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西瓜种子生产
2025-10-04 18:25:30 责编:小OO
文档
西瓜种子生产技术

西瓜是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雌雄同株异花授粉,喜高温干燥,既不耐寒,也不耐涝;喜上层深厚的沙壤土。西瓜在种子生产中容易发生生物学混杂,造成品种混杂、退化。因此在常规西瓜种子生产中必须搞好提纯保纯工作。 

一、西瓜花器构造与开花结实习性 

   1.花器构造 西瓜花着生叶腋间,为单生花,雌雄同株异花。一般先分化出雄花,后生出雌花。从6~13节开始,每节着生一朵或若干朵雄花;早熟品种第6~7节着生第一朵雌花,晚熟品种则在第10节以后才发生雌花。以后每隔7~9节(主蔓及侧蔓均如此)着生一朵雌花,雌花与雄花的比例约为1:10~20。西瓜花冠5裂,为黄色,雄花花冠大而色深,雌花花冠小而色淡。雄花有3个雄蕊,近分生,有药室。雌蕊位于花冠基部,柱头3裂,子房下位,侧膜胎座,3心皮,多胚珠。雌花在开花前子房已相当发达,虫媒花,上午5时前后开放,开花3~5分钟后出现花粉,授粉效果以6~8小时最好,授粉后3 小时花粉管伸入花柱,23小时完成受精过程,以后于房迅速膨大形成果实。 

   2.开花结实习性 西瓜果实从开花到成熟需30~40天,果实由果皮、瓤肉(胎座)、种子三部分组成。果形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果皮有深绿、浅绿、黑、白等颜色,上有条带或斑纹。瓜瓤成熟后有红、黄、白等色。种子呈扁平的卵圆形或椭圆形,有白色、浅黄色、褐色、黑色及红色。单瓜结子数不等,一般为300粒左右。千粒重相差较大,小粒品种50g左右,大粒品种140g左右。 

二、西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概况 

目前杂交种西瓜分有籽西瓜和无籽西瓜,其生产程序有所不同,分别介绍如下。 

   1.有籽西瓜杂交制种技术 西瓜杂交种子的亲本繁殖方法与常规品种原种的繁殖方法基本相同,但要求隔离距离在1000 m以上,并要认真去杂去劣,使亲本种子具有很高的纯度,这样才能保证杂种优势的发挥。西瓜杂交种子生产有空间隔离制种法及人工授粉制种法。 

(1)空间隔离制种法。要求隔离距离1000m以上,父、母本行比可按1∶4-5种植。开花授粉期间,必须把母本的雄花在开放前全部去掉,最好每天进行一次,务求于净、彻底。为了提高坐果率,除放养蜜蜂授粉外,可结合人工辅助授粉。 

(2)人工授粉制种法。没有空间隔离条件时,必须采用人工控制授粉。可加大母本的比例,而且常将父、母本分别集中栽培,即将父本种在母本田的一端,两者比例可扩大到1:10~15。开花前应去掉母本的雄花蕾。即从始花期起,每天下午4时以后巡视母本田,将第二天能够开花的雌花套上纸帽或用花夹夹住。在第二天早晨5时左右,把即将开放的父本雄花摘下放入纸盒等容器内,等母本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一朵父本雄花可给2~3朵母本雌花授粉,授粉后做好标记。西瓜成熟后采收时,只收有标记的杂交瓜,留作采种。 

   2.无籽西瓜杂交制种技术 无籽西瓜又叫三倍体西瓜,是由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而成。由于其自身不能结子或所结种子不育,所以必须年年制种。隔离区要求在1000m以上。制种程序是: 

(1)母本选择。母本是四倍体西瓜,其果实内结子量仅为普通西瓜的1/4,因此母本要尽量选择采种量高的品种。 

(2)增加密度。四倍体西瓜茎粗、节间短、分枝性弱,坐果稳不易徒长,故应适当增加密度,要求父母本总密度为每公顷0.9万~1.0万株。如果采用育苗移栽,父、母本按1:2~4相间种植。 

(3)严格去雄。开花前务必将母本的雄花完全彻底地摘除,然后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或虫媒传粉使两者杂交。 

(4)精心管理。施肥量应比普通西瓜制种田有所增加,尤其是磷、钾肥,如过磷酸钙、草木灰、饼肥等应增加30%~50%。 

(5)采瓜留种。无籽西瓜的种胚发育不充实,种瓜必须充分成熟才能采摘。采摘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上的瓜留种。未充分成熟的瓜采摘后,应放在阴凉干燥处后熟5天左右方可破瓜取籽,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取籽方法与常规品种相同。

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是影响无籽西瓜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其发芽率低可能与种胚发育不全、贮藏物质不足、种腔过大、种皮厚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因品种而异;另外,温度、水分不适也会显著地影响发芽.用来改善发芽状况的方法包括破壳、浸种、水引发促萌在运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障碍的研究结果.并比较分析了改善其发芽状况的主要措施,为更进一步改善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状况提供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无籽西瓜的发展现状

无籽西瓜以其质优、食用方便、抗病、耐涝、丰产稳产、耐贮运而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2005年全国西瓜生产的总面积为107万hm2,而且发展过快的局部地区由于出现“卖瓜难”问题面积有所收缩,与此同时无籽西瓜的栽培面积却不断扩大,据2007年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不完全统计,全国无籽西瓜栽培面积由2000年的6.7万hm2增加为2007年的21.87万hm2,遍及全国逾20个省市。近年来,在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的组织协作下,广大科研人员通过对无籽西瓜新品种选育、西瓜多倍体基础研究、各地栽培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选育出了大批无籽西瓜新品种,并探索研究出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的发展。

无籽西瓜的科研队伍不断增强,基础研究逐步深入 。2007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11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有全国19个省市51个单位逾80位专家代表与会,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涵盖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无籽西瓜协会等部门。全国有近30个单位超过100位科技人员从事多倍体西瓜研究与推广。

四、西瓜制种基地

以山东聊城莘县西瓜基地和山西省榆社县西瓜制种基地为例:

(一)山东聊城莘县西瓜基地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临京九铁路,北靠济—聊—馆高速公路,西临106国道,南靠齐南公路,省道临观公路纵贯全镇通往河北的省道邯大公路与通往河南省的省道濮辛公路与临观公路交汇,交通条件十分优越。采、摘、装、食宿一条龙服务。

本地早春大棚西瓜基地蔬菜约10万亩,总产6亿斤左右,一般自四月下旬至11月下旬陆续上市。

2000年5月,就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绿色食品中国西瓜基地-西瓜示范基地。生产的“仙果”牌西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

(二)山西省榆社县西瓜制种基地

地处太行山西侧,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海拔在1000m左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较为充足,光照好,昼夜温差大,地理位置适中,是全国瓜菜种子生产基地之一。

该地西瓜繁种技术:

1、选好瓜地、严格隔离 西瓜喜光,耐干热,怕阴湿,不耐重茬。制种田应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且5年内没有种过西瓜的沙壤土。前茬以禾谷类作物为好,因菜田易引发病害,所以一般不选前作为蔬菜的地块。制种田最好集中连片,以便于隔离。

2、精细整地,多施基肥、早覆地膜

(1)深耕冻垡、耕磨保墒。制种田一般于头年秋季深翻,通过深耕冻垡改善土壤结构。来年早春打碎大土块,深耕细耙。耙地前撒毒谷2.5kg/667平方米,以杀灭地下害虫。地不平的要做成等高的水平畦。

(2)开沟施基肥。按2m左右的距离东西向挖深40--50cm,宽50cm的沟,将表土和腐熟的农家肥回填于沟中。一般每667平方米施3000--5000kg腐熟有机肥、50kg饼肥。

(3)母本沟棚覆盖栽培。在施好基肥的沟上起10cm高、65cm宽的垄,然后在垄上开两10cm深、10cm宽的沟,之后立即用70cm宽的地膜,覆盖整个垄背。

(4)父本用地埂棚栽培。在繁种田中最暖和的地方,东西向开丰产沟。沟内施足肥料后铺地膜,沟北侧做35cm高的土埂,埂南做半圆形小拱棚,父本播于地膜下靠近地埂一侧。整地、施肥及覆膜要在播种前10--15d完成,以提高地温,利于出苗。

3、仔细播种

(1)播期选择。当地一般于4月15日前后播父本于地埂棚中,4月25日左右播母本于沟棚中。5月15日断霜期之后将瓜苗裸露到大田。

(2)播种密度。西瓜制种田播种密度通常是商品瓜田的3倍,早熟品种株行距一般为20cmx100cm,保证成苗2800株/667平方米,中晚熟品种株行距为22cmx130cm,保证成苗2000株/667平方米。父母本按1:25左右配备,一般每667平方米制种田需父本100株,父本株距30cm以上。

(3)晒种、催芽、播种。播种前进行晒种以杀菌消毒,提高发芽率。将晒好的种子进行温汤浸种,然后用热炕或电热毯催芽,露白尖时即可播种。播种时须先在沟内轻浇一水,水源不足的可一穴浇一杯水。水渗下后每穴播1粒,覆细土1--2cm,用沙子效果更好。播种后随即把地膜封好踩实,发现缺苗及时补播。

4、精心管理

(1)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是通过通风来调节地埂棚和沟棚内温度。父本出苗后,晴天上午10时以后把棚两头打开,下午4时关好。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通风后白天棚内温度达40℃时,可把南侧地膜掀开几个口子,下午再盖好。以后逐渐加大通风量,待断霜后瓜蔓长满全棚时可去掉拱棚,推平地埂,使破膜引苗后的父本生长于大田。母本在出苗后破膜通风,当白天沟棚内温度超过40℃时,将破口扩大,断霜后将苗引到地膜之上,将破口封严封实,以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同时也可防止膜下长草及土壤板结。

(2)水肥管理。只要底墒充足,苗期不再浇水。如果过旱,可在爬蔓时轻浇—水。在杂交授粉结束,多数西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若旱可连浇3--4次大水。结合浇水,在瓜垄另一侧距瓜秧根部30cm处沟施15--20kg复合肥,有条件的再追20担茅粪。

(3)压蔓整枝。压蔓可定向定位瓜蔓,同时促生不定根,增加水肥吸收渠道。一般在杂交授粉开始前结合整枝进行压蔓。制种田母本单蔓整枝,父本可留3--4条主蔓,若不整枝影响坐果率和产籽量。制种田病虫害的防治和商品瓜栽培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

5、杂交授粉

(1)父本去杂。杂交授粉前,根据叶色、叶形、瓜蔓、绒毛特别是父本上已结小瓜的形状、色泽、条带等条件拔除不符合父本标准性状及不确定的可疑株。

(2)母本去雄。杂交授粉前,把所有已开放的雄花和小雄花彻底去掉,反复检查以确保授粉当天没有开放的雄花。

(3)母本雌花两戴帽。将未开放的雌花套上纸帽,并做明显的临时标记。授粉时取下帽子,授粉后立即戴上,并做永久标记。被风吹掉帽子或漏戴帽子的雌花必须摘除,不能授粉。

(4)花粉采集、授粉、做标记。西瓜制种一般选择第二雌花晴天上午10时进行授粉。因雄花开放2h后,花粉生活力下降而使坐果率降低,产籽量下降。因此父本花应在当天早晨雄花开放前采摘,采下后放到盖有湿布的容器内,待其自然开放后即可授粉。一朵雄花一般可给3--4朵雌花授粉,授粉时花粉要涂抹均匀。授粉后在瓜把上作标志。标志最好选用几种不同颜色,每3--5d换一种颜色,以便于分批采收种瓜。

(5)杀蚂蚁。开始授粉后每隔3--5d用敌敌畏等具有熏蒸作用的农药喷到纸帽上,可防止蚂蚁等小型昆虫进入雌花。

(6)打顶。制种瓜必须打顶,使养分集中供应种瓜,以利于种瓜发育。坐瓜后早熟品种蔓长1.3m,中晚熟品种1.5m时即可打顶。

6、严把采种关

(1)母本去杂。在母本瓜即将成熟前对不符合母本标准性状的种瓜做商品瓜处理。

(2)制种瓜。一定要等自然熟透后再采种,但不宜长期存放后熟,后熟会降低发芽率。

(3)破瓜取种。应选择晴天上午,用清水洗净种子上的粘着物后放在席子上或纱窗上晾晒,不可放在水泥地上暴晒。

(4)取杂籽。剖开西瓜,将瓜瓤颜色及种子形态、色泽、大小不符合母本品种特征的种子单独晾晒,单独收种。整个取种过程中种子不能接触铁器或西瓜发酵后取种,以免发芽率下降。

五、制种技术在农村的推广

随着杂交西瓜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西瓜杂交制种在农村许多地方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一直困扰着该项产业的高速发展。经过多年来的制种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技术操作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播前准备

1、基地及地块  制种基地选择气候适宜并具有一定生产基础,能保证西瓜杂交制种所需要的地块、水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村庄;选择与其它西瓜田隔离1000米以上,耕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7~8年内未种过葫芦科作物,常年无毁灭性灾害的地块作为制种田。

制种田要求冬前深耕30厘米,耕后不耙,早春解冻后进行春汇,然后复耕,结合翻地,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混合施入,然后整地作畦。

2、种子处理  根据亲本种子的粒型、颜色、形状、大小、花纹等特征进行清选,保证原种整齐一致。将整理好的种子放入55~60℃的温水中,适当搅动,15分钟后取出,然后用清水淘净控干。将上述种子拌入种子量5倍的湿润的河沙或沙土中,装入瓦钵或其它器皿内,置于30~35℃条件下催芽,约40小时大部分芽尖露出后即可播种。

(二)播种

1、栽培方式  为尽早采收种子,便于秋季鉴定,同时又要降低生产成本,一般选择地膜直播为宜。采用人工授粉进行杂交制种,依据不同组合,父母本比例一般为1:10~15。

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株、行距依土壤条件及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株距25~30厘米,早熟品种1800~2000株/亩,行距120~130厘米;中晚熟品种1500~1600株/亩,行距140~150厘米。

2、时间及方法  母本于终霜前7~8天播种,父本应比母本提前7~10天,以利提供足够的花粉。为避免发生霜冻,父本采取小拱覆盖,终霜后落膜覆盖瓜路。播种时芽尖朝下,覆土厚度一般1.5~3.0厘米,播后覆膜。注意整地要平,畦背稍高,两侧稍低;扣膜要紧贴地面,四周压严,避免风吹掀拂。也可提前做畦扣膜,破膜播种,但要适当增加覆土厚度。

(三)肥水管理

1、发芽期  从播种到第一真叶显露,约需7~13天。出苗后要及时破膜放苗,以免高温闷死幼苗。放苗孔一定要压严实,以防膜下湿热空气冒出,造成烂梗死苗。如采取破膜播种,则要注意此间覆土遇雨板结,影响出苗。

2、幼苗期  从第一真叶显露到团棵(5~6片真叶),约需25~30天。适当控制土壤湿度,防止幼苗徒长,以中耕保墒为主。

3、伸蔓期  从团棵到第二雌花开放。约需18~20天。伸蔓前期需水量增加,要重视提苗促秧。伸蔓前集中施入腐熟的饼肥100~150公斤/亩,或腐熟的大粪干750~1000公斤/亩,并混入尿素5公斤/亩。同时增加水份供应,促进发棵。伸蔓后期采取控水、盘条、压蔓等措施控制茎叶生长,减少养分消耗,防止徒长,促进雌花发育。

4、结果期  从第二雌花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28~45天。果实退毛前,应严格控制灌水,及时整枝、压蔓、去雄、授粉,提高座果率。从果实退毛到定个其间,结合浇水,每亩施入复合肥或西瓜专用肥20~25公斤,促进果实膨大,防止茎叶早衰。果实定个前后用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肥。果实定个到生理成熟,应减少浇水,保持供水平衡,防止裂瓜。

(四)植株整理

一般母本进行单蔓整枝,主蔓留瓜,选留第二、三雌花结果,尽早摘除第一雌花。父本留4~5蔓。为固定瓜蔓,避免风吹摆动,损伤藤叶和幼果,一般应进行压蔓,压蔓应在下午进行,以免茎、蔓折断。瓜前、后各2、3刀,保持茎蔓前端上翅。

(五)去雄授粉

1、时间及人员  一般在母本出苗后50~55天开始,历时大约5~7天,适宜气温23~27℃。每亩地约需2名轻劳力。

2、准备工作

(1)工具及材料  塑料瓜帽、茶缸或硬纸盒、湿毛巾、彩色布条或毛线绳。无塑料瓜帽可自制纸帽来代替,方法是用旧报纸裁成约7×10厘米纸片,然后在直径1.5~2厘米、长约15厘米的圆头木棍顶端缠两圈以上,缠绕时木棍外剩余约2厘米,缠好后把顶端拧1~2周,然后拔出木棍即可。

(2)去杂  授粉前,认真检查父本和母本,彻底拔除杂株。尤其要仔细观察父本植株,从叶色、形状、瓜蔓、绒毛,特别是瓜的形态方面仔细辨认其是否符合标准,有时认不清宁可错拔而不漏拔,否则,一株的混杂便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母本田在生长期间随时去杂,采收前再清除—次。

3、授粉方法

(1)去雄  全天均可进行。授粉工作开始前,提起龙头,将所有母本上的雄花、雄花蕾、已开之雌花及已座住的瓜胎全部清理干净,以后每天都要摘除后长出的雄花蕾,保证在整个授粉过程中,母本不再有雄花开放。

(2)戴帽  头天下午将要在次日开放的母本雌花用瓜帽套上,次日上午授粉时取下帽子,授粉完成后立即套帽,并做好标记。瓜帽在授粉雌花闭花后即可摘下重复使用。

(3)采摘雄花 每天清晨,在父本雄花还未开放时,把将在当日上午开放之雄花蕾采下,放到茶缸或硬纸盒内,上面盖块湿毛巾,待其自然开放后就可以用来给母本雌花授粉了。采摘时要去掉生活力差的畸形花和过小的花。同时,摘掉父本上的雌花蕾,以免座瓜坠秧,影响花粉供应。

(4)授粉  西瓜花在早上七、八点钟左右开放,晴天开的早,阴雨天开的晚,刚开放的花生活力最强,所以一般上午十点前尽量完成授粉工作。一朵雄花可给3~4朵雌花授粉。方法是摘掉雄花花瓣,用雄花涂抹雌花柱头,注意要涂抹均匀,不然授粉不好,瓜中种子分布不均匀,种子粒数少,从而造成产量偏低。每天授粉前检查母本田,将漏摘的雄花摘下后埋于地下,切不可仍到瓜田,留下后患。

(5)标记  每个授粉后的雌花都要立即套帽并做永久性标志。—般用彩色布条或毛线绳系于座瓜节位的茎蔓上,以便采瓜时辨认。

(6)选留瓜胎  一般西瓜每株只能座一个瓜,通常留第二、三雌花结果。如发现两性雌花或已座住的瓜胎畸形,应及时摘除,同时,摘除未戴帽和闭花前瓜帽脱落的雌花,再授下一个雌花。

授粉结束后,为避免造成人为混杂,杜绝亲本种子流失,将所有父本植株拔除。

(六)采收与取种

1、采收时间  雌花授粉后28~45天,果实充分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注意看清标志,无标志或标记不清的瓜坚决不能采种。西瓜采收后,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后熟5~7天,然后取种,可提高发芽率,增加千粒重。

2、取种  将后熟好的西瓜打开,直接取出种子,也可挖出瓜瓤,装入塑编袋,把口绑紧用脚踩,将汁液挤出,留下的种子和少量瓜瓤,放入缸中发酵1~2天,再用清水投洗,清洗后晾晒1~2天,种子含水量降至7%以下,即可贮藏。注意在整个取种过程中杜绝使用铁器,以免影响种子色泽。

种子晾晒结束后,除去杂质,拣出异形粒装袋,并在袋内外标明品种名称、产地、姓名、采种时间、采种数量,放于低温干燥处贮藏。贮存期间要严防受潮、发霉和虫、鼠危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