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变革
2025-10-04 05:21:38 责编:小OO
文档
2019.10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传媒观察

【作者简介】陈爽,辽宁工业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广告理论,新媒体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人工智能环境下媒介融合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18BXW007)成果。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内容的变革(一)新闻传播内容的多样化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想要获得关注度和传播效果,就要重视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内容的多样化是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持续发展、保持受众黏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传统新闻媒体由于受到传播方式和媒介特性的,在生产新闻内容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媒体的新闻报道更加侧重于真实性和权威性。在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和编辑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媒介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及时获得第一手信息和资料,使新闻内容更加及时、具体、全面,并且更新速度快,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多样化需求。[1]

(二)新闻传播内容的新颖性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获取新闻带来了更多的渠道。同样的一条新闻会在不同的媒体上多次出现,这为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意味着对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了竞争,只有新颖的新闻内容才能对受众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保证新闻信息的阅读量。为了使新闻信息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新闻采编人员在报道新闻和生产新闻内容时就必须赋予其丰富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另外,对社会上出现的事件或话题,受众希望通过媒体获知其来龙去脉并希望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新闻信息,因此,新闻报道不仅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也需要恰当地选择切入点,结合媒体特性和定位从新颖的角度进行全面报道。受众通过在多个媒体上阅读新闻,能够深入了解到事件或话题的背后,避免人们擅自猜测和误解,形成正确的引导,并以此树立新闻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三)新闻传播内容的可读性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人们从传统媒体的有序化阅读转变为碎片化阅读。对于受众来说,

他们通过新媒体获得的信息是零散的、即时的,即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念等对看到的信息进行解读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受众获得的信息可能是片面的、孤立的,或者是滞后的、不准确的,这也是碎片化阅读给受众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保证受众阅读到的信息的有效性,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对零散的、分散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取出所有信息中有意义的内容和观点,帮助受众进行有效的信息辨别,提高信息传播内容的可读性。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写作的创新(一)新闻写作风格的创新

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中,写作构思比较严谨,写作形式固定且单一,选材范围比较狭窄,写作语言多采用说明体、陈述体和论述体,写作风格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适应。这种新闻写作形式,在目前的媒体环境中显得过于呆板,尤其是网络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于新闻写作的风格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新闻写作风格的创新既是对新闻写作人员的新要求,也是新闻写作发展的新趋势。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写作需要顺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要求,走向多元化、灵活化的发展方向,写作形式上不再拘泥于传统格式,灵活多样;在写作篇幅上不再受到字数,可长可短;在写作风格上不再追求严肃统一,而是根据受众年龄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而体现作品上的不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的不断涌现,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阅读方式,不再愿意花费较长的时间来阅读长文,他们更倾向于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层次清晰明了、时间自己可控的信息。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要,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变革

陈爽

(辽宁工业大学文化传媒学院锦州121000)

【摘要】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闻传播的多样化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也推动了媒体融合发展局面的形成。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内容发生了变革,新闻写作风格和方式进行了创新,新闻编辑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变革

32

2019.10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传媒观察

体,都应在新闻写作中做出创新。新闻内容浅显易懂,能够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求;新闻结构具有层次感,让人读上去思路清晰,有始有终;新闻风格上幽默风趣,有吸引力;新闻语言上生动活泼,可以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新闻布局上图文结合,符合受众的阅读规律,适当增加一些图片、漫画、视频、动图等,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2]

(二)新闻写作方法的创新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带来了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变化,电脑、手机客户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网络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新闻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信息容量大,受众年轻化,具有实效性。这就要求新闻创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摆脱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束缚,结合网络新媒体的特性完成写作任务。网络新媒体的新闻写作需要遵守一定的时效性,能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新闻信息,满足用户求新、求快、求真、求实的需求,提高用户的点击率和阅读量。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拥有独特的新闻敏感度和信息洞察力,善于发现和挖掘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在新闻标题写作中,做到醒目且具有吸引力,新颖且具有感染力,通俗且具有表现力,让读者看到新闻标题时就能大体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达到吸引读者注意、诱导阅读正文、感染读者情绪的目的。

在新闻内容写作中,既能对标题内容作出具体的阐释和回应,又能准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形成正确的引导。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甚至会接触到很多相同和相近的信息,这就为受众的信息选择带来了新的问题。为了使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需要的信息,信息提供者必须在写作的过程中锤炼自己的语言,为读者提供来源可靠、信息丰富、语言通俗、条理清晰的内容。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角色的变化(一)把握受众阅读习惯,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形式随着新媒体的逐渐发展,阅读形式的多样化已成为新闻阅读的必然趋势。为了及时快速地获得信息,人们经常利用工作、生活、学习之余的碎片时间,通过移动媒体客户端了解新闻资讯,新闻编辑应尊重且满足人们的阅读偏好,探索与受众需求最吻合的阅读方式,用简短、凝练、有力的语言和直观、真实、生动的画面来表现新闻内容,传播媒体观点,以提升受众群体的阅读兴趣。

(二)掌握各种媒体技能,满足全能型的编辑岗位需求

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编辑不仅要具备传统新闻编辑全能型的特点,还要对新闻的采写、编辑、发布、运营等技能熟练掌握,做到一专多能。传统新闻业务的采制过程往往以单一媒体为依托,而融合新闻业务流程建立在数字

网络基础上,通过全媒体平台整合后实现各媒体信息交流与共享。全媒体采编流程可概括为“前端全媒体采集,后端流媒作,终端互动式体验。”[3]同时,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从文字、图像的单一性传播拓展到利用虚拟现实、无人机航拍等技术载体进行复合性传播,这更进一步加大了新闻编辑的工作难度,新闻编辑面临着掌控多项技能、完成跨平台分发的多重任务挑战。

(三)加强资源整合能力,适应新闻编辑模式转型的新要求

在新闻信息呈现方式不断改变、新闻业务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新闻编辑的工作越来越繁重,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不仅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还要使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对于新闻编辑而言,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提升自身的资源整合的能力,是传统新闻编辑模式向新型新闻编辑模式转型的重要条件。

媒体融合时代,媒体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对信息资源的争夺也呈现日趋激烈的状态。新闻编辑在信息编辑过程中,一方面要履行好“把关人”的职责,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搜索、筛选、组合出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选题,还要对这些选题进行策划和资源整合,生产和开发出比其他媒体更具有竞争力的新闻产品,创造和把握与受众的互动机会。同时,新闻编辑还要对掌握的新闻资源进行重组与优化,管理与利用,以此保证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新闻编辑岗位角色的变化,要求其需要全面把握各种媒体的传播规律,突破不同媒体在报道方式上的界限,对媒介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全以保证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可见,提高新闻编辑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新闻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结语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新的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呈多样化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能否受到受众的青睐,已成为新闻工作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尽快适应媒体的新特性、受众的新要求和传播的新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在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互动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参考文献:[1]戚缤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策略分析[J].传媒论坛,2019(09):36[2]张晓丽.媒介融合视域下纸媒新闻写作的创新[J].视听,2019(10):170[3]石长顺.融合新闻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3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