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加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十分必要。为此,笔者围绕低年级识字学习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双减;低年级;识字能力;识字教学
识字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然而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关注识字本身的教学,教学模式多是以要求学生反复读生字、抄袭生字、默写生字的方式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且无趣,不仅会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同时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心理压力,不利于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就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1、小学低年级识字学习的重要性
汉字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新课程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应达到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而低年级段的学生则应掌握1800个常用汉字,并且能够灵活应用1200个汉字。这一要求直观地体现了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应重视对汉字特点的关注,并积极探讨汉字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这一要求也凸显了识字教学的价值。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识字量,为其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对汉字的解析、引导,还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使得学生形成主动识字意识,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识字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开展随文识字教学,降低识字学习难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生字,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将识字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重难点知识,又要学会识字写字,这不免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负担,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从而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学习体验,久而久之,还可能会降低学生对于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随文识字”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当然,随文识字也并非单纯的让学生对文章中的生字进行死记硬背,而是可以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你来比划,我来猜”的识字游戏,教师提前将课文中的重难点生字作为“生字卡片”然后有小组中一个学生根据生字的意思进行比划或者解释(解释时应注意不能出现卡片上的字),然后由小组内其他同学猜测是什么字,以在相同时间内猜对最多的小组为胜利,并予以相应的奖励。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可以很好的活跃课堂氛围,赋予识字学习更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对生字的含义、读法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和认知,并且可以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这对于提升识字教学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
2.2、开展多元识字活动,提升识字教学效率
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好奇心重、喜欢新鲜事物,而识字学习相对于其他学习内容而言具有较强的枯燥性,对于正处于贪玩好动阶段的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学习无疑是困难的、无趣的,甚至会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而影响学生识字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则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沉闷的课堂氛围,自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学生只有对识字学习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识字学习,这样识字对他们而言才不是负担和压力。为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让学生反复读汉字、抄写汉字的机械性教学模式,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活动,让识字教学活动变得更丰富、更灵活,为学生带来更积极的识字学习体验,以提升学生的识字学习积极性,改善识字教学效率。
(1)创设趣味情境,开展识字教学。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以提升学生的识字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这一课的生字时,教师就可以围绕识字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自我画像”情境,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以彩笔对自己的面部轮廓进行绘画,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绘画方式来切入识字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在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我们要如何给我们的画像中的不同部位贴上汉字标签。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口、目、耳”等汉字的学习兴趣,实现生字学习和学生认知的融合,让学生在掌握汉字读音、写法的同时理解汉字的含义,提升汉字教学效率。
(2)编制记忆口诀,开展识字教学。小学生对于儿歌、顺口溜等内容有很高的兴趣,而且往往有很深的印象。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来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姓氏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生字,就可以结合识字内容为学生编制记忆口诀,如:“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我姓胡,什么胡,古月胡”,通过记忆口诀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汉字的结构与组成。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自己学过的汉字编写口诀,有的学生说:“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有的学生说:“我姓章,什么章,立早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开展识字教学,在提升了识字学习趣味性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进行了锻炼。
2.3、注重汉字追根溯源,渗透汉字学习文化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沉淀,汉字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不能仅仅停留于表演,而应重视为学生渗透汉字背后的文化,以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汉字发展过程进行理解,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以达到培养学生识字素养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太阳、月亮、水、火的想想图,并对日、月、水、火的形象字进行展示,并为学生播放从象形图到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汉字的结构特性、起源及发展规律。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展识字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识字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于汉字起源与发展的了解,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效果。
1.
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段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同时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围绕“双减”的要求来进行优化改进,以尽可能提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提升学生对于识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降低学生的识字学习难度,提升识字效率,达到识字教学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瑜. 浅谈"轻负、高效"背景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文理导航, 2015(33):1.
[2]潘永峰.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介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J]. 中华少年, 2019(33):2.
[3]迟捷.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部编本"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9.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