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英语学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25-10-03 09:47:05 责编:小OO
文档
英语的学科特点与教学改革趋势

教科院 1202班 黄怡 121160054 (06号)

英语这门学科对比起其它学科来说,它相对比较特殊。英语学科是属于语言教育,这一点与数理化这一类的学科就区分开来;虽然英语和语文有相似之处,但是它又有别于同是语言类的语文学科。英语是一门紧密结合了技艺与实践的语言类学科,但同时它也是一门包含范围非常广泛的知识学科,它更是一门人生哲理与人生经验相结合的文学学科。英语学科的学习,带给学生的是知识面的扩展,时代脉搏的把握,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因而英语学科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那么它的学科特点又是哪一些呢?

首先,英语学科具有记忆性。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对学生的信息记忆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了后期输出的需要。单词的记忆无疑使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固定搭配的记忆,语法规则的记忆,时态的记忆,句型、篇章、表达方法的记忆等等,都是为了最后能够让个体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其次,是英语学科的新异性。同是语言类的学科,但英语和汉语却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这两种学科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这就是英语学科的新异性。从语言的角度看,英语应归类于印欧语系,而汉语是属于汉藏语系。无论在发音、语调,还是语法、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英语和汉语的差异都很显著。比如,英语是表音文字,而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的动词有时态的变化,而汉语的动词则没有时态变化。而从文化上来看英语与汉语,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有着极为显著的差别。这些造成了英语学科的学习要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氛围之间转换的必然结果,因而才说学习英语是有难度的。 

接着是英语具有的应用性。英语属于国际最通用的语言之一,它的应用性很显然是鲜明的。学会了便能够使用,使用了便能够有收获。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英语一旦被掌握,应用者便多了一个交流思想与获得信息的途径。当今世界,人们对英语的使用愈来愈广泛,如果不懂英语,那么在知识信息时代,对日新月异而应用广泛的电脑和网络技术这一大块的领域,必定是极其不方便的。 

最后,英语还具有人文性。英语虽说是一中语言,但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所能掌握到的又不仅是语言而已。别开英语的语音、词汇、短语、句型来说,英语课文的内容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的,当然其中也具有人文内涵。通过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地理、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等内容。这使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多元与丰富多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为新一代的教室群体,我们应当对英语学科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新的英语课程观不仅强调了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的意义,还强调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小学英语课程的逐渐普及,伴随而来的是外语界愈发关注国内外小学英语的教学和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呈现出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在目标上英语学科倡导把语言与情感、语言与态度、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在教学观念上英语学科强调语言的运用。

再次,是在课程目标上,英语学科呈现多元化。新的外语课程观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转变。英语教育追求的结果不仅仅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情感、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小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是他们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所以小学英语教育在教学在教学观念上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转变。小学英语教学特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提倡充分利用和开发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提倡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以致用的语言教学观。同时注重将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合作精神。

接着,在教学方法上,英语学科倡导活动式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从单一的机械模仿训练和语法讲解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向活动式任务型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必须通过积极的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和创造来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形式,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语言学习方式,达到激发兴趣、形成语感和培养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而在课程评价上,英语学科倡导评价的多元性和评价功能的激励作用。在课程评价上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等。

最后,在课程资源上,英语学科倡导多样性和多渠道。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校学英语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要积极地利用和开发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电视节目、录影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以及其他英语实践活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