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考真题】2021年吉林省中考生物试卷(附答案)
2025-10-03 09:45:31 责编:小OO
文档
绝密★启用前

2021年吉林省中考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柳树 .煮熟的种子

C.智能机器人 .电脑病毒

2.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食道 .小肠 .大肠 .口腔

3.美人松是长白山特有的植物。它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4.图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

A.① .② .③ .④

5.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量水稻新品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钱学森

C.袁隆平 .钟南山

6.图是柴胡种子萌发数与温度关系柱状图。由图可知,柴胡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是

A.15℃ .20℃ .25℃ .30℃

7.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A.卵巢 .阴道 .子宫 .输卵管

8.细菌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细胞膜 .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

9.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增多

B.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减少

C.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D.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10.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专家建议应该多吃一些③、④层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该层的食物中富含

A.淀粉 .脂肪

C.蛋白质 .维生素

11.2020年流行全球的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B.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C.通过水、食物等饮食传播

D.通过饲养、投喂动物传播

12.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要减少一半,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它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

A.10条 .20条 .10对 .20对

13.农民给玉米施加氮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株生长提供

A.水 .无机盐 .蛋白质 .维生素

14.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金鱼藻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 .空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15.下列食品与其保存方法的对应关系中,不恰当的是( )

A.咸鸭蛋——腌制法

B.袋装香肠——真空法

C.牛奶——巴氏消毒法

D.瓶装罐头——渗透保存法

16.鱼缸长期不换水,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这些绿膜最有可能是( )

A.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17.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黑猩猩钓取白蚁

C.菜青虫取食白菜 .大山雀偷喝牛奶

18.花的结构中能够发育成果实的是( )

A.胚珠 .子房 .受精卵 .子房壁

19.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形类似于蜗牛壳,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的结构是( )

A.① .② .③ .④

20.近年来,心梗患者出现低龄化趋势,因此青少年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熬夜玩网络游戏

B.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

C.多吃高热量、油腻的食物

D.学习起来废寝忘食,久坐不动

二、综合题

21.显微镜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世界走进微观世界。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1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倍。

(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3是酵母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c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4)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实验需要用___________染色。

①观察蚯蚓②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

③观察鸡卵的结构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2.在一次关于动物知识的交流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问题。

甲同学:家兔的生殖发育特点为胎生、哺乳。

乙同学:水螅和鲫鱼,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丙同学:青蛙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生活在水中,用什么呼吸呢?

丁同学: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它的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

……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甲、乙同学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同学。

(2)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_呼吸;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由图可知,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要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图中c属于___________时期。

(4)同学们讨论的内容中包含的动物有家兔、水螅、蝗虫、青蛙、鲫鱼,其中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_____。该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___________和肌肉组成。

(5)家兔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所示,长毛兔(AA)和短毛兔(aa)交配后,子代的性状是___________(填“长毛”或“短毛”),推测子代的基因组成___________。

23.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器官和系统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图1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3是尿的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折线图;图4是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_(填序号),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2中a是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依据图3,分析a、肾小囊、b中的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可知b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如果人体糖分摄入量正常,图11中①结构没有发生病变,但尿液中却出现了葡萄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分泌不足,形成糖尿。

(4)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动脉血变为___________。由图4可知,血液最终回到心脏的___________。

(5)人体排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三、实验探究题

24.生物学课题小组提供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两个实验的数据,分别是低于0.25%酒精溶液浓度对水蚤心率影响的趋势图和高于1%酒精溶液浓度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表。酒精溶液浓度为“0”的是清水。

高于1%酒精溶液浓度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数据表

酒精溶液的浓度01%5%8%10%15%20%
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平均值)

3330242221180
请结合两个实验的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1)若你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时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尽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中设置“酒精溶液浓度为0”的组,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趋势图和数据表中的“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为多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___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分析趋势图和数据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日前报道,日本正式决定两年后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

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

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

(1)海洋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_组成。

(2)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___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人类的DNA,造成基因损害。由此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填“可遗传的变异”或“不遗传的变异”)

(4)上述材料体现了_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5)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你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A

【分析】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柳树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煮熟的种子,智能机器人,电脑病毒属于非生物,没有生物的特征,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B

【分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详解】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小肠很长;表面积大;消化液种类多。

3.D

【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美人松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D

【分析】

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细胞核,②细胞质,③线粒体,④细胞膜。

【详解】

A.①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不符合题意。

B.②是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C不符合题意。

D.④是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不能外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C

【分析】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据此解答。

【详解】

A.屠呦呦中国药学家,因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A不符合题意。

B.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自动化控制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B不符合题意。

C.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C符合题意。

D.钟南山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的领军人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明确各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即能正确答题,要多查阅资料。

6.B

【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

分析柱形图可知:柴胡种子在温度为20℃的时候萌发率最高,所以20℃是柴胡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B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合柱形图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7.A

【分析】

本题考查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详解】

A.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生殖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A符合题意。

B.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B不符合题意。

C.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C不符合题意。

D.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卵细胞和精子相遇结合的地方,是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卵巢的功能。

8.C

【分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

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异养,属于原核生物。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菌的结构。

9.D

【分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详解】

从表格中看出,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主要区别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0.03%→4%),氧气含量减少(21%→16%)。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含量以及变化的原因。

10.C

【分析】

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详解】

图中平衡膳食宝塔由下往上第一层①为谷物类,主要提供糖类;第二层②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第三层③为鱼、肉、蛋类,第四层④为豆奶类,第三层和第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和钙;第五层⑤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淀粉是主要提供能量,脂肪是储能物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组织细胞的修复,维生素既不提供能量,又不构成组织细胞,是生命活动调节重要的物质。综上分析可知,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专家建议应该多吃一些③、④层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该层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平衡膳食的原则。

11.B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详解】

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传播途径为飞沫、接触。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播途径。

12.A

【分析】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详解】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要减少一半,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它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特点。

13.B

【分析】

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详解】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农民给玉米施加氮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

14.A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详解】

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理解,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低。

15.D

【分析】

食物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详解】

A.咸鸭蛋是利用食盐溶液除食物中的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咸鸭蛋的保质期,属于腌制法,A正确。

B.袋装香肠其原理是隔绝空气,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属于真空包装,B正确。

C.牛奶是利用高温消毒来杀菌延长牛奶的保质期,属于巴氏消毒法,C正确。

D.瓶装罐头原理是密封前灭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从而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属于罐藏法,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食品的保鲜原理和保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A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相关问题,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含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据此答题。

【详解】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含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鱼缸长久不换水,鱼的粪便等导致水中有机质积累过多,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供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从而使水变成绿色。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种子植物生活在陆地上。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7.C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蚯蚓走迷宫、黑猩猩钓取白蚁、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菜青虫取食白菜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故选C。

【点睛】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解题的关键。

18.B

【分析】

一朵花中主要部分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

【详解】

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为:

花的结构中能够发育成果实的是子房,B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9.D

【分析】

图中结构依次是:①耳郭(耳廓),②外耳道,③鼓膜,④耳蜗。

【详解】

A.耳郭收集声音,A错误。

B.外耳道传送声波,B错误。

C.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C错误。

D.耳蜗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含听觉感受器,D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0.B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详解】

A.通宵达旦沉迷游戏,危害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错误。

B.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有良好的精神状况进行学习,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B正确。

C.多吃高热量、油腻的食物,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C错误。

D.学习起来废寝忘食,久坐不动,危害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21.400    b    细胞核 碘液(稀碘液)    

【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图1中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图3中的c是细胞核。

【详解】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1可知,物镜放大了40倍,目镜放大了10倍,所以图1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1中b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物像更加清晰。

(3)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由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液泡,没有叶绿体,所以图3是酵母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细胞核。

(3)①观察蚯蚓,需要用放大镜,②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③观察鸡卵的结构,需要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先制成生物细胞临时装片,并且要用稀碘液进行染色,然后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因此,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该实验需要用碘液(稀碘液)染色。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观察酵母菌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步骤。

22.甲 鳃 成虫 家兔 关节(骨连接) 长毛    Aa    

【分析】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体与成体差别不明显。

【详解】

(1)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甲同学的观点正确。

水螅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无脊椎动物。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脊椎动物。乙同学观点错误。

(2)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是蝌蚪,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用鳃呼吸。

(3)如图所示蝗虫的一生有三个时期,依次是a受精卵、b若虫、c成虫。

(4)家兔——哺乳动物;水螅——腔肠动物;蝗虫——节肢动物;青蛙——两栖动物;鲫鱼——鱼类;最高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肌肉)组成。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5)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遗传图谱如下:

子代基因组成均为:Aa。

【点睛】

掌握动物类群的特征以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同时运用遗传图谱解题是本题的关键。

23.①    ③    肾小球 重吸收(重新吸收) 胰岛素 静脉血 右心房 简单    

【分析】

分析图1: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图2为肾单位结构图a表示肾小球。图3是尿的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折线图,可推测,a肾小球,b肾小管。图4根据血液循环路线可知:此路线是体循环。

【详解】

(1)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图2为肾单位a是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因此a是肾小球。图3的表示了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是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导致的。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所以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3)若尿液中有葡萄糖主要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现问题或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所致。综上分析可知,某人尿液中出现了大量葡萄糖,但其肾脏结构完好,功能正常,其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4)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肾脏进行生理活动如重吸收作用消耗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图4可知,循环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肾脏→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血液最终回到心脏的右心房。

(5)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或学习而形成一定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因此排尿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点睛】

掌握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循环系统的循环路线是解题的关键。

24.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没有影响、酒精与水蚤的心率无关) 相同 进行对照(形成对照、对照) 误差(实验误差) 酒精溶液浓度低于0.25%,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酒精溶液浓度高于1%时,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和抑制作用”“由趋势图可知:酒精浓度增大,水蚤心率会增高;由数据表可知:酒精浓度增大,水蚤心率会降低”)    

【分析】

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详解】

(1)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若你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作出的假设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没有影响、酒精与水蚤的心率无关)。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时选取水蚤的个体大小应尽量相同,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实验中设置“酒精溶液浓度为0”的组,其作用是进行对照(形成对照、对照),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实验结果更科学。

(4)趋势图和数据表中的“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为多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语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分析趋势图和数据表,你得出的结论是酒精溶液浓度低于0.25%,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酒精溶液浓度高于1%时,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和抑制作用”“由趋势图可知:酒精浓度增大,水蚤心率会增高;由数据表可知:酒精浓度增大,水蚤心率会降低”)。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5.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因素 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圈 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不乱扔垃圾、节约用纸、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回答1点即可。)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

(4)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详解】

(1)海洋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因此,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人类的DNA,造成基因损害。由此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4)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因此,上述材料体现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5)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不乱扔垃圾、节约用纸、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回答1点即可)。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因素的概念,生物变异的类型,生物圈的范围,环境的保护措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