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2025-10-04 05:26:01 责编:小OO
文档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员工处于主体地位,而企业家则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的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家倡导的企业核心群体对于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思维,主要包括:企业“为什么存在”、“成为什么”、“如何生存”等问题。第一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为什么存在”;第二层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即“成为什么”;第三层是经营理念,即:“如何生存”。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企业家经营企业时必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其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成型和培育。如:张瑞敏倡导的海尔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创民族工业的辉煌;企业愿景:进入世界500强;生存理念:一切为了用户,让用户满意。

  同时,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成熟的经营理念也不可能使企业发展壮大。如:双星集团是从原青岛橡胶九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什么青岛市9个橡胶企业唯独双星发展成为知名的大企业,并且成功地创建了“双星”企业文化,这与双星总裁汪海的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同样,海尔集团的前身企业先后换了四五届企业领导人,企业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成为亏损企业,是张瑞敏缔造了海尔文化,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为国际著名品牌企业。此种事例不胜枚举,真乃成也企业家败也企业家。

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倡导者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合。在企业精神的形成过程中,企业家精神起着积极的倡导和示范作用。正如一支是否能打硬仗,关键要看指挥员作风是否过硬。企业家对企业精神的倡导主要体现在企业家精神上。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说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业拼搏精神。永不衰竭的创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的效应是鼓舞士气。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自来水精神”,就是由松下幸之助的创业精神延伸而来,让松下的产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提供给社会。又如:澳柯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等,都树立了企业的拼搏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奉献社会精神。企业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家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关系可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我国著名民族企业家范旭东早在1914年就提出了四项基础信念的企业精神:第一,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第二,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第三,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第四,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而顾全集体。实业报国历来是我国企业家的报负,这种干事业的精神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试想一个狭隘的、没有远大报负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企业家,又怎么可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改革创新精神。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说:“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现代企业制度对经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各种机遇和风险,没有改革和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带领企业抓住机遇战胜风险。改革创新主要指两方面: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管理变革能使企业运作高效、严谨,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产品推陈出新,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诚实守信精神。企业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它是企业通过和信念调整和影响员工道德意识的行为手段。主要表现在如何对待集体和功利两个方面。企业是否做到诚实守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及道德水准。试想一个竭力推销假货的人,其企业还有什么诚信可言。日本日立公司的企业精神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诚信:“日立精神——和、诚与开拓者精神”中,“和”体现了企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个性,“诚”则体现了企业讲信用,使顾客信赖其产品和服务。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和组织者

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周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由企业家组织协调的结果。其一是缩短上下级距离,形成员工和企业家的良性沟通,不仅可以产生更多的创意,同时增进了上下之间的信赖关系,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企业家并不是站在群体的后面推动和激励,而是要置身于群体之中,鼓舞群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一名乐队的指挥即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他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乐师共同一致的努力,演奏乐曲。一个管弦乐队取决于指挥者的素质。”其二,要进行沟通和传播。企业家要将理念传播给员工,需要特定的载体和顺畅的渠道。特定的载体是互动的,企业家的理念只有被员工理解和认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家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

倡导“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之根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真谛所在。我们知道,在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中,行为管理理论也是重视人的因素和精神作用的,但它与企业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利用人的精神和需求达到赢利目的,而企业文化则是通过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因素,以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在质量趋同、技术趋同、服务趋同的竞争形势下,一切物质手段的开发和挖掘趋向极限,而只有人的潜质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纵观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企业家都抓住了提升“人”这个根本。如:海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日清日高,是对员工的行为养成,即规范个人行为;第二阶段:建立市场链,使每个岗位都进入市场,提升个人素质,充分体现人人是人才的用人理念;第三阶段:使每个岗位都成为一个事业单位,人人都是老板,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提升员工素质的机制。“以人为本”是用“法治”而不是“人治”。“法治”就是机制,要求将“以人为本”的机制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之中,建立制度管理的平台,把人力资源上升为人才资源。在这里企业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和指挥,而且是实践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家的言谈举止使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人格化,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要身体力行,为人表率。优秀的企业家具有极强的人格感染力和渗透力,其胆识、能力、人品、作风、修养等诸多方面,吸引、影响、维系企业员工形成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并在社会上树立起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做到终身学习,才能够保持团队成为学习型组织。企业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角,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家,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企业家,同样建设企业文化也需要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来引领,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蓬勃发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