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何彦峰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班主任必备的专业技能,是班主任组织、管理、教育学生的有效形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通过多种活动来实现,而主题班会就是一项重要的活动。组织得当的主题班会,能产生凝聚力,起到促进班级学生团结的作用。主题班会也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它能加深师生彼此了解,成为密切师生关系的一条纽带。
提起主题班会,也许有人以为就是就某个问题,让大家发表一下意见,然后班主任作个总结,如此而已。其实,这是对主题班会的片面理解,虽然上述形式也是主题班会,但主题班会远不止如此。它既可以是座谈式,也可以是辩论式;它可以是老师将自己收集的照片、录相、实物拿出来让大家鉴赏,也可以是老师布置任务,由大家采访、拍照,或者就将实物搬来,然后整理成文章、录相等进行展览;甚至还可以是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的小品节目的表演。将严肃的思想问题,消化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才极参与的强烈欲望,才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而学生只有在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中,才会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故此在高三开学的第一学期我就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提高“主题班会”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作用。让其真正发挥应用的作用。最终决定“放权”让学生自己在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开展“主题班会”的组织、运作、实施。经过短短一周时间学生不仅完成了此次主题班会的任务,而且还非常棒的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梦想”教育。现将我们班第一组的设计及主题思想总结如下:
一、班会主题的确定
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召开了本班班委会,在会上初步确定本周主题班会为“学生自主选题”, 班干部在广泛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选定本班本次主题班会选题为“放飞梦想”并且选定这次主题班会由吴爱华学习小组来具体实施。
二、组织准备
1、我的准备
主题班会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考和策划。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课的思考要以人为本,不脱离学生的实际。因此召开主题班会前,第一,召开班委会,讲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组织大家讨论活动的形式、具体内容与安排、主持人的确定,以及班干部的具体分工与落实。第二,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要尽量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认真的思考,融入到班会的主题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师生间、生生间友谊,使我们的教育能事半功倍。
2、学生准备
主题班会要开得成功,必须全体同学参与。为此,我是按照以下四点来做的:
1)在召开班委会的基础上再向全体同学们说明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2)提前大概一周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同学都搜集材料做准备。
3)确定发言对象。
4)再次召开班干部召开会议。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讨论主题班会的程序,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5、布置会场
会场所有布置有班委来组织实施。⑴黑板布置。可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写上主题;⑵物质准备。电脑、PPT等有我具体准备;⑶学生座位的布置: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以使气氛更为活跃,也便于交流合作。
三、具体实施:
1. 作为班主任宣布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放飞梦想”以及本次班会的主持人吴爱华同学。
2. 吴爱华同学登场开始本次班会:
第一步,通过吴爱华在PPT中设计的问题,引出主题“放飞梦想”
第二步,通过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不同时代青年
人不同的人生梦想引出作为21世纪人的我们这代
人应该具有的梦想。
第三步,这一步也为本次“主题班会”的点晴之处,吴爱华同学用自己的手机录了本年级9位同学的梦想最终导入了本次“主题班会”的主中心“我们应该具备怎么样的人生梦想。
第四步, 导入主题,吴爱华同学利用一个“搬十字架”的小故事直接感触我班同学的心灵,同时幻灯片上出现我们班所有同学写的且粘在后黑板上的“高三宣言”引起全班同学的共鸣:“我们有梦想,我们要放飞梦想”
第五步, 在全班同学的共鸣中,主持人用一首“最初的梦想”歌曲结束本次班会。
四、 我的总结:通过本次“放手”我真正发现了学生内心存在的巨大潜力和对班级活动积极的参与力和表现力。学生不仅非常好的完成了本次班级“主题班会”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这个年代所特有的时代气息感动了他们自己,也感动了作为老师的我。主题班会取得巨大成功。
与此同时我也觉得我们学生已经长大,已经能肩负起班级、学校给于的各种任务。 “学会放手”值得我今后工作中应该深思的,也是值得我们作为班主任的应该思考的。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