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1年杭州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卷
2025-10-03 09:58:01 责编:小OO
文档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上城区初三学业水平测试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上填写考生相关信息。

3.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积累(24分)

(一)班级开展“喜迎杭州亚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短文宣传亚运杭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①杭州之美,闻名遐迩,马可·波罗盛赞其为“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zuò)□拥西湖、②京杭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之滨,诗意山水与(huī)□弘建筑【甲】; ③钱塘江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最美”土壤孕育“最美”现象,文明礼让【乙】,特色小镇【丙】,文化礼堂(péng)□勃发展……④杭州,打造“美丽中国”样本。

1.根据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适的汉字。(3分)

(zuò)□拥  (huī)□弘  (péng)□勃

2.根据语境,为上文【甲】【乙】【丙】三处选择最合适的成语。(3分)

A.蔚然成风     B.相得益彰     C.周道如砥

  D.别具匠心     E.叹为观止     F.鬼斧神工

【甲】            【乙】              【丙】         

3.文中画线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对联祝贺亚运开幕】

4.为预祝杭州亚运会开幕,有位同学写了上联“西子风情,大幕拉开惊四海”,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2分)

A.威震体坛,亚运争光昌国运    B.中华儿女,一路拼搏捷报传

C.情满杭州,体坛欢唱和谐曲    D.亚洲健将,英姿绽放耀千秋

【吉祥物传递亚运理念】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20年4月3日,杭州亚运吉祥物——智能小伙伴组合“江南忆”正式与网友们见面了。         。相比而言,杭州亚运吉祥物可谓是一次大胆创新。

①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是熊猫“盼盼”,寓意为盼望和平、友谊和赛出好成绩。

②它由“莲莲”“宸宸”“琮琮”三个机器人组成,分别代表西湖、京杭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

③回顾历史,首个亚运吉祥物出现在1986年新德里亚运会上,是一头名叫“阿波”的小象。

④此后几届亚运会吉祥物也都选择了卡通化的动物形象。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 ④③①②   D.②③①④

【诗文表达亚运期待】

6.古诗文默写。(7分)

2022年,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们将感受到杭州人民“     ①    ,     ②    ”(《<论语>十二章》)的热情。杭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赛之余,他们可以流连于云栖竹径、灵隐禅踪,品味“    ③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野趣;他们可以漫步白堤,听取嘤嘤鸟鸣,想象“     ④    ,     ⑤    ”(《钱塘湖春行》)莺燕争相筑巢的场景;他们还可以坐船穿梭古桥,看两岸杭人“     ⑥     ,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或泛舟富春江,赏“     ⑥     ,天山共色”的美景。

(二)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4分)

杭州与不少文化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如高唱“鬓微霜,又何妨”的文学家  ①  (人名),一生两次在杭州为官,勤政爱民,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如明清之际的张岱,他把满腔故国之思镌刻进了追忆雪夜游湖的小品文名篇《  ②  》中。杭州也是不少古典文学名著的故事发生地,《儒林外史》中,   ③   (人名)曾经畅游西湖;《水浒传》中,     (人名)最终埋骨钱塘江边六和寺。

二、阅读(5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外名著虽然在许多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对美好人性却有着近乎一致的追寻。请选择一组人物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

①孙悟空(《西游记》 )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

②杜少卿(《儒林外史》)   简·爱( 《简·爱》 )

③梁生宝(《创业史》)   保 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聆听父亲

①【甲】我父亲教我认字的招数极多,我不知道将来是否应该照样移植到你的身上。

②祖家大门的一副对子是请雕工刻的,长年挂着,一到腊月底,卸下朱漆雕版墨漆字,重髹一遍,焕然一新。联语从来都是:“诗书继世,忠厚传家。”我父亲来台之后,配舍在眷村之中,便改成:“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③我最早认识的大约就是联语上的这些字。在上学认字之前,我父亲总是拿这些字当材料,一个字配一个故事。多年以后,我只记得“象”的故事。大意是说,有个善射的猎户,受一群大象的请托,射杀一头以象为食物的巨兽。那猎户一共射了三箭,前两箭分别射中巨兽的两只眼睛,第三箭等巨兽一张嘴,正射入它的喉咙。此害一除,群象大乐,指点这猎户来至一片丛林。群象一卷鼻子就拔去一棵树,拔了一整天,铲平林子,地里露出幾万支象牙,猎户因此发达。至于那巨兽有多大呢?据我父亲说,一根骨头得几十个人才抬得动,骨头上有洞,人可以往来穿行。

④说这些故事的时候,多半是走在路上。大年下,父亲牵着我在纵横如棋盘的巷弄间散步,经过某家门口便稍做停留,看看人家的春联写了些什么。偶尔故事会被那些春联打断——走不了几步,父亲便分神指点着某联某字说:“这副联,字写得真不错。”或者:“这副联,境界是好的。”

⑤等我念了小学,不知道在几年级时,自家大门口的联语换成了“依仁成里,与德为邻”。父亲解释,这是为了让邻居们看着高兴。据我对巷弄间穿梭打闹的孩子们的观察,没有哪家邻居会注意我家大门边写了些什么。我家与邻人素来相处不恶,应该是往来串访不多、难得龃龉之故,跟门上的春联显然无关。但是,我注意到一个细微的变化:父亲同我再闲步于里巷间时,竟不大理会人家门上新贴的对联了。有时我会问:“这副字写得怎么样?”或者:“这副联的意思好吗?”【乙】他才偶掠一眼,要么说:“这几个字不好写!”要么说:“好春联——难得一见了。”

⑥上高中后,我开始读帖练字,父亲从不就个别字的解体构造论长短,偶有评骘,多半是:“《张猛龙碑》临了没有?”或者:“米南宫不容易写扎实,飘不好飘到俗不可救。”那是1971年前后,我们全村已经搬入公寓式的楼房,八家一栋,大门共有。彼时,我们父子俩几乎不再一道散步了。有一年,热心的邻居抢先在大门两边贴上“万事如意,恭喜发财”。我猜父亲看着别扭,等过了元宵节,他才忽然跟我说:“赶明年,咱们早一天把春联贴上。”

⑦岁末,我父亲递给我一张字条,上写两行:“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中间横书四字:“车马无喧。”接着,他说:“这原是贴在咱祖家北屋正门上的,你写了贴上吧。”一直到他从公务岗位上退休,我们那栋楼年年贴的都是这副联。

⑧我在父亲退休那年的腊月里出国,到过年了才回家,根本忘了写春联这回事。这一年大门口的联语是舅舅写的,一笔刚健遒劲的隶书:“依仁成里,与德为邻。”横批是:“和气致祥。”

⑨我问父亲,怎么又“邻”啊、“里”啊起来。他笑着说:“老邻居比儿子牢靠。”我说这一副没什么个性,配不上舅舅的字。他却说:“之前那一联,作隐士之态的意思大些,还不如这一副。”说着,他又掏出一张纸片,上头密密麻麻地写着:“放千枚爆竹,把穷鬼轰开,几年来被这小奴才,扰累俺一双空手;烧三炷高香,将财神接进,从今后愿你老夫子,保佑我十万缠腰。”横批是:“岂有余膏润春寒。”我笑说:“你敢贴吗?”父亲说:“这才是寒酸本色,你看看满街春联写的,不都是这个意思?还犯得着我来贴吗?”

⑩回首前尘,想起多年来父亲对写春联、贴春联、读春联的用意变化,才发现,他的孤愤嘲诮一年比一年深。我现在每年都作一副春联,发现自己家门口老有父亲走过的影子。

【注释】①髹【xiū】把漆涂在器物上。②眷村:战败的国民安排被迫自各省徙至的军及其眷属的房舍。③《张猛龙碑》:北魏著名碑刻,笔力雄强刚健。

9.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时间对联父亲的用意
父亲来台之前读书继世,忠厚传家
父亲来台之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希望全家在新年新环境有新气象。
我念小学后希望全家和睦邻里,友善仁德。
我上高中后水流任急境常静,

花落虽频意自闲

父亲退休那年依仁成里,与德为邻
10.文章第段详写父亲给“我”讲巨兽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1.有同学对【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4分)

(1)【甲】处的“移植”,在文中有什么含义?(2分)

(2)【乙】处“他才偶掠一眼”,加点词语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分)

12.如果傅雷有机会读到此文,你认为他会推荐给傅聪吗?请结合阅读本文和《傅雷家书》的体会进行阐述。(4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1分)

①运动是攻克许多健康问题的灵丹妙药,而跑步带来的好处是无可争议的。

②美国学者比尔.哈斯克尔提出了“代谢当量(简称MET)”的概念,人类所有活动都能用MET来衡量,MET取值范围通常为0.9-23。通过MET可以将运动分为3个等级,MET低于3的运动为低强度运动,MET在3-6的运动为中等强度运动,MET高于6的运动为高强度运动。

体育运动代谢当量

活动MET
睡眠0.9
看电视1.0
散步(每小时2. 7千米)2.3
中速散步(每小时4千米)2.9
步行(每小时4.8千米)3.3
做家务3.5
骑行(每小时16千米)4.0
骑行(每小时19千米)5.5
慢跑7.0
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开合跳8.0
跳绳10.0
快速跑(每小时12.1千米)14.0
跑步上楼梯(跑步速度为每小时14.5千米)18.0
③2020年1月的一项研究表明,138名健康状况一般的志愿者在首次参加马拉松(42.195千米)长跑后,他们的心血管系统状态至少年轻了4岁,即使其中有人用很慢的速度跑完全程。而年龄越大或健康状况越差的人完成马拉松后在健康方面的获益就越明显。

④2011年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记录了8年来40万人的运动习惯及其死亡情况。研究表明,和从不运动的人相比,即使每天只进行15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也能降低10%疾病死亡率,这种效果也能通过每天进行5分钟高强度运动获得。研究者得出跑步与步行的时间效益比为3:1。如果不考虑投入的时间成本,散步耗费相同能量时,也能获得同样多的健康收益。

⑤英国医生阿利斯特哈特对82位年龄均在40岁以上的马拉松志愿者的骨关节情况进行了跟踪,马拉松比赛前后的扫描结果显示,志愿者膝盖的主要承重部位,竟然更加强健了。虽然关节的膝盖骨部分确实出现损伤,但后续扫描显示,该损伤在6个月后痊愈。因此哈特得出结论:从长期看来,长跑对膝盖的确有好处。跑步有助于激活人体几乎所有的自我修复机制。骨科专家表示,跑步或步行还能降低由骨关节内骨或软骨破裂引起的关节炎发病风险。

⑥跑步虽好,但实验定量统计学分析显示,久坐者患髋关节炎或膝关节炎的风险为10%,长期坚持适量慢速跑步者的风险为3.5%,参加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运动员中却有13%都患有髋关节炎或膝关节炎。因此,至少对适量慢速跑步者而言,跑步是有利于降低患骨关节炎风险的。

⑦当跑步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能让你感到快乐,让你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状态。跑步还能产生一种叫肌肉因子的物质,它能够消除压力,减少抑郁。由于进行强度更大的运动后,机体的代谢率升高得更快,在散步和跑步所消耗能量相等的情况下,跑步能更明显地降低体重。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13.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骑上自行车,即使每小时18千米这样的高强度运动,也不会让人感觉太累。

B.花90分钟步行和花半小时跑步,若耗费相同能量,获得的健康收益是同样多的。

C.选文第⑥段列举了“10%”“3.5%”“13%” 三个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跑步可以降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

D.跑步时,大脑会分泌出-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让机体的代谢率升高得更快,能更明显地降低体重。

14.下列三个选项,你认为哪项最适合做文章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4分)

A.跑起来          B.运动——生命的平衡         C.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

15.小丁妈妈说:“我每天都要洗衣做饭,忙得没一点时间,再说我都48岁膝关节也不太好,跑步还是算了。”请用文中相关知识劝她适当跑步。(4分)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魏咏之

魏咏之,字长道,任城人也。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谓之曰:“卿当富贵”。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甲】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去,仲堪厚资遣之。

初为州主簿,尝见桓玄。既出,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竟不调而遣之。【乙】咏之遂闭口不语。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后为南蛮校蔚。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寻卒于官,其后录其赞义之功,后追封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谥曰桓。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造门自通联想到“造访”中的"造”,推断其义为“拜访、到”,

B.且百日邪一一回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推知“且”义为“而且”。 

C.玄鄙其精神不隽——查词典, 从“通‘俊’,才智出众”义项中判断“隽”为“出众”。

D.未几竟践其位一—联系上下文 “及居显位”和“卒于官”,推测“践”义为“承袭”

16.B【解析】“且”不表转折,表让步,是况且、何况的意思。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引用善相者的话,为下文魏咏之成为一代名臣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魏咏之想去殷仲堪处找名医医治兔唇,但因自身贫困和相貌丑陋自卑消极。

C.殷仲堪先安排名医为魏咏之治疗,后用很多钱财送走他,足见其为人仗义、慷慨大方。

D.魏咏之平定桓玄的叛乱,赶走桓歆,有赞助正义之举,死后被追封为江陵县公。

18.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

19.文中[甲] [乙]两处均为“咏之遂闭口不语”,原因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回答。(2分)

20.魏咏之从一名草根成为一代名臣的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 (2) 两小题。(5分)

【甲】

竹石

[清]郑燮①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乙】

墨竹图题诗②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郑燮:号板桥, 清代书画家、诗人。②该诗作于诗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

(1)甲诗前两句通过“       ”“立”等词把竹人格化,把翠竹紧附青山的状 貌写活了:乙诗中的“       ” 语双关, 既指竹,又指百姓大大小小的事。(2分)

(2)郑燮不仅喜欢画竹,也经常以竹为题材写诗。根据这两首诗的内容,分析少 “风中之竹”深受郑燮喜爱的原因。(3 分)

三、作文(46分)

22.3月22日,一段网络视频热传,上海一名年轻人因为太累未给70岁大爷让座,被老人指责为“没道德”。事后,年轻人通过网络发声,说“我没错, 我不道歉”。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件事的看法。(100字左右) (6 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你即将离开初中,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初中毕业是一段生活的终点,开启新的学程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人生路途,就是由无数个起点与终点串联铺就。关于这个话题,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和大家说。

请准备一篇发言稿, 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典礼上,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可以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也可以分享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 (1)统-署名“杭晓华”,涉及校名统- 为“光华中学”。(2)600- -8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参:

一、(一)1.坐,恢,蓬

2.甲、B      乙、A       丙、D

【解析】考查词语(成语)运用。选择题。难易程度:难。着重关注词语(成语)的意思及使用对象。

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周道如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      

3.A【解析】考查标点符号知识。选择题。难易程度:易。注意引号与句号的使用原则。引用之语未,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标点符号引号里。

4.D

【解析】考查对联与对仗知识。选择题。难易程度:易。题目结合了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和传统对联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杭州的同时巩固了对联相关知识。对仗注意内容相关、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手法相同。

5.D【解析】考查语句衔接。选择题。难易程度:易。语句的衔接要考虑到整个语境的连贯性,语段的逻辑性。题干给了信息“正式与网友们见面了”,②句提到“它由”,③句和①句按时间顺序递进。④提到“都选择了”与后文题干“相比而言……大胆创新”衔接。

6.①有朋自远方来,②不亦乐乎。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黄发垂髫  ⑦风烟俱净

【解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填空题。难易程度:易。③⑥⑨是直接填上下句,①②④⑤是理解性填空。根据语境或上下句即可得出答案。

7.①苏轼   ②湖心亭看雪  ③马二  ④鲁智深

【解析】考查文化文学常识。填空题。难易程度:中等。题目选取了初中古诗中名句与作者、文言文作者与作品的匹配;名著内容。

8.示例一:孙悟空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斩妖除魔,“三打白骨精”中哪怕冒着被误解的风险,也要打死白骨精,承担保护的责任。尼廉船长始终保护着“鹦鹉螺号”上所有人的安全,在大西洋大战章鱼时救下尼德·兰;在南极海域破冰遇到困难时,他带领船员用浇热水,同时不断凿冰的方法化险为夷。两人都具有智慧和勇敢,保护他人的精神品质。

示例二:梁生宝在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保尔·柯察金年少时,哥哥离家在外,他同时找了两份工作,承担起家庭重担。加人布尔什维克后,他勇往直前、勇于斗争,为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两个人都是为事业不断努力,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9.①希望世代坚持读书,传承忠厚的品德。

②依仁成里,与德为邻

③希望全家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淡泊

④希望与邻居和睦相处,排遣儿子远行的孤独。

【解析】本题考察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文章人物思想情感。

要求学生依据表格时间一栏,准确找到对应的对联的位置,并从相应位置中分析出父亲写作张贴对联的用意。

10.作者讲述父亲教我识字过程中,用村民捕杀巨兽,群象报答村民挖象牙帮助其致富的故事,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性。旨在帮助孩子理解汉字的内涵,并达到认字的效果。,应上文父亲教我认字的招数极多,体现了父亲独特的教育方法和对我的良苦用心。

【解析】分析文章句段作用,要求学生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向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本题主要考察内容方向的分析,从人物品质、故事本身特点角度展开分析。

11.(1)移植的本义是指将植物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文中指的是作者在思考能否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会识字以及识字的方法。

【解析】词语含义理解题,分析词语本义及文中义。

(2)“偶掠一眼”写出父亲对别家张贴对联不过分关注,与之前父亲总是赏评别家对联形成对比,说明父亲开始明白没有哪家邻居会注意我家大门边写了些什么。我家与邻人素来相处不恶,应该是往来串访不多、难得龃龉之故,跟门上的春联显然无关。

【解析】人物情感心理分析题,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情感。

12.会。

本文讲述作者回忆生活中父亲用多种方法教我识字,之后用写对联的方式教导我们和睦邻里、友善仁德,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淡泊等做人做事的道理。体现了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的教导,以及他独特的教育方法,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傅雷》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教导儿子做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获大奖不骄傲、与困境不气馁;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艺术人格,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生活中也要学会如何处理婚恋关系等问题。同样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良苦用心。

所以傅雷可以将此书推荐给傅聪教导他要做一个与邻里相处和睦、内心平淡不骄不躁之人,符合傅雷的教育方法。

【解析】本题考察文章主旨与名著的对比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本篇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的品质和教育方法,以及通过名著内容分析出傅雷的教育方法。探究人物情感及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三)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归纳选择。A选项关键词每小时18千米,对应到表格里面的MIT应该为是4.0~5.5之间,属于是中度强度,并不是高强度运动,所以排除。 C选项来自于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因此,至少对适量慢速跑步者而言,跑步是有利于降低患骨关节炎风险的。注意题干中的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跑步都能够降低患骨关节发病的风险的,所以c项表述太过于绝对排除。D选项来自于第七自然段内分肽的作用,文中表述为它能让你感到快乐,让你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状态,并非选项中的让机体的代谢率升高得更快,能更明显地降低体重,D选项排除。

14.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ABC三个选项皆可,注意结合文章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标题是高度概括整篇文章的精华部分。因此在选择标题时,一定要明确文章内容。本文用大量笔墨都在说运动与跑步的好处,所以我们在分析原因的时候,需要往这个方向靠拢。

15.小丁妈妈,适量的跑步有利于身心健康。首先慢跑运动强度中等,非常适合我们年纪大的人运动,并且年纪越大,在健康方面的收益就越明显。另外骨科专家说长期坚持适量慢速跑步还能降低患骨关节炎风险,所以坚持长跑对膝盖有好处,会越用越灵的,再加上我们膝盖不好更要多动动。如果没时间,每天只进行15分钟的中强度运动也是可以的,会越来越健康。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文中关键性句子、段落,观点,结合题目中人物情况回答,注意语句通顺。本文中已经明确指出,跑步有益于身心健康,然后再根据小丁妈妈实际情况分析,根据文中跑步的好处来说,提到3~4个点,言之有理即可。

17.B 【解析】魏咏之没有因为自身的相貌丑陋而自卑消极,他积极寻求医治,凭借顽强的意志,百日不说话只吃稀粥,治好了兔唇。

18.魏咏之最初当百姓时,不以贫贱为耻;位居显位之后,也不因为富贵高人一等。

【解析】翻译。注意“初”“布衣”“及”“居”“以”的词义。

19.【甲】处魏咏之在治病手术之后,谨遵医嘱,一百天闭嘴不说话,等待伤口痊愈。【乙】处魏咏之最初任州主薄,受到桓玄轻视,桓玄不迁调魏咏之却把他送走了,魏咏之闭口不语,忍辱负重,最终在桓玄篡位时,击败了他。

【解析】考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概括答题。

20.①魏咏之家境贫寒、天生有缺陷,却发奋读书、努力改变现状,成为学识渊博的人,不卑不亢,即使很痛苦也坚持医治好兔唇缺陷。可见我们面对艰难困苦要迎难而上,努力克服;

②魏咏之面对桓玄的轻视和侮辱,闭口不语,忍辱负重,在他篡位时击败了他,因此建功立业,获得皇帝的赏识。启示我们可忍一时的屈辱,眼光长远,用成绩说话,把建功立业的实效流传人间;

③魏咏之最初当百姓时,不以贫贱为耻;位居显位之后,也不因为富贵高人一等。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都应该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

④殷仲堪在魏咏之最贫寒的时候帮助魏咏之治疗兔唇,并给了他很多钱财,魏咏之没多久就达到了殷仲堪的位子,并用自己的成绩报答了殷仲堪的知遇之恩。启示我们知恩图报,报答他人知遇之恩。

参考译文:

魏咏之,字长道,是任成人。家中世代贫寒,来自耕种为生,爱好学习,从不厌倦。生来唇裂。有擅长相面的人时他说:“你将很富贵。”“十八岁时,听说别州刺史殷伸堪帐下有名医能治这种病,家里贫穷没有盘缠,对家人说:“这样丑陋,活着有什么用!”于是带了几斛米西上,去投奔殷伸堪。到了后,上门自己通报。殷伸堪和他交谈,很赞赏他的意志,召医生来诊治。医生说:“可以开刀修补,但是要喝一百天粥,不能说话和笑。”魏咏之说:“半辈子不说话,还有半辈子,也应当治疗,何况一百天呢!”殷仲堪就找了一间偏室给他住,让医生好好地给他治疗。魏咏之就闭看嘴不说话,只喝稀粥,他就是这样磨砺意志。痊愈后,殷伸堪给了很多钱财送他走。 

最初任州主薄,曾见过桓玄。 他出去后,桓玄鄙视他精神不出众,对座中宾客说:“庸碌的精神而寄于魁伟的躯干之中,成不了好器。”最终不迁调而把他送走了。魏咏之就闭看嘴不说话。等到桓玄篡位,魏咏之做将军为刘裕谋划让桓玄失败;桓玄进犯历阳,魏咏之率众打跑了他。 义熙初年,进升征虏将军,不久转任南蛮校尉。魏咏之最初当百姓时,不以贫贱贱为耻;居于显位之后,也不以富贵高人一等。开始时是殷仲堪的客人,没多久就登上了他的位子,设论者都称道。不久在任上去世。后来记载他协助华义之功,追封为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诞号叫桓。

21.(1)“咬” “情”

【解析】此题考察理解句意后体会表达效果

(2)甲诗写竹生长在岩石中,破石而出,任凭东西南北风,依然坚劲、刚正不阿、刚毅顽强;乙诗写到诗人听到竹叶萧萧作响就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哀怨声,体现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关怀关切之情。 “风中之竹”能让郑燮感受到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精神还能唤起作者对百姓的关怀之情,因此深受喜爱。

【解析】此题考察整体感知能力,根据都两诗的理解,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甲】诗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乙】诗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