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0-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的施邦曜部分的翻译
2025-10-04 05:28:10 责编:小OO
文档
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的施邦曜部分的翻译

施邦曜,字尔韬,余姚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不乐为吏,改顺天武学教授,

历国子博士、工部营缮主事,进员外郎。魏忠贤兴三殿工,诸曹郎奔走其门,邦

曜不往。忠贤欲困之,使拆北堂,期五日,适大风拔屋,免谯责。又使作兽吻,

仿嘉靖间制,莫考。梦神告之,发地得吻,嘉靖旧物也,忠贤不能难。

迁屯田郎中,稍迁漳州知府,尽知属县奸盗主名,每发辄得,阖郡惊为神。

盗刘香、李魁奇横海上,邦曜絷香母诱之,香就擒。魁奇援郑芝龙事请抚,邦曜

言于巡抚邹维琏讨平之。迁福建副使、左参政、四川按察使、福建左布政使,并

有声。

或馈之朱墨竹者,姊子在旁请受之。曰:“不可。我受之,即彼得以乘间而

尝我,我则示之以可欲之门矣。”性好山水。或劝之游峨嵋,曰:“上官游览,

动烦属吏支应,伤小民几许物力矣。”其洁己爱民如此。

历两京光禄寺卿,改通政使。黄道周既谪官,复逮下诏狱。国子生涂仲吉上

书讼之,邦曜不为封进,而大署其副封曰:“书不必上,论不可不存。”仲吉劾

邦曜,邦曜以副封上。帝见其署语,怒,下仲吉狱,而夺邦曜官。逾年起南京通

政使。入都陛见,陈学术、吏治、用兵、财赋四事,帝改容纳焉。出都三日,命

中使召还,曰:“南京无事,留此为朕效力。”吏部推刑部右侍郎。帝曰:“邦

曜清执,可左副都御史。”

译文:

施邦曜,字是尔韬,是浙江余姚人.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不喜欢做官,改任顺天武学(顺天府培养将才的学校)教授,历任国子监博士,工部营缮主事等职,后晋升为员外郎.魏忠贤兴建三殿工程,各部门的都到魏忠贤的府上走动,只有邦曜不去.,魏忠贤想难为他,让他拆北堂,限期五天,正赶上大风吹倒了房屋,没有受到魏忠贤的责备.

调任屯田郎中,不久调任漳州知府,全部掌握了所属各县犯罪头目的名字,每次抓捕都能成功,全郡都惊奇地认为他是神人.盗贼刘香,李魁奇横行海上,施邦曜抓住刘香的母亲来诱捕他,刘香就擒.李魁奇提及郑芝龙(当时的海盗)的事请求招抚,施邦曜告诉巡抚邹维琏联手讨平了这股海盗.后任福建副使,左参政,四川按察使,福建左布政使等职时,都有着很高的声望.

有人赠送给施邦曜一幅珍贵的朱墨竹画,他姐姐的孩子在一旁让他收下.他说:"不行.

我接受了它,他将乘机向我提出要求,我也就向他表明了有可达到私人目的的后门."施邦曜生性喜爱山水,有人劝他去峨嵋游玩,他说;"上级游览,下级官吏就要应付接待,这样会花费百姓许多的财物."他廉洁爱民到了这样的地步.

他历任两京光禄寺卿,后改任通政使.黄道用被贬官后,又被捕入狱.国子监学生涂仲吉上书申诉,邦曜不给他上报,却在封后写上:"书不必上呈,但言论可以保留."涂仲吉邦曜,邦曜将副封呈上.皇帝见到他写的话,很愤怒,将仲吉关进监狱,撤消了邦曜的官职.过了一年起用他做南京通政使.进京晋见皇帝,陈奏学术,吏治,用兵,财赋四个方面的事,皇帝改变了脸色采纳了.离开京城三天,皇上命宫中的使臣召他回来,说:"南京无事,留在这里为我效力."正当吏部推举刑部右侍郎,皇上说:"邦曜清廉公正,可以辅助副都御史."

第二年,贼寇逼迫京城.邦曜告知兵部尚书张缙彦发檄文通令天下竭力保护皇上,缙彦怠慢不发通告,邦曜叹息着离去.京城陷落,赶往长安门,听说皇上驾崩,痛哭着说;"主上为社稷而死,作臣子的怎能苟且偷生!"就解下腰带自尽.仆人解救下来使他苏醒过来,邦曜抱怨说:"你误了我的事!"贱寇满街都是,不能回家,见到院门就想上吊,却被居民放下来.于是让家人买来信石(砒霜)放在烧酒中,就在路上服下,吐血而死. 

有个叫鲁时生的人,是老家的与邦曜同年的生人,做庶吉士,死在京城.邦曜亲手为他入殓,把女儿嫁给他儿子为妻.曾经买过一个使女,让她洒扫庭院,到了院子的东面墙角,拿着笤帚凝视着哭泣.邦曜感到奇怪而问她,说:"这是我先人御史的宅院.当时曾在这里掉过耳环,不觉就感到伤心."邦曜就拿出女儿出嫁的钱,选了个读书人把她嫁出去.他内心忠厚到了这个地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