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变形的情况是 的典型特征。
(A)脆性破坏 (B)塑性破坏 (C)强度破坏 (D)失稳破坏
2 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 表示。
(A)流幅 (B)冲击韧性 (C)可焊性 (D)伸长率
3 大跨度结构应优先选用钢结构,其主要原因是 。
(A)钢结构具有良好的装配性 (B)钢材的韧性好
(C)钢材接近各向均质体,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最符合
(D)钢材的重量与强度之比小于混凝土等其他材料
4 冷作硬化使钢材的 。
(A)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B)强度、塑性和韧性均提高
(C)强度、塑性和韧性均降低 (D)塑性降低,强度和韧性提高
5 承重结构用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内容应是 。
(A)抗拉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C)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
6 有四种厚度不等的Q345钢板,其中 厚的钢板设计强度最高。
(A)12mm (B)18mm (C)25mm (D)30mm
7 当钢材具有较好的塑性时,焊接残余应力 。
(A)降低结构的静力强度 (B)提高结构的静力强度
(C)不影响结构的静力强度 (D)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8 下列钢结构计算所取荷载设计值和标准值,哪一组为正确的 。
a.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b.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c.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d.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A)a,c (B)b,c (C)a,d (D)b,d
燕山大学试卷 密 封 线 共 10 页 第 2 页
9 下图所示为单角钢(∟ 80× 5)接长连接,采用侧面角焊缝(Q235钢和E43型焊条,焊脚尺寸 =5mm, )。求连接承载力设计值(静载) 。
(A) =2×0.7×5×(360-2 )×160
(B)2×0.7×5×(360)×160
(C)2×0.7×5×(60×5-2 )×160 (D)2×0.7×5×300×160
10 普通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受剪连接的五种可能破坏形式是:I.螺栓剪断;Ⅱ.孔壁承压破坏;Ⅲ,板件端部剪坏;Ⅳ.板件拉断;V.螺栓弯曲变形。其中 种形式是通过计算来保证的。
(A) I ,Ⅱ,Ⅲ (B) I,Ⅱ,Ⅳ (C) IHG,Ⅱ,V (D)Ⅱ,Ⅲ,Ⅳ
11 剪力螺栓在破坏时,若栓杆细而连接板较厚时易发生 破坏;若栓杆粗而连接板较薄时,易发生 破坏。
(A)栓杆受弯破坏 (B)构件挤压破坏 (C) 栓杆受剪破坏 (D)构件冲剪破坏
12 双肢缀条格构式轴心受压柱,实轴为 轴,虚轴为 轴,应根据
确定肢件间距离。
(A) (B)
(c) (D)
13 轴心受压杆的强度与稳定,应分别满足 。
(A) (B)
(c) (D)
式中,A为杆件毛截面面积;A。为净截面面积。
14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应进行 。
(A)强度计算 (B)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长细比计算
(C)强度、整体稳定和长细比计算 (D)强度和长细比计算
燕山大学试卷 密 封 线 共 10 页 第 3 页
15 规定缀条柱单肢长细比 ≤ 。( 为柱两主轴方向最大长细比),是为了 。
(A)保证整个柱的稳定 (B)使两单肢能共同工作
(C)避免单肢先于整个柱失稳 (D)构造要求
16 双轴对称的工字形截面简支梁,跨中有一向下的集中荷载作用于腹板平面内,作用点位于 时整体稳定性最好。
(A)形心 (B)下翼缘 (C)上翼缘 (D)形心与上翼缘之间
17 配置加劲肋提高梁腹板局部稳定承载力,当 时 。
(A)可能发生剪切失稳,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B)只可能发生弯曲失稳,应配置纵向加劲肋
(C)应同时配置纵向和横向加劲肋
(D)增加腹板厚度才是最合理的措施
18 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时,当整体稳定性系数 大于 时,应以 '(弹塑性工作阶段整体稳定系数)代替 。
(A)0.8 (B)0.7 (C)0.6 (D)0.5
19 弯矩绕虚轴作用时,双肢格构式压弯柱应进行 和缀材的计算。
(A)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B)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C)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性
(D)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20 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剪力应取 。
(A)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
(B)由公式 计算的剪力
(C)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或由公式 计算的剪力两者中之较大值
(D)由 计算值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当对接焊缝无法采用引弧板施焊时,每条焊缝的长度计算时应去 。
2 凡通过一、二级检验的对接焊缝,其抗拉设计强度与母材的抗拉设计强度 。
3 有支撑框架失稳时,表现为 失稳形态,梁两端的转角 ,方向 ,临界力 。
4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屈曲失稳的形式有 、 、 。
5 轴心受压构件腹板的宽厚比的值,是根据 的条件推导出的。
6 梁截面高度的确定应考虑三种参考高度,是指由建筑确定的 ;由 确定的 ;由 确定的 。
7 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动力荷载的组合梁,其腹板宜考虑 ,则可仅在
支座处和固定集中荷载处设置 ,其高厚比达到250也不必设置 。
8 支承加劲肋的设计应进行 , 的验算。
9公式 用于计算 稳定,其中 为 , 为 , 为 ,
10梁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为 ,式中的
为 , 为 ,
为 , 为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钢结构设计时选择钢材应考虑的因素
2试比较普通螺栓、摩擦型高强螺栓的异同
3简述影响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一选择填空题
1 (B) (D) (D) (A) (C)
6 (A) (C) (C) (D) (B)
11 (C) (B) (B) (B) (B) (C)
16 (B) (C) (C) (D) (C)
二、填空题
1
2 相等
3 对称、相等、相反、较高
4 弯曲失稳、弯扭失稳、扭转失稳
5
6 最大梁高、刚度、最小梁高、用钢量、经济梁高
7 屈曲后强度、支撑加劲肋、纵向加劲肋
8 承压验算、稳定验算
9 实腹式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等效弯矩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10等效临界弯矩系数、梁在侧面支撑点间对弱轴的长细比、截面不对称影响系数、对受压翼缘计算的截面抗弯系数
三、简答题
1简述钢结构用钢的选择原则
结构的重要性 对重型工业建筑结构、大跨度结构、高层或超高层的民用建筑结构或构筑物等重要结构,应考虑选用质量好的钢材,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可按工作性质分别选用普遍质量的钢材。
荷载情况 荷载可分为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两种。直接承受动态荷载的结构和强烈地震区的结构,应选用综合性能好的钢材产,承受静态荷载的结构则可选用价格较低的Q235钢。
连接方法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焊接和非焊接两种。焊接结构对材质的要求应严格一些。而非焊接结构对含碳量可降低要求。
结构所处的温度和环境 钢材处于低温时容易冷脆,因此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结构,尤其是焊接结构,应选用具有良好抗低温脆断性能的镇静钢。此外,露天结构的钢材容易产生时效,有害介质作用的钢材容易腐蚀、疲劳和断裂,也应加以区别地选择不同材质。
钢材厚度 厚度大的焊接结构应采用材质较好的钢材。
2普通螺栓、摩擦型高强螺栓的异同点
不同点
传递荷载的机理不同,普通螺栓依靠栓杆受剪及挤压传力、摩擦型高强螺栓依靠板件之间的摩擦传力
安装不同,普通螺栓安装没有特殊要求、摩擦型高强螺栓需采用专用设备,安装后栓杆内的预紧力需达到规定要求,板件接触面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达到规定要求;
极限状态不同,普通螺栓为栓杆剪坏或发生挤压破坏、摩擦型高强螺栓为摩擦力被克服
普通螺栓所用为普通钢材、摩擦型高强螺栓所用钢材为高强钢材
相同点
螺栓排列形式相同
3简述影响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侧向抗弯刚度、抗扭刚度;
梁的支座情况 ;
荷载作用种类;
荷载作用位置;
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
1 进行疲劳验算时,验算部位的设计应力幅应按——。
(A) 考虑动力系数的标准荷载计算 (B) 设计荷载计算
(C) 考虑动力系数的设计荷载计算 (D) 标准荷载计算
2 钢材的三项主要力学性能为——。
(A)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
(C)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
3 钢材内部除含有Fe,C外,还含有害元素——。
(A) N,O,Si (B) N,O,S,P
(C) Mn,O,P (D)Mn,Ti
4 处于常温工作的重级工作制吊车的焊接吊车梁,其钢材不需要保证———。
(A)冷弯性能 (B)常温冲击性能
(C)塑性性能 (D)低温冲击韧性
5 正常设计的钢结构,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这主要是由于钢材具有——。
(A) 内部组织均匀非常接近匀质和各向同性体 (B) 良好的塑性
(C) 良好的韧性和均匀的内部组织 (D) 良好的韧性
6 为防止钢构件中的板件失稳采取加劲措施,这一做法是为了——。
(A)改变板件的宽厚比 (B)增大截面面积
(C)改变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状态 (D)增加截面的惯性矩
7 轴心压杆整体稳定公式 的意义为——。
(A)截面平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强度设计值
(B)截面最大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强度设计值
(C)截面平均应力不超过构件的欧拉临界应力值
(D)构件轴心压力设计值不超过构件稳定极限承载力设计值
8 当缀条采用单角钢时,按轴心压杆验算其承载能力,但必须将设计强度按规范规定乘以折减系数,原因是——。
(A)格构式柱所给的剪力值是近似的 (B)缀条很重要,应提高其安全程度
(C)缀条破坏将引起绕虚轴整体失稳 (D)单角钢缀条实际为偏心受压构件
9 轴心受压柱的柱脚底板厚度是按底板——。
(A)抗弯工作确定的 (B)抗压工作确定的
(C)抗剪工作确定的 (D)抗弯及抗压工作确定的
10 确定双肢格构式柱的二肢间距的根据是——。
(A)格构柱所受的最大剪力 (B)绕虚轴和绕实轴两个方向的等稳定条件
(C)单位剪切角 (D)单肢等稳定条件
11 双肢缀条式轴心受压柱绕实轴和绕虚轴等稳定的要求是——,x为虚轴。
(A) (
B)
(C) (D)
12 一般按构造和施工要求,钢板上螺栓的最小允许中心间距为——,最小允许端距为 ——。
(A) 3 (B) 2
(C) 1.2 (D) 1.5
13 每个受拉剪联合作用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所受的拉力应低于其预拉力的——。
(A) 1.0倍 (B)0.5倍
(C) 0.8倍 (D)0.7倍
14 下图所示为单角钢∟ 80×5接长连接,采用侧面角焊缝(Q235钢和E43型焊条, ),焊脚尺寸 =5mm。求连接承载力设计值(静载)=——。
(A) =2×0.7×5×350×160 (B)2×0.7×5×360×160
(C)2×0.7×5×(60×5-2 )×160 (D)2×0.7×5×(60×5)×160
15 梁的最大高度是由——控制的。
(A)强度 (B)建筑要求
(C)刚度 (D)整体稳定
16为了提高荷载作用在上翼缘的简支工字形梁的整体稳定性,可在梁的——加侧向支撑,以减小梁出平面的计算长度。
(A)梁腹板高度的 处 (B)靠近梁下翼缘的腹板 处
(C)靠近梁上翼缘的腹板 处 (D)受压翼缘处
17钢梁腹板局部稳定采用——准则,实腹式轴心压杆腹板局部稳定采用——准则。
(A)腹板局部屈曲应力不小于构件整体屈曲应力
(B)腹板实际应力不超过腹板屈曲应力
(C)腹板实际应力不小于板的剪切强度
(D)腹板局部临界应力不小于钢材屈服应力
18焊接组合梁腹板中,布置横向加劲肋对防止——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布置纵向加劲肋对防止——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
(A)剪应力 (B)弯曲应力
(D)复合应力 (D)局部压应力
19 弯矩绕虚轴作用时,双肢格构式压弯柱应进行———和缀材的计算。
(A)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单肢稳定
(B)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C)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性
(D)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20 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剪力应取——。
(A) 构件实际受到的剪力设计值 (B) 由 计算的剪力
(C) (A)和(B)两者中之较大值 (D)由 计算值
三、填空题(每题2.5分,共20分)
1 钢材塑性破坏时有明显的 ,脆性破坏时计算应力可能小于 ,韧性是钢材抵抗 的能力。
2 对钢材的强度分组是根据钢材的 确定的,屈服极限不低于400N/mm2质量等级为E级钢,应选 。
3单个摩擦型高强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单个普通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
4 角焊缝的最大焊脚尺寸 ,角焊缝的最大焊脚尺寸 ,侧面角焊缝
的最大计算长度 ,角焊缝的最大计算长度 。
5 在缀板式格构柱中,缀板的线刚度不能小于单肢线刚度的 倍。
6 细长工字形压弯构件绕弱轴作用弯矩,可能发生的失稳形式为 ;绕强轴作用弯矩时,弯矩作用平面外无支承,可能发生得失稳形式为 。
7 梁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为 ,式中的 为 , 为 , 为 , 为 。
8 无支撑框架失稳时,表现为 失稳形态,梁两端的转角 ,方向 ,临界力 4 简述钢结构的特点。
1 (D) (A) (B) (D) (B)
6 (A) (C) (D) (A) (B)
11 (B) (AB) (C) (A) (B)
16 (D) (DA) (AB) (B) (C)
1 塑性变形、刚才的屈服点fy、冲击荷载(
2 厚度或直径、 Q420E
3 、 或 较大者
5 6
6 弯曲失稳、弯扭失稳
7 等效临界弯矩系数、梁在侧面支撑点间对弱轴的长细比、截面不对称影响系数、对受压翼缘计算的截面抗弯系数
8 非对称、相等、相同、较低
4。建筑钢材强度高,塑性韧性好;钢结构的重量轻;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钢结构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钢结构密闭性较好钢结构耐腐蚀性差;钢材耐热但不耐火;钢结构在低温和其他条件下,可能发生跪性断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分别为脆性破坏和 。
2、焊接的连接形式按构件的相对位置分为 、搭接、角接和T形连接。
3、钢结构中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轴心受拉构件需进行钢结构强度和 的验算。
4、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屈曲失稳的形式有 、 和 。
5、梁整体稳定判别式 中, 是 , 是 。
6、静力荷载作用下,若内力沿侧面角焊缝没有均匀分布,那么侧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 。
7、当组合梁腹板高厚比 时,对一般梁可不配置加劲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有两个材料分别为Q235和Q345钢的构件需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采用E43焊条。
(A)不得 (B)可以 (C)不宜 (D)必须
2、工字形轴心受压构件,翼缘的局部稳定条件为 ,其中 的含义为 。
(A)构件最大长细比,且不小于30、不大于100 (B)构件最小长细比
(C)最大长细比与最小长细比的平均值 (D)30或100
3、偏心压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 中,其中, 代表 。
(A)受压较大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B)受压较小纤维的净截面抵
抗矩
(C)受压较大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D)受压较小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4、承重结构用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内容应是 。
(A)抗拉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C)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
5、随着钢材厚度的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均下降
(B)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
(C)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提高,而抗剪强度下降
(D)视钢号而定
6、在低温工作(-20oC)的钢结构选择钢材除强度、塑性、冷弯性能指标外,还需要 的指标是 。
(A)低温屈服强度 (B)低温抗拉强度 (C)低温冲击韧性 (D)疲劳强度
7、直角角焊缝的有效厚度 的取值为 。
(A)0.7 (B)4mm (C)1.2 (D) 1.5
8、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正面直角焊缝时 。
(A)要考虑正面角焊缝强度的提高 (B)要考虑焊缝刚度影响
(C)与侧面角焊缝的计算式相同 (D)取 =1.22
9、单个螺栓的承压承载力中,[ ],其中∑t为 。
(A)a+c+e (B)b+d (C)max{a+c+e,b+d} (D)min{ a+c+e,b+d}
10、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 。
(A)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B)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结构的连接
(C)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连接 (D)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连接
11、计算格构式压杆对虚轴x轴的整体稳定性时,其稳定系数应根据 查表确定。
(A) (B) (C) (D)
12、实腹式轴压杆绕x,y轴的长细比分别为 , ,对应的稳定系数分别为 , , 若 = ,则 。
(A) > (B) = (C) < (D)需要根据稳定性分类判别
13、确定双肢格构式柱的两个分肢间距的根据是 。
(A)格构柱所受的最大剪力 (B)绕虚轴和绕实轴两个方向的等稳定条件
(C)单位剪切角 (D)单肢等稳定条件
14、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图示①号和②号焊缝合理的焊脚尺寸 是 。
(A)4mm,4mm (B)6mm,8mm (C)8mm,8mm (D)6mm,6mm
15、轴心受力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 。
(A)构件的变形规定 (B)构件的强度规定
(C)构件的刚度规定 (D)构件的挠度规定
16、对长细比很大的轴压构件,提高其整体稳定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支座约束 (B)提高钢材强度
(C)加大回转半径 (D)减少荷载
17、梁的最小高度是由 控制的。
(A)强度 (B)建筑要求 (C)刚度 (D)整体稳定
18、为了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 是最经济有效
的办法。
(A)增大截面 (B)增加侧向支撑点,减少
(C)设置横向加劲肋 (D)改变荷载作用的位置
19、在梁的整体稳定计算中, =l说明所设计梁 。
(A)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B)不会丧失整体稳定
(C)梁的局部稳定必定满足要求 (D)梁不会发生强度破坏
20、算梁的整体稳定性时,当整体稳定性系数 大于 时, 应以(弹塑性工作阶段整体稳定系数)代替 。
(A)0.8 (B)0.7 (C)0.6 (D)0.5
21、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中腹板局部稳定验算公式为 。
(A) ≤(25+0.1 ) ; (B) ≤80 ; (C) ≤170
(D)当0≤ ≤1.6时, ≤(16 +0.5 +25) ;
当1.6< ≤2.0时, ≤(48 +0.5 -26.2) ;
其中,
22、弯矩作用在实轴平面内的双肢格构式压弯柱应进行 和缀材的计算。
(A)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B)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C)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性
(D)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23、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剪力应取 。
(A)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
(B)由公式 计算的剪力
(C)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或由公式 计算的剪力两者中之较大值
(D)由 计算值
24、两端铰接、单轴对称的T形截面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在截面对称轴平面并使翼缘受压。可用 进行整体稳定计算。
Ⅰ. ≤ Ⅱ.
Ⅲ. ≤ Ⅳ. ≤
(A) Ⅰ,Ⅲ,Ⅱ (B)Ⅱ,Ⅲ,Ⅳ (C) Ⅰ,Ⅱ,Ⅳ (D) Ⅰ,Ⅲ,Ⅳ
25、规定缀条柱的单肢长细比 。( 为柱两主轴方向最大长细比),是为了 。
(A)保证整个柱的稳定 (B)使两单肢能共同工作
(C)避免单肢先于整个柱失稳 (D)构造要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塑性破坏; 2、对接;3、刚度(长细比);4、弯曲失稳(屈曲)、扭转失稳(屈曲)、弯扭失稳(屈曲);5、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梁受压翼缘宽度;6、60 ;7、80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B 2.A 3. C 4.C 5.A 6. C 7. A 8. C 9. D 10. D 11. B 12. D 13. B 14. D 15.C. 16.A 17. C 18. B 19. B 20. C 21. D 22. D 23.C 24. A 25. C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