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肢体残疾康复指导
2025-10-04 08:10:28 责编:小OO
文档
肢体残疾康复指导

肢体残疾康复指导 一、肢体残疾康复的概念 肢体残疾是人体因肢体残缺,或因外伤、疾病等原因造成的躯干麻痹, 肢体畸形,导致人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常见的是由神经系统和骨关节肌 肉系统所致的残疾。神经系统损伤致残的主要有:脑血管意外 ( 偏 瘫 ) 、脊髓损伤 ( 截瘫、四肢瘫 ) 、儿童脑瘫、脊髓灰质炎 ( 小儿 麻痹 ) 、周围神经损伤、颅脑损伤。骨关节肌肉系统损伤致残的主要 有:截肢、断指再植术后、腰腿痛、颈椎病、手外伤、骨关节炎、骨折 及骨关节术后、脊柱侧弯、进行性肌萎缩。 二、肢体残疾康复的主要内容 ( 一 ) 矫治手术,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椎损伤等引起的肢体残疾可 通过矫治手术来恢复肢体部分功能。其手术的方法有:足踝部瘫痪畸形 矫治手术、膝部瘫痪畸形矫治手术、髋部瘫痪畸形矫治手术、麻痹性脊 椎畸形矫治手术、下肢长度均衡矫治手术、上肢瘫痪矫治手术 ( 二 ) 装配假肢、矫形器和辅助用具。因外伤、炎症、恶性肿瘤等原 因迫不得已而截去部分肢体,以致造成肢残的,靠装配假肢和矫形器来 辅助功能。 ( 三 ) 康复治疗。对肢体残疾者进行包括体育疗法、作业疗法、物理 疗法、营养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疗法。 ( 四 ) 康复训练。肢体残疾者(包括进行矫治手术后或装配假肢矫形 器)必须进行康复训练才能恢复和改善功能。训练内容有 : 运动功能 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 三、肢体残疾常用康复方法 ( 一 )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不是被动的接受治疗,而是患者本身主动地按照“运动处方”, 进行运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运动疗法主要应用于: 1 、关节可动范围的维持。 2 、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 3 、恢复肌力的训练。 4 、增强耐力的训练。 5 、平衡训练。 

6 、步行训练。 ( 二 )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某种特定作业课题,以诊断、评价、治疗 身体或精神障碍,使患者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主要应用于: 1 、增加关节的可动范围。 2 、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准确性、平稳性及速度。 3 、进行身体功能的综合性训练。 4 、增强耐力的训练。 5 、代偿运动能力训练。 6 、改善心理状态训练。 7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8 、自助具的装戴及训练。 ( 三 )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 ( 简称理疗 ) 是应用光、电、声、热、冷、机械等物理因素 治疗疾病和功能恢复的科学技术。在康复医学中,应用理疗的目的在于 缓解疼痛、促进循环、防止和矫正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肌力、增强关 节活动范围和协调性,以及治疗某些并发症等。 物理疗法分为自然物理因素和人工物理因素两大类: 应用自然物理因素的有:日光浴、空气浴、温泉浴、海水浴、泥浴等; 应用人工物理因素的有:温热、电流、光波、声波和无线电磁波等。 四、残联在肢体残疾康复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 一 ) 将肢体残疾康复纳入当地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中。 (二 ) 协调、组织医疗机构为残疾人施行矫治手术。 ( 三 ) 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内提供场所、设备等,指导残疾人进行 康复训练,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假肢矫形器装配服务。 ( 四 ) 开展肢体残疾社区康复服务,培训基层康复员、残疾人及其家 属,指导进行家庭康复。 ( 五 ) 负责本地区肢体残疾康复的统计工作。 ( 六 ) 开展肢体残疾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