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4篇)
2025-10-04 05:33:51 责编:小OO
文档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

____年____月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二)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制,确保双重预防体系有效运行,经矿研究决定,特制订郑宏康辉(新密)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

一、总体工作要求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促使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积极主动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实现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夯实安全基础。

二、加强____领导:

为做好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特成立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

组长:高万义

副组长:____兴闫海丰____凡张长____松峰成员:芦尉科刘战玉李书文刘万军岳冠军

王世友王顺安顾永奎罗治才朱振松

秦学立钱穆庆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王兴(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日常管理工作。

三、岗位责任:

矿长。是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矿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分管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隐患治理工作和监督措施的落实。

专门工作办公室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负责全过程监督执

1行。

业务科室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负责督促本专业范围内各区队双重预防体系的排查、治理工作。

业务科室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和有关措施的制定、监督实施。

四、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职责:

(1)顶板。由分管生产副矿长、生产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采煤队、掘进队负责。

(2)通防:由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通风科负责。

(3)机电运输:由分管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科、机运队负责。

(4)地测防治水。由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地测科负责。

(5)其它。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安排责任单位。

五、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影响我矿安全生产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瓦斯、煤尘、水、火、顶板以及提升运输等事故,下面对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可能发生瓦斯、煤尘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

1、采面因通风不畅造成瓦斯大量积聚或在煤层厚度变化地带瓦斯大量涌出遇火时;

2、局部地区瓦斯超限,由于空班漏检或仪器失灵遇火时;

3、掘进工作面因局部通风质量差,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4、掘进工作面因未执行风电、瓦斯电闭锁,因停电造成瓦

2斯积聚遇火时;

5、巷道相向贯通掘进相距____米,停止一端,停风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6、局部巷道风速过低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7、没有严格执行措施,瓦斯积聚遇火时;

8、串联通风无严格执行措施,瓦斯积聚遇火时;

9、维修巷道、机电设备,瓦斯聚积带电作业产生火花时;

10、电气设备接地系统不健全或检漏设施失灵在瓦斯聚积地点,漏电产生火花时;

11、在瓦斯聚积地区,打开或修理矿灯出现火花时。

(二)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采空区和废巷内留有大量浮煤或废坑木,遇老空封闭不严造成微量漏风引起自然火灾;

2、电气焊时防护措施不得力或未严格执行措施引起火灾;

3、井口生火、电气焊、使用电炉、大灯炮取暖等引起火灾;

4、电器设备如:电缆、开关、变压器、接线盒、电机、放炮母线等超负荷运行、短路、失爆等引起火灾;

5、转动机械缺油,磨擦等引起火灾

6、井下采区变电所变压器严重缺油超负荷运行引起火灾;

7、井口检身制度不严,人员带火种入井引起火灾;

8、木料场管理不善,人员带火种进入引起火灾;

(三)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由于地质资料不清在大断层附近出现小断层导水或所留保护煤柱偏小;

2、采掘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煤层直接底直接覆盖于

3灰岩之上或隔水层较薄时;

3、掘进工作面在进至边界时无及时停止前进,致使保安煤柱减少时;

4、在雨季、地面洪水通过采动裂隙灌入井下时;

5、井下排水系统及备用系统发生严重故障,不能及时排水时;

6、因高压停电时间过长或供电系统发生严重故障致使主排水系统不能工作时;

7、邻近矿井违反开采范围越界开采,致使其老空水窜入本矿井内时;

8、沿空掘进巷道掘至可能有老空水时;

(四)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掘进工作面的支架没有按照作业规程及时架设或者架设质量达不到质量标准,遇压力时;

2、在采掘工作面使用或者更换不合格金属支架,又未及时处理时;

3、掘进工作面无按照作业规程施工,空顶距超过规程规定,以及无架棚空顶时间过长时;

4、采掘工作面过老巷或遇地质变化,采取措施不得力时;

5、半煤岩巷掘进,当煤在顶部,下部岩石较硬,未及时进行超前支护时;

6、调整巷道未用临时支护时;

7、各巷道的交岔点往往压力较大,支护材料长期失修时;

8、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压力较大而措施又不得力时;

9、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规定,支架未按规程要求架设时;

10、回采工作面在采煤过程中,未进行超前支护或备用荆笆、椽子不足时;

11、在回收工作面上下辅巷的支柱而未打临时支柱时;

12、端头支护无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操作时。

(五)、机电提升运输存在的风险分析、评估

1、井下空间狭小,环境比较潮湿,有些地段还有淋水、粉尘等影响,电气设备、电缆绝缘性能易受影响而降低;

2、由受外部作用力影响,电气设备、电缆易受损伤,电气设备易发生漏电现象;

3、矿井供电系统各项保护不完善、对矿井电气设施或设备管理不善等,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或因电气事故导致其他重大事故;

4、没有可靠安全防护措施,一旦人体触及,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5、电工违章带电作业、作业人员违章搬迁带电设备以及入井人员意外触及带电设备均是常见触电事故之一;

6、胶带运输易造成胶带运输机胶带着火事故、胶带运输机伤人事故、断带事故和跑偏事故;

7、立井提升伤害事故主要形式是坠罐、墩罐、坠井等。

8、提升机保护装置不全或失灵,司机操作失误,过速、过卷造成事故;

9、违反斜巷轨道运输安全规定,行车又行人,发生撞人事故;

10、未按规定____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发生跑车后不能有效地拦挡,撞坏车辆和支护,伤及人员;

11、轨型不满足要求,道床积水、泥泞、道渣缺失、撒煤、巷道堆积杂物,造成矿车倾覆事故;

12、未按规定固定绞车,造成绞车在牵引时移位甚至被拉翻,发生事故。

13、倾斜井巷,未按规定装设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发生跑车事故。

14、未按规定使用防脱销、保险绳,断绳、跳销,发生跑车事故。

15、轨道质量差,轨型不满足要求,矿车偏载、超高、超宽、超重,发生行车事故。

16、绞车道声、光信号装置不全,信号把钩工与绞车司机配合不好,司机误操作发生事故。

六、管理体系:重大危险源排查与治理实行闭合管理的体系(即:排查、治理、检查、验收)。每月由矿长____召开一次重大危险源排查;将排查结果在调度会公示并组基层区(队)认真____学习,并在隐患公示栏公示。

七、责任追究规定:

1、矿长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会议,对排查出的重大危险源,分专业明确治理单位和责任人,限定治理期限。

2、因重大危险源排查汇报不及时、治理不及时、整改措施落实不及时造成的非人身事故的责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责任处罚外,同时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3、因重大危险源排查汇报不及时、治理不及时、整改措施

6落实不及时造成的人身事故责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责任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刑事责任。

4、双重预防体系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管控和整改,对生产期间出现的隐患要先治理后施工,不排除不能生产。

5、重大危险源在治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明确项目负责人,在人员和物资的落实上要首先满足危险源治理的需要,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6、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控,责任落实要做到“三不推”、“五落实”,“三不推”即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区队,区队能解决的不推给矿,矿能解决的不推给公司,“五落实”即项目、措施、资金、完成时间、责任人五落实。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三)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考核奖惩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对风险点的管控,保证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全面落实,科学控制作业场所的潜在危险因素,切实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公司的财产安全,按照《____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____公司所属各车间和部门。

三、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

(一)各部门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并明确成员职责分工。违者否奖部门负责人____元。

(二)各部门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培训、考核、评价。违者否奖责任人____元。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否奖____元,并持续进行培训,直至培训合格为止。

(三)全员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参与制定风险____帐、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全员参与分析危险源辨识,部门汇总完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及重大风险管控清单,由部门负责人____审核后上报公司。经公司____评审后,不合格项少于等于____项的给予部门____元奖励,不合格项大于____项的每多____项否奖____元。

(四)风险分析未做到全员参与(包括风险分析阶段及风险分析讨论、评审阶段),否奖责任人____元。

(五)风险分级管控讨论、评审会议,凡无故不参加人员,责任否奖____元。对在隐患排查中积极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了事故发生的部门,对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采纳,收到显著效果的单位,经公司安委会研究,给予单位或个人100—____元的奖励。

(五)对因排查隐患期间为抢救员工、公司财产和处理事故中表现突出的车间(部门)或员工,根据贡献大小,给予100—____元的奖励。

(六)在隐患排查期间为抢救公司财产和处理事故中表现突出的有功人员根据贡献大小,给予100—____元的奖励。

(七)在隐患排查中表现突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给予一次性100—____元奖励。

(八)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职责,违者否奖____元。

(九)严格执行公司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隐患排查期间对于一般性违章行为,以部门为考核单位,发现违章现象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规定处罚。

(十)在隐患排查期间发现有严重违章行为,其后果严重的,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规定加重处罚。

(十一)对于在隐患排查中,未认真排查事故隐患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根据经济损失大小按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交公司或司法机关处理,事故的其他责任者和责任部门,根据公司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

(十二)各专业部门查出的隐患,隐患所属车间(部门)立即____人员整改落实的。违者否奖责任人____元。

(十三)对当时无法整改的隐患,所属车间(部门)负责人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相应预案,并将整改方案以书面形式报安全管理部和相关部门。违者否奖责任人____元。

(十四)对能整改而不整改、无故拖延整改时间的,否奖____元,因此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按公司《违章否奖制度》执行,并追究隐患所属单位负责人责任。

五、考核频次

(一)安全管理部每月按照公司《安全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内容对各车间(部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并与工资相挂钩。

(二)各车间每月根据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对职责范围内的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奖惩,并与工资相挂钩。

六、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四)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

邹城市新华圣纺织有限公司文件双重预防体系[____]第____号

关于下发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奖惩制度通知

1目的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考核与奖励、惩罚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管理3考核依据

3.1“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按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3.2“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按照隐患排査计划定期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检査。

3.3“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级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与奖惩,重大安全责任事项的考核报总经理审批。

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绩效考核,安全员负责监督4实施细则4.1一般规定

____公司年终总结时,由各部门按照考核情况推荐,办公室按照奖惩细则审核,提出奖励建议,报总经理批准,给予奖励。

4.13发生安全事故后,由公司“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4.15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事求是进行奖惩,并接受全员监督。

4.2奖励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其功绩大小,分别给予精神表扬或物质奖励。

4.3处罚安全生产处罚分为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经济处罚:公司扣罚安全生产责任者的奖金收入行政处罚: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检讨、停职检査、解除劳动合同等。刑事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按照照国家法律,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处罚方式包括对当事人罚款、停职检查、解除劳动合同

特此通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