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开招聘小学语文教师试卷
2025-10-04 05:34:43 责编:小OO
文档
1、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                      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      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思考、    、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        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        和        。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      和      。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          和                  。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      和      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        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        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              )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              )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              )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              )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      调    以    效尤    虚无缥          再接再   

按   就班    颠    不破        床架屋    枕    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                。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      )(2分)

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        。(2分)

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

答: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1分)

答: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分)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3分)

①   通    ,含义是      

②   通    ,含义是      

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

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

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

⒗简要概括陈胜认为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2分)

答:一是                                   

二是                             

四、作文(30分)

题目:春风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 

2、小学招聘语文教师考试试卷

语文试卷

一、填空题(1—11题每空1分,计16分;12—21题每空0.5分,计10分)

1、教育必须为                       服务,必须与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2、素质教育以提高           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____________为重点。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4、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着眼于培养学生       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7、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       资源。

8、教师的素养包括             、知识素养及            三个方面。

9、我国模范班主任老师总结出来的德育经验是“           ,晓之以理,         ,持之以恒。”

10、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能力。

11、能力有实际能力和           之分。

12、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13、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       和     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14、《语文课程标准》已将“听话说话”改为       。

15、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   、   、   的学习方式。

16、《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    万字以上。

17、读书有三到,具体是指   、   、   。

18、习作的指导,包括        的指导和      的指导。

19、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     和     信息的能力。

20、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资源和        资源。

2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        过程。

二、选择题(1—14每题1分,共14分;15—17每题2分,共6分)

1、下列情形导致学生伤害,学校行为并无不当,不承担事故责任的是(    )A、学校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B、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C、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D、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2、《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4、热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有的(    )

A、政治素养   B、职业道德素养   C、知识素养    D、能力素养

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6、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哪种品质?(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8、“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    )

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

9、观赏迎客松后,头脑中重现迎客松形象是(    )

A、后象   B表象   C、想像    D、联想

10、“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什么作了最好的诠释(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1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4、当一个攻击伙伴的孩子打人后,他父亲打他屁股,这孩子打人行为会减少,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性惩罚  D、负性惩罚

15、下列成语中,拼写正确的是         。

A、风平浪静fēngpíng—làngjìng

B、一衣带水yīyī—dàishuǐ

C、层出不穷céngchūbùqióng

16、下列成语中用字无误的是          。

A、凤毛麟角    B、趋之若骛     C、神彩奕奕     D、秀外惠中

17、下列句子中,使用连接号有误的是          。

A、我国秦岭—准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中产期,亩产1000—1500公斤。

C、“北京—广州”直达列车。

三、写字题(每题3分,共6分)

1、请分别写出下列各字的笔顺。

A、“瓦”                         B、“方”                  

C、“凹”                    

2、用正楷字将“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分别写在下列田字格中。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8分)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②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填空(4分)

这段文字,写了两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                     这件事;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

2、这段文字共5句话,已用①②③④⑤标出,其结构关系是(  )。(2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    ②③④  D、①   ②

⑤               ④⑤                ⑤              ③④⑤

3、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2分)

A、记叙      B、描写       C、说明       D、议论

五、阅读下面两篇课堂教学实录(部分),并作出简短的评析。(每题7分,共14分)

教例一:《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查查字典,“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生:“纹丝不动”是一点儿也不动。

师:为什么要“纹丝不动”?

生:邱少云他们潜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离敌人前沿阵地仅六十多米,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生:敌人居高临下,容易看见我们。

生: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邱少云他们是如何“纹丝不动”的?

生: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很难被发觉。

生:邱少云伏在“我”身边,几乎找不到他。

生: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生:邱少云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邱少云为什么要“纹丝不动”?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为了战斗的胜利。

生:邱少云可能这样想:不能动。一动,就要被敌人发觉,战斗就要失败。

师:“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

生:为我军赢得了时间,全部歼灭了敌人。

生:拔掉了揳入我军阵地的毒牙。

评析:

教例二:《麻雀》

师:当猎狗张开大嘴要吃小麻雀时,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落下来,想拯救小麻雀。假如你是老麻雀,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生1:不会,因为……我害怕……怕死。

师:你很诚实,其他同学呢?

生2: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多搭上一条性命。

师:你是觉得不要增加不必要的牺牲,对吗?

生3:我会想,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白白送死,还不如再回去再孵一只小麻雀。(众大笑)

师:你挺会保存实力啊!

生4:我会像老麻雀那样做。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就输定了,去试试,才可能战胜对手。

生5:老麻雀虽然不是猎狗的对手,但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没想那么多。

生6:老麻雀不能眼睁睁看自己的亲骨肉被吃了,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死也值得。

师:说得多有道理啊!

……

评析:

六、请为学生习作写一段总评(6分)

附:学生习作《青蛙跳出了井口》

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他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他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面上漂着不少死鱼。他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他说话。他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他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他自言自语地说:“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

总评:

七、请为《小熊住山洞》(人教社一年级上册第20课)一文设计一个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并附板画与板书(20分)

附:课文

小熊住山洞

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

熊爸爸对小熊说:“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

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读读想想:朗读课文。想一想,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我会写:年、左、右

读读说说:束   一束束   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棵   一棵棵   一棵棵高大的松树

个                             

只                       

二、简答题(10分)

                  联系实际简述如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教学设计(20分)

            (一)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yóu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自怎么有kòng空出来啊?”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mēn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tòu透透气。”(五年制第二册《要下雨了》)

                  1、请写出学习这段话的思想感情、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目标。(8分)

                  思想感情(2分):

                  知识(2分):

             

                  语言能力(4分):

             

                  (二)设计一次高年级命题作文训练。写清习作题目、习作要求、习作内容和习作提示。(12分) 

      

6.作文.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为题

网上范文.高考满分作文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当雄鹰选择蓝天时,它知道只有蓝天的广博才能给予它搏击长空的机会,当鱼儿选择流水时,它知道只有流水的澄澈才能展现它翱翔浅底的一瞬,当水选择大山时,它知道只有山的雄伟才能装扮出它的灵动窈窕。

于是,雄鹰回报以双翅;于是,鱼儿回报以腾跃;于是,水回报以苍翠雄浑。

悠悠乾坤,万物生灵,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和谐互动的精彩演出。

物如此,人亦然,学会帮助别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学会帮助别人,你帮我,我帮你,我们携手前进,我们同舟共济,我们的世界将永远春光灿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将我们的幸福定格于爱,时时拥有春天般的心情,用我们年轻和无比高贵的心灵去帮助每一个人,用我们的热情去点亮每一个爱的瞬间。

当别人摔倒时,伸出你温暖的手;当别人失意时,送上你真挚的祝福;当别人感到寒冷时,(为他)送上一件厚厚的棉衣…

我们生活在爱的大家庭中,是爱,是温暖的问候,是真挚的祝福,是无私的帮助点燃我们的每一个希望,打捞出我们许多逐渐泯灭的念想。是爱,是有力的手,是无私的关怀撑起了一把永恒的伞,伞下,有我们遗落在青石上的语言,有我们奔跑在田野中的呼喊与笑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时时不忘帮助别人,你将是一个永远幸福的人。

当你贫穷时,不忘帮助别人;当你富有时,更不要忘记帮助别人;当你年轻时,不忘帮助别人;当你高龄时,不忘帮助别人。在早晨,在傍晚,在春夏,在秋冬,时时刻刻不忘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我们将永远年轻;帮助别人,我们将青春永恒;帮助别人,是我们心中永恒的乐章。

学会帮助别人,记住别人的帮助,你才会在路上。在路上,脚无语,心勃发;在路上,路无涯,步不止,通向爱的辉煌大道。

学会帮助别人,记住别人的帮助,你才会有远方,才会体会到黄河奔腾万状的快感,才会领悟到长江温文尔雅的绵绵情意。

学会帮助别人,记住别人的帮助,即使千里冰封也会春暖花开;即使山重水复也会柳暗花明。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