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压强和浮力》大气压及流体压强试题精选 苏科版
2025-10-04 05:26:38 责编:小OO
文档
第十章  压强(大气压及流体压强)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4•德州)图中为2014年中国海军赴地中海为运输叙利亚化学武器船只护航的情景,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护航,并不采用“并排”形式,下图中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口吹硬币跳过栏杆    B.热气球

C.连通器                    D.吸饮料

2.(2014•郴州)小辉在晚会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胶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

A.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大于上管口的压强

B.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小于上管口的压强

C.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大于下管口的压强

D.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小于下管口的压强

3.(2014•大连)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与玻璃管之间、橡皮塞与容器口之间都是密闭的,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打开阀门K,接一杯水后,关闭阀门,此时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则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不正确的(  )

A.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    B.玻璃管口的水面上升

C.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

4.(2014•株洲)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己知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必须的是(  )【双选】

A.应保持两容器内液面相平    B.尽可能将管内空气全部抽出

C.用刻度尺测量h1和h2        D.调节阀门K,改变h1和h2

5.(2014•镇江)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

6.(2014•河西区一模)薛物理同学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所标容积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然后他用弹簧测力计慢慢拉注射器的活塞,如图1所示,活塞刚好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然后他将活塞推到注射器底端(排出里面空气),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慢慢拉注射器的活塞,活塞刚好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他测量出的大气压强最接近与(  )

A.p=F1    B.p=F2    C.p=(F1+F2)    D.p=(F2﹣F1)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7.(2014•乐山)如图所示,2012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了7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蛟龙号下潜到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约为7.0×107Pa,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2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 _________ N;蛟龙号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8.(2014•锦州)如图所示,一矿泉水瓶,装满500g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若空瓶的质量为50g,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cm2,则桌面对瓶的支持力为 _________ N,瓶对桌面的压强是 _________ Pa.把水倒满一个高10cm的薄纸杯,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 _________ Pa.如果在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用锥子扎出上、下两个小孔,打开瓶盖,可以观察到从 _________ (填“上”或“下”)孔流出的水喷得较急.(取g=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9.(2014•闸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连,管中间有一阀门K,两容器内都装有水,且水面相平.当阀门K打开后,图中A点压强pA与B点压强pB比较pA _________ pB(选填“>”、“=”或“<”),管中的水将 _________ (选填“流动”或“不流动”),此时,该装置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 (填写物理专用名称).

10.(2014•贵阳)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且水深均为0.3m,其中a容器只有水,b容器的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则水对a容器底的压强是 _________ Pa;若两个容器的总质量分别为ma和mb,则ma _________ mb(选填“>”、“=”或“<”).(ρ水=1.0×103kg/m3).

11.(2014•延庆县一模)如图,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请计算出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_________ Pa.

12.(2014•牡丹区模拟)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_________ .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_________ 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_________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_________ .

13.(2014•北京模拟)小强用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及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分别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和适量的浓盐水.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压强计的两液面高度差为h1,如图甲所示;当把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时,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为h2,如图乙所示.已知:h1=h2,则 _________ 为盐水(选填:“甲”或“乙”).

14.(2014•历城区二模)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但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小芸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

(1)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 _________ 相同.

(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小芸同学在A,B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 _________ ,液体压强越大.

(3)小明看了小芸的实验结论后,对于她所获得的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有所怀疑,于是又进行了验证,步骤如下:

①向容器两侧装入等深度的水,发现橡皮膜无明显形变;

②向A侧加入一药匙食盐,发现橡皮模依然无明显形变;

③小明想:现在A、B两侧的液体密度已经不同,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应该是无关的.

请就小明的实验操作与结论给出你的评估意见: _________ .

15.(2013•绵阳)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将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这是由于瓶内气体压强 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拿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不用手直接拿瓶子),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 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6.(2011•成都模拟)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 _________ ,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 _________ .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 .

17.如图,在A地点用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值实验图,管上方真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_________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当将整个装置移到另一B地点,发现里面的水银柱变短了,说明B地点的大气压相比A地点的大气压要 _________ (填写“增大”、“减小”、“不变”),A地点水的沸点是100℃,则B地点水的沸点 _________ (填写“大于”、“等于”、“小于”)100℃.

第十章  压强(大气压及流体压强)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A   D   B  CD  B  D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7.

1.4×106Pa;变小.

8.

5.5;5500;1000;下.

9.

<;不流动;连通器.
10.

3000;=.

11.

900.

12.

(1)相平;(2)深度;(3)丙、丁,无关.

13.

甲.
14.

(1)深度;(2)越大; (3)①小明仅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到实验结论,偶然性太大;②建议小明在A侧多加入一些盐,观察现象,以获得更准确、普遍的规律;或者在A、B两侧加入几种深度相同但密度差别较大的液体,观察现象,以获得更准确、普遍的规律.

15.

大于;升高.
16.

(1)mg;.(2)吸盘内空气未排干净.

17.

760;减小,小于.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