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火作业工作安全分析表 | 
| 编号(年月日+序号): | 
| 单位 |  | JSA负责人 |  | JSA人员 |  | 
| 作业名称 | 动火作业 | 作业地点 |  | 提交日期 |  | 
| 涉及物料 |  | 使用的工具或设备 |  | 
| 工作任务简述: | 
| 新工作任务 | 已作过工作任务 | □交叉作业 | 承包商作业 | 相关操作规程 | 许可证 | □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证明 | 
| 步骤编号 | 作业步骤内容 | 风险因素描述 | 风险控制措施 | 责任人 | 
| 1 | 作业前 | 未办理安全作业证,违章作业引发事故 | 严格办理动火作业证 |  | 
| 2 | 作业前 | 安全措施未落实,未进行安全交底,引发事故 | 1、动火作业负责人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 2、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  | 
| 3 | 作业前 | 没有安排监护人,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作业现场出现的问题 | 安排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监护 |  | 
| 4 | 作业前 |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作业,引发事故 | 1、检查特种作业证 2、禁止无证作业 |  | 
| 5 | 作业前 | 检修设备、管线清洗置换不合格或未进行动火分析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1、严格按照清洗、置换方法进行,并分析合格 2、取样分析合格 3、设备内通氮气保护 4、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5、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  | 
| 6 | 作业前 | 检修设备、管线未与外界其它设备隔绝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1、专人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可靠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2、拆除一段管线 |  | 
| 7 | 作业前 | 动火点周围的下水道、井盖未封堵,易燃物未清理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1、清理周边易燃物 2、动火点附近下水道、井、电缆沟等进行清理和覆盖封闭 3、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  | 
| 8 | 作业前 | 应急物资、消防器材不到位引发不能及时灭火,导致事故扩大 | 作业前足量配备到位 |  | 
| 9 | 作业中 | 监护人履职不到位,监护不当,出现违章、事故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事故扩大 | 1、安排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监护 2、监护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  | 
| 10 | 作业中 | 不正确接电焊机或不按规定接地结引发1、触电 2、人员伤害 3、财产损失 | 1、由专业人员进行接电2、电焊机必须进行接地 |  | 
| 11 | 作业中 | 电焊机把线、把钳漏电,焊接时感应电流引发1、触电 2、人员伤害 | 1、使用前检查工具完好,保证安全可靠 2、定期进行电阻检测 3、使用时正确佩戴焊工手套 4、正确穿戴焊工鞋 5、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  | 
| 12 | 作业中 | 焊接时电焊烟尘大,导致人身伤害 | 1、加强现场通风 2、佩戴防尘口罩 |  | 
| 13 | 作业中 | 焊接弧光强烈,导致人身伤害 | 正确使用焊工面罩 |  | 
| 14 | 作业中 | 火花飞溅引发1、火灾 2、爆炸 3、灼烫 | 1、使用防火毯或接火盆 2、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3、监火人随时扑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作业,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4、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 |  | 
| 15 | 作业中 | 氧气瓶、乙炔瓶与动火点距离小于10米,氧气瓶与乙炔瓶距离小于5米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1、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 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 2、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做好防晒措施,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  | 
| 16 | 作业中 | 乙炔瓶气管破损、无阻火器、压力表等安全附件不合格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1、气管完好 2、正确安装阻火器 3、压力表校验并在有效期 |  | 
| 17 | 作业中 | 易燃物外泄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  | 
| 18 | 作业中 | 通风不良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1、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 2、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 3、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  | 
| 19 | 作业中 | 未定时监测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1、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现场条件不允许,间隔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 6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2、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 3、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  | 
| 20 | 作业中 | 作业中途离开电器设备未断电引发1、触电 2、机械伤害 | 中途停止作业、人员离开时,电器设备必须断电 |  | 
| 21 | 作业中 |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导致人员伤害 | 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  | 
| 22 | 作业中 | 恶劣气候环境,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事故 | 1、下雨天不准露天焊接作业 2、五级以上(含五级)风,应停止室外一切动火作业 3、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评估,办理作业证 |  | 
| 23 | 作业后 | 余火未及时清理引发1、火灾 2、爆炸 3、人员伤害 | 检查扑灭火现场余火 |  | 
| 24 | 作业后 | 现场未清理引发人员伤害事故 | 严格做到工完场地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