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四五单元)(有答案)(精校版)
2025-10-04 05:25:11 责编:小OO
文档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三)

班级:      姓名: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酌(zhuó)   生疏   契约(qì)   学而不厌

B.拖沓(tà)  暮色  譬如(bì)  悲天悯人

C.亵玩(xiè)  修茸  累赘(lěi)  海阔天空

D.露宿(sù)  垦切  鸿儒(rú)  以身作则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困难终于解决了,我如释重负。

B.张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

C.同学们要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少儿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再就是虚荣心,在文学青年身上尤其突出。

②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

③年少之时,我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

④把痛苦当作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⑤究其原因是对人生的无知,没有经历过大痛苦,就把一点儿小烦恼当成了大痛苦。

A.②③⑤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④①②

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改句:那树虽然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但是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

B.原句: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原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改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D.原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真是一个奇迹。

改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难道不算奇迹?

二、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50分)

1)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________________”,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7)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8)赵师秀《约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梅雨、蛙声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9)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10)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1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

12)杨绛(1911—2016),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她一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14)《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借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离职归乡,但仍愿为国效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6分)

泊秦淮

* * * * * *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感怀之作。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作者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无道,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不禁心生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典故,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心和深切忧虑。

2.第一句使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注】。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曰:“陋,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

(3)香远益清____________

(4)亭亭净植____________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通过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的风度等三个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请你从托物言志角度说说这三个方面分别突出“君子”的哪些特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语言知识

1.A(B.bì—pì;C.茸—葺,lěi—léi;D.垦—恳)

2.C(“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3.D(A.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或删去“导致”和“的原因”;C.语序不当,应改为“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拔尖”)

4.B 5.A

三、阅读

(一)

6.D(“晚清统治者”有误)

7.环境描写,描绘出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给人以凄凉之感。

(二)1.(1)出名,有名 (2)这 (3)博学的人 (4)指官府文书

2.(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2)有人说:“那地方太简陋了,怎么能住呢?”

3.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

4.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乙译文】孔子想居住在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有人说:“那地方太简陋了,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

1.(1)多 (2)沾染(污秽) (3)更加 (4)竖立 (5)亲近而不庄重

2.(1)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生长环境方面,突出君子不与恶浊的世俗同流合污而又不孤高自许;体态香气方面,突出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清高的风度方面,突出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意思相近即可)

4.前者表达了作者的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喜欢莲花的洁身自好;后者则抨击了世人贪图富贵的不良世风。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