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记忆中的台北
2025-10-04 05:21:00 责编:小OO
文档
衡陽老街周遭 臺北人才有的記憶

報導╱陳慶佑、羅之盈 攝影╱葉大保、盛可凡、陳彥仁

賣月曆是何媽媽的收入來源,但一年只能賣三個月。
衡陽路是條不長的路,一頭接著二二八和平公園,一頭停在西門町。只是,這條路的左近,是總統府、是國防部、是國大代表開會的中山堂,這些權傾一時的人都在衡陽路上買東西、吃東西,使得短短一條路聚集眾多商家。 

 

國民來台後,衡陽路成為上海布商的聚集地,將這條路的繁華推上了頂端。西門町的喧囂是市井小民的,但衡陽路的熱鬧卻移植自上海—那些將軍、那些夫人,吃的是上海餐館和采芝齋的點心,逛的是上海布莊和上海大藥房,說的是吳噥軟語家鄉話,這些貴族其實沒有離開過上海。 

 

後來,布莊和貴族一起沒落了、幾把火燒掉許多美麗建築,衡陽路不再有過去的華麗;現在的衡陽路,反而有上海後巷的影子:新與舊錯落,彼此依靠;在熱鬧裡有點落寞,但生氣勃勃,依舊。 

  60年無休的 何媽媽書報攤 

今年七十二歲的何媽媽,從十三歲開始就在臺北市重慶南路書報攤工作, 直到民國三十八年,才和先生有了自己的兩個攤位。重慶南路與博愛路的書報攤,極盛時期多達五十幾家,而且每家生意興隆;何媽媽除了賣報紙、雜誌、月曆,還賣著當時最時興的火柴盒小汽車。只是,當百貨公司愈來愈多、便利商店什麼都賣、經濟景氣又愈來愈壞之後,書報攤的生意也愈來愈差;從前可以月入四萬多元, 現在只有一萬多元。老一輩漸漸凋零後,市場管理處就把執照收回去,現在只剩六、七家書報攤了。臨著沅陵街,何媽媽也開始賣繡花鞋;現在,做生意不是最重要的事,她會坐在這裡一整天,陪來往行人和左右鄰居聊天。 

.臺北市重慶南路90號門口

.08:00﹣20:30,無休 

50年開運章老店 點石齋 

五十歲的點石齋,是許多老臺北人刻開運章的地方,不少人小時候看著爸媽這麼做,長大了,依著兒時記憶前來,還是這裡的客人。水晶石、風景石……這裡都找得到,刻工平穩、又有種古雅的美感,才是最教人著迷之處。 

.臺北市沅陵街一段14號

.02-2311-1606

.09:00﹣19:00,無休 

 

停業15年重新點燈的 明星咖啡館

報導╱陳慶佑、羅之盈 攝影╱葉大保、盛可凡、陳彥仁

明星咖啡館窗明几淨,早年許多作家都愛來這裡寫作。
這家一九四九年開業的咖啡館,是許多作家最愛駐足的地方。一開始是少年林懷民先發現的,因為氣氛好、燈光足又不趕客人,合適閱讀與寫稿;作家們口耳相傳,包括季季、白先勇都愛來這裡,周夢蝶還在一樓的明星麵包店門口擺攤賣書。 

老闆簡錦錐十八歲就和人一起創立明星咖啡館,他自己喜歡文藝,對於來店裡默默寫作的人,都會特別交代服務生倒水、換亮一點的燈泡。彼時,這裡被稱為「明星大學」,許多學生都要來沾染一下這裡的文藝氣息。 

 

當時在臺灣的人也愛來明星聚餐,尤其每年一月十三日新年,蔣經國都會陪同蔣方良女士來參加同鄉聚會,令人遺憾的是,蔣經國也是在一月十三日離開人世的。 

 

一九年正是臺灣股市風起雲湧的時候,簡老闆不喜歡股票族在店裡高談闊論,乾脆收掉明星咖啡館,開設素菜餐廳;一直到二○○三年,停業十五年的明星咖啡館才重新開幕。而這些桌椅是簡老闆當年特別運到埔裡收藏的,歷經九二一地震卻沒有損傷,可以讓明星咖啡館用最初的模樣,繼續迎接老作家、新客人。 

.臺北市武昌街一段7號

.02-2381-55

.10:30﹣22:30,無休 

 

臺灣最酷的 百年城隍廟 

「你也來了。」掛在臺灣省城隍廟梁上的橫匾,警世效果驚人,算是本區最酷,掌管陰間的城隍爺,享有正式階級封號「威靈公」,已有百年歷史,不知是誰想出來的橫匾,就像是黑面長須垂拱而治的祂,終於等到為惡之人,說出這麼一句「你也來了」,夠驚悚了吧! 

.臺北市武昌街一段14號

.02-2361-5080

.08:00﹣21:00

蔣宋美齡最愛的 堡壘咖啡

報導╱陳慶佑、羅之盈 攝影╱葉大保、盛可凡、陳彥仁

堡壘咖啡的蛋糕是請廚房特別研發的,蛋糕與咖啡的組合230元。

別看現在中山堂一派優閑的文藝氣息,在戒嚴時代,這裡可曾是警備森嚴的國民大會。這棟一九三六年落成的建築,原是日據時代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在布政使司衙門原址建成的「臺北公會堂」;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日本受降典禮也在這裡舉行。光復後,臺北公會堂更名「中山堂」。中山堂的二樓,以前提供國大代表休息的堡壘廳,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堡壘咖啡」,這裡除了有咖啡,還提供地中海創意料理,將懷舊的氣息與陽光美食做結合,每天還有下午茶,供應特製蛋糕與咖啡。也不要錯過進門左邊的明星廳,隱密的包廂是從前蔣宋美齡與姊妹淘聚會、吃英式下午茶的地方。這個二級古跡餐廳,處處都是歷史,值得午後細細品味。 

.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2樓

.02-2381-9551

.11:00﹣23:00,每月第一個週一休 

 

上海弄堂菜冠蓋雲集的 隆記菜飯 

你能想像白先勇的《臺北人》在這一爿上海館子上演嗎?前方中山堂的國民大會剛剛散席,國大代表和附近局的警官們一起散步走進隆記,蔣緯國、何應欽在樓上開桌宴客,餐廳裡摩肩接踵都是達人。 

 

這家創立於一九五二年的餐廳,最初是由四個家庭一起合作的。這些長輩本來在大陸就開餐廳,聽說臺灣環境還不錯,就從基隆港上岸,想來探路;沒想到遇上國共,被留在臺灣回不去了。現在由第三代接手經營,口味五十年不變。在這裡可以吃到最地道的菜飯,以生米、青江菜和豬油煮成,上桌前再淋上點鹵汁;櫃檯裡放了許多頭盤菜,醉元寶、烤麩,老客人會在熱菜上來前,點幾盤嘗鮮;而廚房裡鍋鑊正忙碌著,為客人用食物緬懷一個已然遠去的年代。 

.臺北市延平南路101巷1號

.02-2311-5078

.11:00﹣14:00、17:00﹣21:00,無休

 

不斷求新的 世運麵包

報導╱陳慶佑、羅之盈 攝影╱葉大保、盛可凡、陳彥仁

除了麵包出名,世運的滷味也是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口味。
世運麵包的創始人吳定標是位柔道國手,他畢生最大的夢想,是參加四年一次的世界奧運;沒想到,參賽的那次蒙特婁奧運,竟然遇上中美斷交,讓他這個畢生的夢想破滅了。於是,他開設一個以「世運」為名的麵包店,也算是種彌補。 

 

世運麵包店創始店就開在西門町成都路國賓戲院旁邊,最初以日式麵包、和風點心為主,是當年紅極一時的麵包店。一九七七年,世運麵包在博愛路開設第二家分店,商品也不再僅止於麵包,還再增加壽司、中式滷味與港式點心。現在每天販賣的品項超過三百種,包括蘿蔔糕、餃類點心都是自製品。 

 

創立近六十年,世運成功的秘密就是新鮮原料、衛生管理。現在經營的棒子也由第二代承接,第三代的吳佩諭經理除了加入行政經營,還負責開始新口味,包括布丁類的產品與法式點心,都是她研發出來的;喜歡烘焙的她還出書教人做點心,家傳事業的工作對她來說,真是如魚得水。 

.臺北市博愛路103號

.02-2331-0729

.08:00﹣22:00,無休 

臺灣茶名店四代老店 全祥茶莊 

全祥茶莊原在天津、北京販茶,光復後入主這棟仿巴羅克式的樓房,這原是一間日本鐘錶店所留下,老闆林先生說,本來鐘樓裡有個青銅大鐘,但卻在光復後整理拆下,擺放在騎樓時被人偷了,現在才成了個空鐘樓。走進全祥,牆上地上數不清的大小鐵桶子,裝滿臺灣本產茶葉,以北部坪林等地為主,加上自家管理的制茶廠,口味和品質都經過自己嚴格把關。文山包種清茶的美名是「南岩奇香」,清茶剪碎熏上茉莉花香就成了香片;老闆信口說起一串串茶經,彎腰掬一把烤得卷卷的茶葉:「我最愛的還是清茶,這味道真是香啊!」他說。

 

 

70年的烏魚子專賣店伍中行

報導╱陳慶佑、羅之盈 攝影╱葉大保、盛可凡、陳彥仁

賣了70幾年的烏魚子,口碑從臺灣到日本都是「贊」。每100克450~550元。

 

有七十年歷史的南北雜貨店——伍中行,它的百年樓房是衡陽路上的古典華樓,四柱三窗與洗石子牆面妝點下,總有一種低調但又引人側目的美感。店裡最招牌的還是油量金黃的烏魚子。這也是每回日本觀光客到臺灣必買的伴手禮。老闆楊先生堅持只賣臺灣本產頂級的烏魚子。而當我彎身在店裡架上挖寶時,竟然讓我發現用紙包著的酥餅,有黑麻酥餅、玫瑰酥餅、椒鹽桃片,哇!這是我小時候在長輩家拜年時吃的零嘴!老闆感慨地說,這餅開店就開始賣,已經算不出來賣了多少年,但就快失傳,吃一口最經典的黑麻,酥香的古早味跟幸福的記憶就這樣接軌。 

.臺北市衡陽路56號

.02-2311-3772

.08:30﹣20:30,六、日﹣20:00無休 

 

 

摸乳巷中的風味小吃 龍記搶鍋面 

衡陽路八十四巷是條有如摸乳巷的小通道,藏在通道底的,卻是相當地道的搶鍋面:龍記。用大鍋搶熱,快手換到小鍋煨煮,濃鮮夠味,就連外交部長黃世芳也常是座上客呢! 

.臺北市衡陽路84巷5號

.02-2382-2057

.10:30﹣14:30、16:30﹣20:30,周日休 

 

 

臺北學子的記憶 公園號酸梅湯 

從前朱天心小說《擊壤歌》裡,北一女學生放學後最愛的就是公園號酸梅湯,已走過近六十個年頭,從前它只是個手推車的飲料店, 外帶杯也只是塑膠袋綁橡皮筋的「隨手包」,下雨就到廊內躲雨接著賣,現在卻已經成了一棟樓。煮酸梅湯雖不算難,但公園號的口味很不同,第二代老闆歐太太說,「一定要用大鍋煮,五百杯的大鍋才可以!小鍋就算用同比例的水和材料,煮起來味道就是不對。」除了酸梅湯,公園號還有臺北最早的「把逋」冰,紅豆、牛 奶、芋頭三種經典口味,數十年來不變。現在還多了蔥花長餅,蔥香餅酥,幾樣東西加起來,可就成了最有歷史的「下午茶套餐」。 

.臺北市衡陽路2號

.02-2388-1091

.10:30﹣20:00

 

 

古早的 衡陽老街 

 

宛如時代劇的場景,衡陽路上的風華就這樣留下痕跡。

 

這景象早已不復見,但這裡的老房子、老店家卻還在。

 

衡陽路在早年是車水馬龍的繁華地。

 

多年前的明星咖啡館,是當時最有藝文味的店。

 

這個合作金庫迄今安在,仍是如此氣派。

 

蔣中正和蔣宋美齡就在中山堂的露臺上揮手向國人致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