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2025-10-03 09:59:33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家长学校给我的启示

“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是我们学校长期以来实践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期家长学校给我的启示。

  作为班主任,普遍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化的行为。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在教育个过程中是不能分割开的,家长的错误就是在于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在学生时期,教育是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因为学生的绝大部分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完成的。但传授知识、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也是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职能,所以二者的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家庭教育在学生学校教育中应该发挥其自身的辅助作用。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发挥它的辅助作用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几点应该是:首先,要让家长重视教育。家长本身如果不重视教育,总持“读书无用处”之观点,尽管我们的老师再“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也是徒劳无功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但我们在教育中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与家长的文化水平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相反,倒是一些父母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能投入专心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怎样才能提高家长对教育本身的重视呢?学校平时可以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多创造机会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来,让家长熟悉我们所做的和我们所期待的。班主任要针对性地把孩子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听,以及时地让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而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我们更要帮助家长在孩子教育的措施中采取可行的具体的方式,让家长也尝到有效教育的成功喜悦。我们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给家长学习任务,给家长教育信息,从而让家长重视起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

    我所带的一年级二班,是这学期新接的班,由于对家长和学生都不熟悉,工作很难开展。还有一些家长对换班主任颇有看法。这让我很苦恼。这个班农民工子弟占大多数,家长们忙于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认为只要有老师就足够了。这时,家长学校及时地开课了。在家长学校的课堂上,我认真地观察了每一位家长,他们都在专心地听课,记笔记,课后还经常有人和我沟通教育方法。更让我欣喜的是,他们开始理解我的工作,配合我的工作了。

我们班有个叫王晨宇的小朋友,平时家长都不在身边,家长都是地道的农民,因为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读书也持怀疑态度。在听完家长学校老师们讲的课后,他们主动来学校找我。,我把孩子平时做功课的情况大概简单地和他们交流了一下,并教会他们在平时督促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并不是教孩子怎样做,而是认真耐心地花几分钟聆听孩子读书。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流利、有感情背书感到惊喜,自从与孩子一起做功课后,孩子竟然当起了爸爸妈妈的小老师,家长每天的签名方式也只是采取简单的盖章方法,但有了家长的重视,孩子开始一天天地进步了,家长也一天天进步了。

其次,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家庭教育之所以能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是因为家庭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最初教育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影响,而且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处中十分了解孩子的个性,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知子莫若父,怜子莫若母”,可见,家长总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因此,与家庭配合,有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有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说:“教师如将其教导活动局限于学校范围以内,不对学生家长进行工作,那就不会达到所希望的结果”。教师在加强学校的教育工作外,还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使家长成为一种有力的教育力量。如何才能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能量,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地帮助孩子成长。有的家长眼中只有“分数”,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优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视。自从听了家长学校教授所讲的家庭德育教育讲座后,许多家长改变了以前的错误观念。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这会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即使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是很理想,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作为家长应多与教师配合,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班主任平常应多与家长一起,共同研究、发掘孩子的优点、特长,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赞赏自己的孩子,并帮助孩子把不足的地方改正过来。再有,老师要运用多种有效的“家访”方式。家访即家庭访问,它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和家庭及其教育情况而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延伸手段。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总是上达成共识,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⑴在开学初,尤其是班主任接手新班级是时,要尽量对学生进行普访。普访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对学生进行普访时,教师也应把全班的学生家长进行较详细的分类。如: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心理特征等,可分为溺爱型、粗暴型、淡漠型、教养型。然后教师在以后的家访中注意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⑵在平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专访。在对学生进行专访时,不管是有既定的教育目的还是突发变故,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前都要做好细致全面的准备,对于家访的目的或者想了解的情况做有条理的整理,家访时要把握主动,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谈话,同时巧妙地控制整个谈话内容,有条不紊地转变话题,引导家长与班主任保持一致的教育话题。⑶注意不要把家访变成“告状”“诉苦”的代名词。“报忧不报喜”的家访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罗列孩子的错误,意在指责家长的失职上,这样,就会让家长产生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的心理,损害了家长的自尊心,就有可能会使家长情绪低落、态度冷漠,出现不配合老师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家长。一旦家长在心理上感觉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就会容易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甚至与老师对立起来,这样就达不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要对家长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注意不要有伤害家长的言行,更不要有训斥家长的举动,这样才会使家长相信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学生,才会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积极主动的联系家长,加强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以利于共同育人。新世纪科技的发展,给予我们越来越方便的交际方式,例如最近流行的“校讯通”正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的网络方式。得到赞赏的孩子必然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提高学习的兴趣,有了家庭教育的同步,孩子才是真正地得到自己的教育,才会有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社会比作孩子成长的大家庭,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相当于这个大家庭里面的父母双方,缺少或忽略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两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所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家长学校给我的启示

 

 

一    机   一   小

辛  晓  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