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2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30篇
2025-10-03 09:48:25 责编:小OO
文档
2012年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

六上

1.《为学》

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 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选自《白鹤堂集》

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

2.《天时不如地利》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    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著。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

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选自《晏子春秋》

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

4.《伤仲永》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

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

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选自《柳河东集》

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

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9.《口技》

作者:林嗣环,清代文人    选自《虞初新志》

中心:通过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了我国口技艺术的魅力,赞扬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七下

10.《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选自《全唐文》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中心: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安平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11.《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选自《周元公集》

“说”是一种文体,可说明事物,也可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道理。

中心:文章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12.《王顾左右而言他》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选自《孟子》

中心:短文告诉我们,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得多。

13.《公输》

作者:墨子,名翟,墨家的创始人   选自《墨子》  公输盘,有人说他就是传说中的鲁班

中心:课文通过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出他的艰苦实践精神和反对不义战争的“非攻”思想。

14.《曹刿论战》

选自《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作。

中心:通过长勺之战的史实,告诉大家要取信于民、善于掌握战机。并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战机,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5.《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战国策由西汉刘向所编。

中心:告诉当权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八上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孟子   选自《孟子》

中心:论证了在苦难中造就人才的道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7.《孔孟论学》

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思想家,被称为“至圣”“万世师表”)、孟子   选自《论语》、《孟子》

中心:第一条:学习的作用,能使人终生受益。

   第二条:学习的方法,学习和思考要精密结合

   第三条: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学习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

   第四条: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止步不前,要持之以恒

   第五条: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第六条:学习的态度,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

18.《黄生借书说》

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文学家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中心: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去读,好好珍惜,勉励青年要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19.《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作者: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朝书法家、文学家   选自《板桥家书》

中心:对“读书以过目成诵”的批驳,主张读书需要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八下

20.《黔之驴》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选自《柳河东集》

中心:旨在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的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同时也启示人们要敢于、善于向貌似强大的敌人作斗争。

21.《黠鼠赋》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选自《东坡全集》

中心:告诉我们做事应该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22.《狼》

作者:选自《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中心:告诉我们,面对像狼一样的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勇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九上

23.《记承天夜游》

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 选自《东坡志林》

中心:抒发了作者压抑无奈的苦闷心情与自我排遣的旷达情怀。

24.《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文学家    选自《范文正公集》

中心:写出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5.《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谥号文忠,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中心:通过对美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九下

26.《陈涉世家》

选自《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中心:文章讲述了陈胜的原因与过程,勾勒出一个胸怀大志、具有卓越政治见解、优秀组织领导才能的陈胜,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农民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势。

27.《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事家      选自《诸葛亮集》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中心: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的遗诏,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现出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28.《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田园派的鼻祖     

选自《陶渊明集》

中心:通过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的憧憬。

29.《捕蛇者说》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唐朝文学家      选自《柳河东集》

中心:通过对蒋氏三代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30.《登泰山记》

作者:姚鼐,字姬传,清朝桐城派古文家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中心:描绘了在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