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
2025-10-04 05:34:49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若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则需提高合唱教学质量。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合唱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到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合唱教学做了分析与探讨。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在学习音乐课程时,往往比较容易接受演唱歌曲这种学习模式。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将重点放在合唱教学中,希望通过合唱教学来熏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下面,笔者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相关问题以及教学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1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比较模糊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先导,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引导作用。然而,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不明确,很多教师都将合唱教学当做单纯的歌唱教学,既没有明确为什么开展合唱、合唱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关键问题,也没有重视音乐审美、合作意识的培养。

1.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没有做到因人而异以及因材施教。另外,很多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局限于示范教学和跟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教学方法。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在课堂上忙于记歌词、旋律,忽视了其他方面。

1.3课程设置不合理

就现实情况而言,小学音乐的课程安排中,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课程相对较少,没有接触合唱的机会,而高年级学生才开始接触合唱。虽说这种课程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音乐基础、音乐素养以及学习能力,但是,早期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直接导致学生在进人高年级之后难以适应合唱这种新的音乐形式,后续的补课制约了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2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对策

2.1明确教学目标

合唱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几种,其中,审美目标排在首位。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应确立审美目标,即在合唱教学中,将合唱视作美育的重要渠道,明确学生应获得怎样的审美体验,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教师应将合唱教学视作学生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的重要渠道,多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歌曲,让学生在欣赏不同类型的歌曲过程中拓展音乐视野,提升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美好向往。最后,教师应将合唱视作音乐表现的训练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表现与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2.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合唱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占据统领位置,学生则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生出学习兴趣,同时也难以提高学习能力。若要改变这种情况,则需在合唱教学中采用多种新型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法,而不是单纯采用讲述加示范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将对话式教学法引入合唱教学中,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营造民主氛围,进而完成教学内容。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意愿、想法、感受告诉教师,与教师一同探讨交流;而教师则负责听取学生的倾诉,并根据学生的倾诉对整个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现实需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任务驱动法、小组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式,通过革新教学手法,拉近师生之间、学生与合唱之间的距离。

2.3完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活动之前,学校及教师应考查实际情况,树立长远规划,合理安排课程。首先,学校应将小学六年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階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为利用柯达伊手势让学生熟练掌握大小调的音阶、三度音程模唱和背唱,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此时,教师在教学任务主要为培养学生的二部歌唱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能够演唱简单的二声部歌曲。五六年级是第三阶段,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要做的则是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有感情地歌唱以及节奏训练。

2.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合唱,对合唱存在畏难情绪。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其中,兴趣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使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给学生做优美的示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②给学生提供多听多欣赏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通过对比独唱、合唱两种演唱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3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发展迅速,而在发展过程中,合唱教学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多,其价值和意义也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在这个大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师应立足于实际,解决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合唱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美育做出贡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