且还要躺在床上看,否则还是别想睡觉,两个字“难受”!以⾄于⼉⼦⼩时候每晚都躺在我的臂弯⾥满书⾥找认识的字,晚上躺下必看书竟也成了⼉⼦的习惯。

  喜欢看书⾃然喜欢逛书店。⾛到书店门⼝⼀付魂⼉⾃个就先进去了,双腿也就不由⾃主机械地跟着。满眼的书,真是美不胜收。⼜怎奈钱包空瘪,也只能饱个眼福,倘若狠下⼼来买上⼏本沉甸甸的捧在⼿⾥,⼼⾥惬意的倒像⾃⼰抱了⼀块⽟⽯之类的宝物回去,简直傻的可以。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的⼀堆书却读成了旧书,⼈说过⽇⼦过⽇⼦,书却成了我过⽇⼦的命根⼦。真可谓可⼀⽇⽆饭⽽不可⼀⽇⽆书。枕头边堆着那么⼏本好书,做梦都做的踏实。读⼀本好书犹如品茶,⼀点点把它渗⼊到每⼀个细胞组织,⼀遍有⼀遍的味道,⼀遍有⼀遍的意境,存进⼤脑⾥就像存进了电脑硬盘,可随⾝携带⼜不会因潮湿⽽发霉。我的每⼀本书都读来读去的总也不厌其烦,每⼀遍都会读出⼀种新意,令⾃⼰欣喜不已。我爱读散⽂,读鲁迅触摸到笔锋的犀利⾟辣,朱⾃清和冰⼼的抒情⼜往往动⼈肺腑;读过沈从⽂、读过施蜇存,读过……风格独特,各有千秋。每每读来,我往往⾃问:你会写什么?虽然读读写写终究没有写出⼀篇象样的⽂字来,但从读读写写中我不也淘得了许多乐趣和做⼈得道理来吗。

  我爱读书,可我绝不会去读⾔情类的书。我总是驳他们⽽⽆法认同,爱便爱死,不爱则弃之如烂履,⼀群不⾷⼈间烟⽕的少男少⼥,悲则悲死,喜则狂喜,整个从南极到北极,恕我不能接受。再则我从不读武侠⼩说,⼈⼈皆可以飞檐⾛壁,掌可以闪电雷鸣,不读也罢。

  爱读书就读吧。不知道我不读书会是什么样⼦,虽不⾄于闷死,但也会寂寞到⽆法形容的地步。我为书忧,亦为书狂,书今⽣与我做伴,可为⼏多欢喜⼏多愁。

  读⼀本好书⼼得体会8

  今年我们这⾥⼜开展了“暑假读⼀本好书”的活动,像往年暑假⼀样,我已经在读⼀本好书的过程中开始了我的暑假,⽽今年这⼀次“暑假读⼀本好书”的活动,却让我有了别样的⼼得体会。

  相⽐去年暑假的“暑假读⼀本好书”活动,不⼀样的⾸先是我⼜长⼤了⼀岁,从⼀个⼩学⽣,已经成为了⼀个中学⽣,⽽相应的,我的阅读感受也有了很⼤的变化。过去我还是⼀个⼩学⽣时,我对于阅读是没有什么⾃⼰的想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的,是我的爸爸妈妈让我参加“暑假读⼀本好书”这样的活动,⽬的也是为了让我喜欢上阅读,进⽽从阅读中成长起来。

  现在的我,则因为以前参加“暑假读⼀本好书”这样活动的作⽤,以及成长带来的变化,已经是⾃⼰积极主动地报名参加这样的活动,想让⾃⼰能够在这样阅读活动的参与中提升⾃⼰的阅读能⼒,也提升⾃⼰的写作能⼒。今年暑假的阅读活动还在进⾏中,我在读的书籍是⼀本⾮常有趣的书籍,我在对这本书籍的阅读中,⼜有了许多关于成长的想法,以及许多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想法,我不知道在读完这本书籍之后,我会写出⼀篇什么样的读后感,但此时此刻正在读这本书籍的我,已经感受到了⾃⼰收获颇丰,想必最后的读后感是可以作为我对读这本书的感受之总结吧!

  过去的我,不曾觉得“暑假读⼀本好书”这样的活动是⼀个有趣的活动,那是因为我还没能从阅读中感受到专属于阅读的乐趣,现在因为⼀本⼜⼀本的阅读,我开始爱上了阅读,并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意义。这⼀次的活动,我的许多同学也参加了,这让我在与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多了⼀个话题,⽽且这个关于读书的话题,让我们都逐渐感受到⾃⼰因为阅读有了不⼀样的变化,⼤家也在⼀种“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渐渐有了⾃⼰的阅读体会。

  像我们⽼师告诉我们的,“书读百遍其义⾃见”,我们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喜欢上了阅读,然后在不断地阅读以及重复地阅读中,⼀定能够找到⾃⼰关于阅读的⽅法以及诀窍吧!读书是⼀个好习惯,参加这样的阅读活动,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

  读⼀本好书⼼得体会9

  成为优秀教师是每个有追求的教师的美好愿望。今年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下发了⼀本名为《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的书。这本书是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届名校长⾼万祥的⼤作。读⾼⽼师的这本《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我收获颇丰。

  ⼀开始读,我就被他的序⾔“做⼀个快乐的优秀教师”深深地吸引了。⾼⽼师认为,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得不幸”⼀样,“优秀的教师都是相似的,平庸的教师各有各得平庸。”我也觉得当⽼师是幸福的,快乐的!

  九堂课中,⾸屈⼀指的就是读书修⾝,读书致远。第⼆堂课就是仰望星空,⾃我反思。第三堂课便是教育科研、拯救⾃⼰。第四堂课,⼤爱圣⼼,⼤德厚⽣。第五堂课便是⼀流的⼝才,莲花巧⾆。第六堂课,我写我⼼,我思我在。第七堂课,⽣活教育,注重细节。第⼋堂课,家校沟通,必有我师。第九堂课,调整⼼态,享受快乐。我觉得他说的不仅是⼀种专业发展的⽅向、⽅法,也是⼀种⽣活的态度。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爱厚⽣,书本在⽬录中有这样⼀段话:优秀的教师各有各的优秀,但是有⼀点⼀定是共同的,这就是拥有爱⼼;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教育⽅法,但爱的教育是最强⼤和最伟⼤的⼀种⽅法;教师爱学⽣,能把⼀个民族爱发达了;教师恨学⽣,能把⼀个民族恨萎缩了。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听到很多有关爱的感⼈⾄深的故事,也深深地知道爱的重要。教师爱学⽣,让学⽣感受到你博⼤的爱,就能让学⽣发挥出强⼤的潜能。记得我班有⼀个男孩⼉,叫童海瑞,认为⾃⼰反正学不好了,就产⽣“破罐⼦破摔”的⼼理。上课捣乱,下课欺负弱⼩同学。值⽇⼯作不做,果⽪纸屑随地乱扔,且⼀天天地变本加厉,害得同学都不愿意与他同桌。我苦⼝婆⼼反复劝导,⽆济于事。后来有⼀次,我发现他主动帮班级搬运纯净⽔,就在班上⼤⼒表扬,⿎励他继续为班级做好事。他听了⼗分感动,竟把搬运纯净⽔的任务给包了。赞扬、欣赏、⿎励是照在孩⼦⼼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的孩⼦们是⽆法⽣活的。我们要⽤爱⼼去开启学⽣⼼灵的窗户,⾛进学⽣的⼼灵世界,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让他们在孩童学⽣时代感受到⽣命的可爱!童年的幸福!⼈⽣的阳光!

  作为⼀个教师,在专业,职业提升和事业追求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并积极践⾏9件事,这九件事是教师⾃我进修的9门必修课,是职业攀升的9个台阶,也是⼈⽣和事业成功的9个⽣命密码。“读⼀本好书,就是和⼀个⾼明的⼈说话。”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这本书,也有这种感觉。它启迪了我的思维,它是我⼈⽣旅途中的“贵⼈”,是我成长历程中的“导师”。

  读⼀本好书⼼得体会10

  这学期我读了《学会选取学会放下》这本书。深有感触,以下是⾃⼰的⼀点⼩⼩感悟,学会怎样的选取和懂得怎样的放下在我们⼈的⼀⽣中是何等的重要啊!当我们⾛过了童年的纯真、少年的快乐,在

经历了多次的失败、打击、挫折、坎坷中渐渐长⼤、成熟,才发现很多事情不能过于强求,⽆论内⼼的感觉如何,坚持必须不好欺骗⾃⼰,要懂得放下。⼈的⼀⽣,可供选取的东西并不多,⽽要放下的东西却很多,“弃也是⼀种智慧”,放下是智者应对⽣活的明智选取,只有懂得适时放下的⼈,才会活得精彩。当然,放下不是消极避世,⽽是另⼀种更实际更合理的追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谓绝对的赢,也⽆所谓绝对的输。⼈⽆法选取⾃⼰的出⽣,但在⼈⽣的道路上怎样⽣活和⼯作中是有所选取和放下的。如果⼀⽣不懂得去选取也不懂得去放下,那⼀辈⼦就永远也没有快乐,甚⾄会失去很多。  昨⽇的放下决定这天的选取,明天的⽣活取决于这天的选取。⼈⽣如演戏,每个⼈都是⾃⼰的导演。只有学会选取和懂得放下的⼈,才能赢得精彩的⽣活,拥有海阔天空的⼈⽣境界。

  做⼀个选取的时候,意味着需要放下其他的观念、想法、物质、甚⾄⽣命。选取与放下往往是同步的,选取的反⾯既是放下。放下⼀粒种⼦,收获⼀棵⼤树;放下⼀处烦恼,收获⼀⽚清凉;放下⼀种偏见,收获⼀种幸福。当你放下⾜够的时候,⽣命也将收获⼀⽚蓝天。

  圣经中有这样⼀句话:⼈降临的时候⼿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是我的。”当离开世界时⼿是张开的,仿佛在说:“瞧那,我什么都没有带⾛。”其实,⼈⽣就是⼀连串选取与放下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该放下的就要放下,不是没有恒⼼和勇⽓,⽽是选取进取的⼀种⽅式。

  有⼈说:“读书⾜以怡情”使⼈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正因书中有着⼴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因此,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扑到⾯包上那样,热爱读书,让⽬光投向更⼴阔的时空,让⼼灵沟透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世纪⽼⼈冰⼼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句⾄理名⾔。读⼀本好书,能够使⼼灵充实,使之明辨是⾮,使⼈有爱⼼和礼貌⾏为、礼仪规范;⽽读⼀本坏书,则使⼈⼼胸狭窄,使⼈不知羞耻,使⼈⾃私残暴。

  “半亩⽅塘⼀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攀登这⼈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成为祖国21世纪的⾼素质的建设者。

  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的那样,你⽆法选取你的相貌,但是你能够选取你的情绪;你⽆法选取⽣命的长度,但是你能够选取⽣命的宽度;你⽆法选取整个世界,但是你能够选取幸福快乐。只要你觉得你是幸福的,那么毫⽆疑问你就是幸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