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
2025-10-03 09:48:00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

摘要:

[引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唯一一个不曾间断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文明就是华夏文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化学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很长一的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化学发展领跑着世界化学的发展,古代先贤的工作不但改善了我国的生活条件,更提高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以至于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化学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1]。

一:远古时期到秦一统时期

在远古时期,中国古代化学就已经开始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公元前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居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火了,到公元前七十万到二十万年前,北京人不仅会使用火还可以保存火种,用火来烧烤食物。

进入原始社会后,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居民就制得了陶器,而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经可以制作彩陶,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前的大汶口居民已经掌握了造酒的技术。而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青铜器的制作方法,随后进入的奴隶社会,在商朝时,我国的青铜器到达顶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彰显了我国青铜器的水平,在四川,三星堆文化蓬勃发展,其青铜雕塑弥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争霸,我国的思想界第一次大,各个诸侯为了成为霸主,积极发展经济,这时期,科技也得到极大的提升,铁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相比于青铜器,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更为方便,而此时我国的大思想家墨子也提出了对世界的理解中也阐述了最朴素的原子思想。

这个时期中国化学与世界化学基本保持着同步发展,都处于萌芽时期,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得到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而由于地理相隔,各个古代文明之间难以获得交流,世界化学发展处于孤立状态,但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领先之处。

二张骞通西域到唐宋时期

西汉时期,由于政治需要,张骞通西域,我国与世界开始有了交往,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内,我国的发展一直领先于世界,而有了交流,中国在化学上取得的成就也开始影响着世界化学史的进程,虽然在那时的交通很不发达,没有便捷的通讯工具,

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到晋代时,我国炼丹家葛洪根据经验著有《抱朴子》一书,其中写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涂铁,则赤色如铜”可见我国古代科学家观察细致记录认真。说明葛洪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初步有所了解

在西汉淮南王招致的淮南学派曾写出我国古代物理、化学的重要文献《淮南万毕术》,其中有许多在西汉时所发现的化学现象,如“曾青为药,令人不老”“白青得铁即化为铜”

南北朝时期,道学集大成者山中宰相陶弘景曾著有《本草经集注》“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八世纪时的马和在《平龙认》中这样的1.空气中有阴气和阳气;2.阴气可与硫磺等物起作用;3由火硝等加热可制的阴气;4水中也有阴气。抄本中的‘阴气”似乎即可视为指的氧气。

沈括在《梦溪笔谈》这本书中最早记载了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我国古代称石油为“石漆”、唐代叫“石脂水”、五代时叫“猛火油”。沈括第一个提出了“石油”这个科学的命名,后来世界各国也基本上采用了“石油”这一名称,沿用至今。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

首当其冲的便是开启欧洲文明的四大发明,纸让人们可以传遍知识,黑火药指用于地理大发现(恩格斯的那句话),四大发明,一半都是化学上的发现,促进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近代化。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而此时的欧洲却进入了教统治的黑暗中世纪,教的高压统治以及希腊文明的衰败让西方一千年都在停滞不前。无论是在化学还是在其他学科上,都必须忠于宗教,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

这段时期内,我国的科技显著发展,众多世界第一也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产生。

三元明清时代的没落

唐朝,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盛极必衰,在宋朝时出现的小市民阶层,如果发展下去可能就会诞生资本主义了,但是游牧民族的兴起打断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金元的相继崛起及长达四百年无休止的战争极大的破坏了生产力,尽管宋朝时大力发展工商业,而元朝时的种族高压,也及其不利于科技的发展。不过游牧民族的天生优势跑得快也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文化。尤其是元朝及他的四大汗国,成吉思汗带着他的蒙古骑兵一直打到莱茵河流域,神圣罗马帝国(现德国)也因此被摧垮,而这一路的征战,不仅破坏了西方的宗教统治,更带来了的中国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而明朝时,封建得以进一步加强,西方国家却因为战争摧毁了原有的宗教统治,思想上得到了大的,而这时传过来的中国文明也促进了西方科技的发展。落后的封建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八股取士制度让许多人走上了写样本文章的道路,科技在那时的中国并不受重视,大一统的国家不需要火药,炼丹已经持续千年,很难有新的突破而小农经济发展多年,已经到了瓶颈时期,这一段的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

到了清朝时,为了避免倭寇侵扰以及沿海人士和海外势力勾结以反清复明,清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完全是中国孤立于世界的发展,此时西方的基础科学正在飞速发展,清朝末年,英国工业完成,开启近代史,中国的科技的发展完全落后与世界,在西方已经有了化学这门学科时,中国仍在继续着“八股取士”

而同时期的西方却已经从燃素化学过度到定量化学,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现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和世界融为了一体,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化学飞速发展,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侯德榜研制出侯氏制碱法,王淦昌在40年代提出了找到中子和中微子的方法并被实验证实,60年代,我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胰岛素。

五结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