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案例分析调皮的孩子
2025-10-04 05:27:15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园案例分析:调皮的孩子

调皮的孩子

  【案例背景】

  小涵是个可爱的男孩子,小小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看上去很讨人喜欢。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坐着,大家都觉得他是个不让人操心的孩子,可是没过多久,一切就变了,原来小涵非常爱哭,每天早上总是哭着让爷爷抱进来。而且,小涵很少与小伙伴一起玩,一起聊天。在游戏活动时,小朋友们玩的不亦乐乎,唯独小涵喜欢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看着别的小朋友玩。

  【案例描述】

  记得有一次,我看他一个孤零零的坐着,我就请一个小女孩主动去跟他讲话,没想到他竟然直接把头一扭,表示不想听。对此,我们都略感无奈,只以为他是个十分内向的孩子。但那次家访,却让我改变了看法。那时的他在家里跑来跑去,一会给我们看他的玩具,一会躲在妈妈背后看着我们谈话,还故意去开小灯吸引我们的注意,一会儿又要带我们去看他的房间,跑来跑去,可调皮了。

  在交流过程中,他妈妈告诉我们说小涵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时基本上都是跟着爸爸妈妈到外面去游玩,很少出去跟小区里的其他孩子一起玩,遇到班里的孩子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但是当小朋友离开后,他又会跟妈妈说,这是我们班的谁谁谁。

  【案例分析】

  小涵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年龄小,会紧张,焦虑,不喜欢与别人交流是正常的。但是时间久了,小朋友们都熟悉了,都能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了,喜欢跟小伙伴一起玩了,小涵还是这样。通过与小涵妈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小涵很少到外面玩,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家里一个人玩玩具,看电视,与外界接触的较少,与同龄幼儿接触也不多,因此造成了他不善与人交流的情况。

  而在幼儿园,刚开始,我们认为他不太喜欢跟小朋友在一起,于是在游戏的时候他说不要玩的时候也就不太会去勉强他,但其实他是想玩的,只是希望老师能够多鼓励他。有的时候我发现在户外活动时,小涵常常一会看看在玩的小朋友,一会看看老师,好像想让老师多注意一下他,再鼓励他一下。

  同时,刚开始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认识班上的小朋友,也使他更加沉默寡言,不合群。他既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也不愿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小涵性格较内向,与外界接触的较少,也就不知道如何去与别人交流,害怕周围的一切。

  【案例反思】

  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因而我决定在幼儿园生活以及家长工作两方面入手。

  1、家长工作方面:

  (1)经常与其家长沟通,并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

  (2)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节假日或者晚饭吃完后带孩子去小区、公园或亲朋好友家串门,多为孩子提供与同伴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与别人打招呼。

  2、让孩子与小伙伴相互熟悉、了解。

  多创造机会,鼓励小涵与小伙伴们一起游戏、聊天。从小伙伴们主动去找他玩,慢慢过渡到他也能主动去与小伙伴游戏。

  3、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点名的时候,我会多喊几遍他的名字,当他大声说到的时候,我就会夸他声音真响亮,每当这时,他总会不好意思的将头缩下去。而上课的时候我也会经常表扬,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4、良好的关系

  身体的接触是人类最原始的表达爱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当他来到幼儿园哭泣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要求他跟我们抱抱,跟他打招呼。问问他今天吃了什么早饭啊,在聊天过程中,打消他对我们的陌生感。现在,小涵一到幼儿园就能主动跟老师抱一抱,打招呼了。虽然他偶尔还是会红着眼眶进教室,但这不也是一种进步么?

  现在,小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的沉默寡言到倾听小伙伴的交谈再到参与同伴的游戏,现在的他变得开朗多了,能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上课时偶尔也会主动举手发言,喜欢和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常常会跑过来故意逗逗老师,做做鬼脸,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调皮捣蛋,恶作剧呢!

  所以,只要老师用心去多方面地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特点适时地进行鼓励,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就可能改变孩子。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