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水泵和水泵房的选型
2025-10-03 09:47:30 责编:小OO
文档
水泵和水泵房的选择

 水泵选择

1.水泵选择应注意下列规定:

(1)应选择低噪声、节能型水泵。

    (2)应根据设计流量、所需扬程选泵;但考虑因磨损等原因造成水泵出力下降,可按计算所得扬程Η乘以1.05~1.10系数后选泵。

    (3)水泵效率应在水泵Q—H特性曲线的高效区运行。一般不宜选Q—H曲线有上升段的泵,若为并联运行则不得采用。

    (4)变频调速水泵的选择;应选择在特性曲线允许的最右端点,即水泵出水量最大、而扬程较低但能满足要求的那个点,即特性曲线高效区的低点与管道特性曲线交叉的点。

    (5)水箱、水塔的提升泵应尽量减少水泵的台数,一般以1用1备为宜;若必须采用多台水泵并联运行或大、小水泵搭配方式时,其台数不宜过多,型号一般不宜超过两种,水泵的扬程范围应相近。

   (6)应设备用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工作水泵的供水能力,水泵宜自动切换交替运行。

  (7)水泵所配电机的电压宜相同。

2.水泵宜采用自灌式充水,为此,泵的安装高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卧式泵:自灌启泵水位应高过水泵壳顶放气孔。

   (2)立式泵:非机械密封型:自灌启泵水位应高过出水口法兰上的放气孔。机械密封型:自灌启泵水位应高过机械密封压盖端部放气孔(设计时应向广家要求提供具体资料)。

    (3)自灌启泵水位:对于生活、消防使用的水池,生活泵启泵水位可按消防贮水的最高水位计,但应有消防贮水量不被动用的措施。(可参见图l.2-1)。对于单独设置的生活水池,当按最低水位计有困难时,可根据运行、补水及用水安全要求等因素确定一个自灌启泵水位,但应满足下列条件:

1)泵的设置高度应保证在最低水位时不会发生气蚀。

2)由于当水位低于确定的自灌启泵水位时,除已运行的泵外,其他泵不能启动,则自灌启泵水位不能定得过高,并应设置保护设施,防止低于启泵水位时启动泵。

3)对于采用水泵提升直接供水而又不允许停水时,则应按最低水位为自灌启泵的控制水位。

3.当因条件所限不能采用自灌式启泵而采用吸上式启泵时,应有抽气或灌水装置(如真空泵、底阀、水射器等)。引水时间不应超过下列规定:4kW以下的为3min,≥4kw的为5min。其水泵的允许安装高度应以最低水位为基准,根据当地的大气压力、最高水温的饱和蒸汽压,水泵的汽蚀余量和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可按式l.7-1计算确定,并应有不小于0.4m的安全余量(一般采用0.4~0.6m)。

Zs=1/lOHg一1/10Hz一1/10Hs一Δh一(0.4~0.6)           (1.7-1)

式中      Hg——水泵安装处的大气压力(kPa),见表1.7-1:

Hz——设计最高水温的饱和蒸汽压力(kPa),见表1.7-2:

Hs——吸水管的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kPa);

Zs——卧式泵为轴中心与最低水位的高差(m);立式泵:为基准面与最低吸水位的

               高差(m);现样本中均无泵基准面的描述,实际需要时应向生产厂家索取;

△h——水泵样本中给出的水泵汽蚀余量(MPSH)(m)(一般应按样本给出的最大值计)。

不同海拔高程的大气压力    表l.7-1

不同水温时的饱和蒸汽压力    表1.7-2

    4.自吸式水泵的允许安装高度要求同第3条。使用自吸式水泵不需要真空泵抽气,但抽水时间稍长(在制造厂规定时间内),若在泵的进口管路上设置特制的止回阀,则泵再次吸水时,开泵即可出水,但要求止回阀不漏水。

    5.每台水泵宜用的吸水管:非自灌式水泵启动时,每台水泵必须设置的吸水管。吸水管口应设置喇叭口,喇叭口直径一般为吸水管直径的l.3~1.5倍;喇叭口宜低于水池最低水位不小于0.5m,喇叭口至池底的净距一般应为0.8倍的喇叭口径(但不得小于0.1m),并应满足吸水喇叭口支座安装的要求,一般不宜小于0.5m;当采用吸水管端有底阀时,则底阀网眼至池底的距离不宜小于0.5m;吸水管喇叭口边缘与池壁的净距不宜小于1.5倍吸水管径;吸水管之间净距不宜小于3.5倍吸水管径(管径以相邻两者的平均值计);吸水管流速宜采用1~1.2m/s(当管径大于250mm时可为1.2~1.6m/s):应尽量缩小吸水管长度,与水泵相接时宜有不小于0.005的上升坡度;水平管段上有异径管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上平);自灌式吸水的吸水管上应装设闸阀。

  6.生活水泵采用自灌式吸水但又无法每台水泵单独从水池吸水时,可采用设吸水总管的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吸水总管伸入水池的引水管不应少于两条,每条引水管上均应设闸阀,当一条引水管发生故障时,其另一条引水管应满足全部设计流量。

  (2)引水管在池内与池壁、池底的间距与吸水管相同,但引水管管口低于最低水位可为0.3m。

  (3)引水总管的流速应小于0.8m/s。

(4)每台水泵应有单独的吸水管和吸水总管连接,并应采用管顶平接或从吸水总管顶部接出。   

7.每台水泵的出水管:出水管上应装设压力表、可曲挠橡胶接头、止回阀和阀门。必要时应设置水锤消除装置。水泵出水管流速宜采用1.5~2.0m/s(管径大于250mm可采用2.0~2.5m/s)。  

8.水泵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吸水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泵吸水处的管网压力不得低于0.12MPa。

(2)以管网的最低水压计算水泵的扬程。

1)不设高位水箱:

H≥0.OlHl+0.001H2+H3-H0                       (1.7—2)

2)设高位水箱:

H≥0.01H1+0.001H2+0.01V²/2g一H0               (l.7-3)

式中       H——水泵扬程(MPa);

H0——室外给水管网最低保证水压(MPa);

H1——室外给水管道中心与最不利配水点或高位水箱进水口的高差(m):

H2——管路(吸水管口至高位水箱进水口处)的总水头损失(kPa):

H3——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最低工作压力(MPa):

V——水箱进水口流速(m/s)。

(3)应以室外给水管网最高水压校核水泵效率和超压情况;当给水管网压力波动较大时宜采用调速水泵。

 (4)水泵的吸水管上必须设倒流防止器。

(5)室外给水管网水量、水压周期性在某一时段能满足生活用水要求时,可设绕泵旁

通管,此时切断水泵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但旁通管须设倒流防止器。   

(6)采用从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吸水方案,应征得当地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文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