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读后感
2025-10-04 05:21:00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读后感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息中心在北京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中显示,截止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比。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

从上面的数据中明显可以看出来手机网民规模占了网民规模的大多数,这和我国近几年宽带速率的提高和4G网络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手机上网比例同时也首超传统PC上网比例,移动互联网正在带动着整体互联网的发展。截止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的上网设备中,手机的使用率达83.4%,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沟流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

2014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上网时长达25.9小时,相比2013年下半年增加了0.9小时。除了传统的消费、娱乐以外,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移动应用多方面地满足了用户上网需求,进一步推进了网民生活的“网络化”。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转向“深入”,网络应用对大众生活的改变从点到面,互联网对网民生活全方位渗透进一步增加。

其中互联网理财产品应用方面,仅仅推出一年的时间,用户规模就达到了6383万,使用率达到了10.1%,互联网的便捷性打通资金链条,降低了理财产品管理和运营的成本。互联网的长尾效应聚合个人用户零散资金,不仅仅提高了互联网理财运营商在商业谈判中的地位,也使个人零散资金获得了更高的收益回报。

报告中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2%,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了169万人,农村网民在全国网民的占比略有下降,这说明我国农村网络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建设,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大,我国农村部分相对发达地区的人口逐步转为城市人口,这也是农村网民在全国网民占比略有下降的一个原因。

报告中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截止至2014年6月,整体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12.1%,较2013年底上升0.2个百分比。与此同时,大专及以上人群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由于智能手机的一步步发展以及4G网络的建设,以及依赖于网络的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使网络相比以前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易于使用,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网络的便捷,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

网民当中,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占比最大的群体,占比25.1%,位居第二的是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构成了中国网民的一二大群体,占比21.4%。这和中国移动支付和网上购物领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在网上做生意,有的更是创造了基于移动互联网便捷性的新兴产业。

手机支付无疑是网络应用发展的一个最大亮点,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达63.4%,使用率从2013年底25.1%增至38.9%。移动支付打通了各种商务应用,带动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游预订等商务应用快速增长,相比2013年底,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游预订网民规模增长率依次达到了42.0%,25.5%,65.4%,商务类应用在互联网应用的地位愈加重要。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的规模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从2013年底的54.7%升至58.2%,手机游戏使用率为47.8%,增长了4.7百分点,规模增长38万,是游戏用户增长的主要动力。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速度快、传播便捷、用户类型广,随着我国互联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互联网的优势,极大地使用互联网便捷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上的信息不透明、多而杂,有时候人们很难辨识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正确信息,由于互联息的不透明性,也有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骗取他人钱财,伤害他人。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辨别互联网上的信息,保全自身和国家的利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