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2025-10-04 05:21:20 责编:小OO
文档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四下第一组课文解读及教法讨论

  本册书第一组有四篇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

  研究了本组教材,并参考了教学大纲,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一致认为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以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更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为此,教研组各老师还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在班级里展开朗诵比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我们在教学《语文园地》时,多方搜集资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呈现给学生。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教学时间比较紧张,主要是因为课堂作业主要在课内完成。

  

  面对新课程,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面对熏陶在新课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如何上好我们的语文课,成了开学前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最重要的问题了。这不,我们四年级组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已经利用空余时间,聚在一起,讨论7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备课情况。

  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和震撼。第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观潮》向我们展现了“钱江潮天下壮观无”的景象;《雅鲁藏布大峡谷》令我们领略到了世界最深最长峡谷的风采,《鸟的天堂》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南国风光;还有《火烧云》似乎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

  课文是优美的,如何在教学课文的时候,让学生想像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备课的时候,我们深入研究课文,寻找课文的空白点,安排小练笔;搜集有关的资料,适当的进行拓展。同时,对教材中几个难点一起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既欣喜于新教材课文的优美,但同时深深感到,新课程对我们语文老师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在新的学期,我们知道会很辛苦,但也会很精彩,我们深信,我们会走好,一定能走好。

  七册第二组教材解读

  本组围绕着“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选编了五篇课文(古诗有两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内容均是观察大自然的景物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诗人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告诉我们看待人事的正确方法和做人的道理。《爬山虎的脚》对“爬山虎”这一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作了详细的说明,文笔优美,读起来赏心悦目。《蟋蟀的住宅》则用拟人化的语言写了“蟋蟀”这种动物的洞穴及其建造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蟋蟀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生动地讲述上一位科学家对生活中一个无意的发现不肯放过,不断寻求证据,百折不挠,直到创立了一个伟大的学说的精神。

  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备课讨论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1、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观察细致、耐心、有条理和执着的精神,激发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充分重视课后“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作用,利用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升华情感。

  3、文中的一些说明性的知识可以用绘画、课件的形式来展现,如爬山虎的爬行动作,蟋蟀住宅的结构,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等。

  4、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一些必要的资料不能少。

  5、因为文中的一些语句十分优美,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6、在学习本组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去泡豆子、种大蒜来观察,写观察日记。

  讨论要点

  1.写到了三个“万年牢”,探讨如何理解这三个“万年牢”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产品信誉到做人的道理。

    2.“蘸”字的理解。

  3.《万年牢》写了几件事情?

  主要可概括为两件事情:做糖葫芦的过程和放弃工作。

  可结合配套读物《一张假钞》

  3.成语故事的含义故事

  4.古诗推荐每天一首?

  5.主题阅读

  (1保证时间交流,确定一个时间段

  (2)选择书目,如何进行选择

  (3)如何进行推荐

  6.随笔

  可结合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

  如:《中彩那天》,当库伯来取汽车时候,假如你是周围的人或者是当事人,你会怎么想?

  又或者写写读后感,具体指导: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

  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另外,建议学生运用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有关选学课文,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并付诸行动。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一、传达教研组长会议提出的工作要点

  1要求学习教学常规。

  2听课互相听课,面对面的交流,跟进式调研。

  3.四月底教学质量抽测。

  4.关注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的推进成绩和行为规范方面的记载,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心灵。

  5.确定主题性研究

  如何通过日积月累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暂定)

  连续性的跟踪了解和反馈

  6.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课、双高展示课等准备。

  7.单元教材的解读,安排每个月两次,最好为书面的呈现。

  二.语文学科的教学常规的学习

  上课:1、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2、尊重个体的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方式来提升自己,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

  作业:课堂作业本课内完成

  习作初稿课堂内完成

  作业的形式可多样些

  批改方面

  赵:作业本

  全优五角星错题更正后再打星

  生字本优两个五星下次抄一遍

  大作文本分数制等级制

  控制回家作业量不超过20分

  评价:适度科学。

  教研活动:讨论交流,多进行教学的反思。

  一、讨论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计划,教研计划的制定。

  二、研讨第一单元的备课情况。

  第一课古诗词教学:古诗三首,第一首《独坐敬亭山》,第一句诗“众鸟高飞尽”中“尽”的意思,有的老师说是“消失”,几只鸟儿越飞越高,渐渐消失在天边……有的老师说是“没有”,有的说“看不见”,最后大家觉得意思相近,表达得通顺就可以了。还讨论了一二两句诗中意思相近、相反的词。“孤——独;众——孤”。

  第二首诗让学生抓住奇妙的比喻和表示色彩的词语来感受洞庭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可以让学生读了诗以后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句诗,讲讲心中的理由。“白银盘”到底是白银做的盘子还是银白色的盘子?最后觉得都可以。

  第三首“忆江南”是词,先让学生比较与前两首古诗的区别,感受词的特点,再重点教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感受白居易眼中的江南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这两句诗浓缩了江南最美的季节,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景物,最美的色彩。然后我们还研讨了其他两首“忆江南”的意思,以便向学生进行补充阅读。

  第二课《桂林山水》的教学,研讨了“啊”字的变调读音,指出了“山”的特点,“水”的特点。以及怎样围绕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也可以抓住重点句进行朗读感悟,结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仿写仿说一些好的句式段落,如比喻、排比。

  三、学习语文常规,要求注重每天的日积月累。赵耐芳介绍向学生诗歌的推荐,师生共写诗歌,每周推荐一二首,然后根据推荐的主题师生写诗。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