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1分)
一、看拼音,规范书写词语。(3分)
我家有只gāo ào( )的大白鹅,它 yí rì sān cān( )一丝不苟,吃了一口饭,tǎng ruò( )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去饮一口水,再吃泥,吃草,再回来吃饭,吃饭的时候,须有一个人在旁边shì hòu( ),lín jū( )家里的狗知道鹅老爷的pí qì( ),时常蹲在旁边窥视,趁鹅老爷走远的当儿,就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二、给带点的字不正确的读音用“/” 划去。(5分)
屏息(píng bǐng) 勾当( dáng dàng) 供养(gōng gòng)
大模(mó mú)大样 颇(pō pōu)受欢迎 净角(jiǎo jué)
枝折花落(shé zhé) 音调(diào tiáo) 将军(jiàng jiāng)
三、补充下列词语。(8分)
调( )( )山 ( )( )如鼠 群( )( )首 ( )( )功劳
照( )画( ) 望( )成( ) 如( )添( ) ( )若木( )
我还能写四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理解,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尽 ① 完,没有剩余 ②全部用出 ③ 用力完成 ④全部,所有的。
1、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 )
2、家乡的变化说也说不完,唱也唱不尽。( )
3、吸烟有害健康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
4、只要是答应的事,我都会尽力完成。( )
五、选词填空。(3分)
果然 偶然 必然
1、他坚持读书看报,知识丰富是( )的。
2、林丽说的( )不假,只见天上飘下了降落伞。
3、三好学生再完美,( )也会犯一点小错误。
印象 影响 反映
1、用户都( )永久牌子行车质量好。
2、这堂课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 )。
3、上课随便讲话,会( )别人听课。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打扮得更加壮丽。(改“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的确贪玩,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放学时,小军第一个首先冲出了教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仿写句子)
(5)小猫的两只眼睛在脸中间闪啊闪,很可爱。(给划线部分用上比喻的手法)
七、给它们重新排排队吧!(6分)
( )它尾巴一摆就游跑了,我可差点掉进水池里去了。
( )我时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 )有一次,一条银白色的小金鱼游到我身边。
(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回家都到邻居湘湘家去玩。
( )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 )他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小金鱼,有红的、金黄的、银白的。
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 。(12分)
1、鹅的步调( ),( )的,颇像( )里的( )出场。它常( )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 )来咬你一口。
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 )。说它( )吧,它的确有时候(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 ),什么事也不(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 ),( )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 )。它什么( ),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 )。
4、它( )、( )、( )、( ),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 ),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 )必定就是一位(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4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读二至四自然段,用“ ”分别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1.5分)
2、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____ 句,又是 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了 ________ 的作用。(3分)
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___ ___ 的特点。如,用鹅的 __ 与狗的 _ 对比;用鸭的 与鹅的 对比。(用文中的语句概括)(3分)
4、鹅需要 、 、 这三样东西下饭。它的吃相令人发笑,具体表现在(摘抄文中有关的句子): 。(2.5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小刺猬
夜幕降临,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小刺猬。
这只小刺猬足有一个皮球那么大。它浑身长满了坚硬无比的刺,有棕色的,也有乳白色的。它的肚皮毛绒绒的,与长满尖刺的背截然不同。小刺猬脸上也长满了细细的绒毛,绒毛里面有两个小孔,仔细一看,小孔深处还藏着一对小眼睛,忽闪忽闪的,鬼精鬼精的。
我知道刺猬向来是喜欢吃瓜果的,就削了一块梨放到它跟前。只见它慢慢地向梨子靠近,只嗅了嗅,并不吃。我想,可能是因为它初来乍到,还缺乏安全感的缘故吧。它只是忙着东张西望.也许正在伺机逃跑呢。于是我把它装进一个桶里,放到灯光下,果然,这个昼伏夜出的小东西一下子就停止了所有活动,静静地待在那儿。
我还觉得不尽兴,又把它从桶里倒出来,用竹子轻轻地碰碰它,它立即蜷成一个团,并紧张得“呱呱”直叫,看着小刺猬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我决心放它回家去。
我把它送到大门口,轻轻地说:“去野外吧,不中用的小家伙。”它像是听懂了似的,慢慢地.慢慢地,终于消失在夜色中。
我会永远记着你——可爱的“小客人”。
1、“速”的音序是 ,音节是 ,字典里的解释有:1、快;2、邀请。在“不速之客”这个词语应选第 种解释。(3分)
2、根据提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5分)
短文主要写了我家跑来一只小刺猬,它有 那么大,背上长满了 ,肚皮 ,脸上长满了 ,一对小眼睛 ,它向来喜吃 ,放在灯光下就立刻 ,碰它就立刻 。最后我将它送回 。
3、拼读句子,体会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6分)
(1)、送它到大门口,轻轻地说:“去野外吧,不中用的小家伙。”(带点的词是不是说明“我不喜欢刺猬?为什么?)
(2)我知道刺猬向来是喜欢吃西瓜果的,就削了一块梨子放在刺猬眼前。(句中带点的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第三部分:习作。(25分)
观察一种动物,按照外形、脾气、习性等方面,有条理地写下来,字里行间要流露出对这种动物喜爱的感情,题目自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