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追忆似水年华》的写作特色解析
2025-10-04 08:03:20 责编:小OO
文档
·文艺之窗·

212《追忆似水年华》的写作特色解析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英法双语1003班 430223 田丽爽

【摘要】《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的作品,在这部作品的写作中,他采用了意识流手法,与传统的小说相比,这部书的结构似乎有些混乱,整本书中没有一个中心情节,有的只是回忆。在人物描写上,普鲁斯特所刻画出来的人物具有复杂和丰富多彩的性格。在这部书中,从结构到人物描写都凸显出了普鲁斯特的写作特色,本文中着重的分析了《追忆似水年华》在结构和人物描写上的写作特色。

【关键词】《追忆似水年华》;写作特色;普鲁斯特

前言:在20世纪初,法国有一位杰出的现代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他的代表作品就是《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法国文学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部书是普鲁斯特用了15年的时间来完成的,通篇都是根据普鲁斯特的回忆来写的,没有中心情节,有的只是零散的片段,这让整本书的结构看起来似乎非常的混乱,实际上,这本书有其独特的写作特色。 一、《追忆似水年华》在写作结构上的特色 《追忆似水年华》在结构上,并不是传统的小说结构,传统的小说都会有贯彻小说始终的中心情节,但是这本书没有。这本书中有的只是回忆,连情节都没有。实际上,这是普鲁斯特对法国小说的创新,但这不是他特意去进行创新,而是因为普鲁斯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对生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为了在作品中体现出这种感受才创造出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由内容来决定的,普鲁斯特心中首先酝酿了新的内容,然后才有了新形式的出现。 普鲁斯特认为,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之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时间的概念,日常生活的时间是根据自然规律向前走的,绝不可能发生时间倒流的现象,但是人的内心时间却是可以回流的,因为人可以借助回忆回到过去。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道:“我一旦品味出那点心的滋味同我的姨妈给我吃过的点心的滋味一样,她住过的那幢面临大海的灰楼便象舞台布景一样呈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作者在吃点心时回忆起了自己的姨妈以及关于姨妈的种种,由此可以看出,回忆是没有时间的,也没用固定的模式,不定哪个物件就触动了普鲁斯特的回忆,这也是《追忆似水年华》在时序上比较复杂的原因。 在《追忆似水年华》整本书中,内容是没有连贯性的,经常会出现随意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离题的叙述。书中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故事该有的进展、高潮和结局,书中所呈现出的内容就好似一个平凡人平淡的过了一生,然而这种平凡却才是最真的。普鲁斯特对于因为作品的需要而虚构情节是十分厌恶的,他最喜欢的是真实,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于是他根据自己的回忆精心细致的勾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绚烂的片段,将他的人生完整的展现在这部书的内容中。 《追忆似水年华》看似杂乱的结构,实际上是普鲁斯特独具匠心的处理,他所讲究的是浑然天成。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把主观意识融于客观规律之中,在无意中蕴含了有意。普鲁斯特自己也认为这部作品唯一的优点就在结构之上,书中每一卷中所描写的内容都好像一个零散的片段一样,然而正是这零散的片段显示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二、《追忆似水年华》在人物描写上的写作特色 法国一位名叫阿兰的作家曾评价普鲁斯特,说他在描写一个客观事物时从来不去正面描写,总是要通过另一个事物来反映这个客观事物,《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人物描写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对于书中人物的描写,普鲁斯特通过不同人物对其不同的映像,刻画出书中人物复杂而又丰富的性格,让读者在阅读时通过他人的印象来形成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因为普鲁斯特人物描写的特点,决定了《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人物在

心理和性格上具有开放性。

普鲁斯特书中的人物似乎都是矛盾的结合体,随着时间的脉络,这些人物在书中会以不同的形象出现。比如马塞尔的女友阿尔贝蒂娜,马塞尔从与她初见到相识再到相恋,阿尔贝蒂娜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普鲁斯特看来,人的容貌和性格都是相对的,所以在形象上也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场合,人们所呈现出来的表现也不相同,比如老女仆弗朗索瓦丝,在不同的人眼里她就是不同的形象。在普鲁斯特的书中,经常会用不同的人物来描述同一个人的行为,这样的表现

手法让他所描写的人物性格变得丰满和真实,让人物的描写显得非常的自然。

在20世纪,人们已经习惯了像巴尔扎克、莫泊桑等作家描写人物的方式,而且他们所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已经深入人心,经常会听到有人在描述别人时说他是葛朗台式的人,或者爱玛式的人。但是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却没有这样的人物类比。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普鲁斯特书中描写的人物没有特征,只是这个人物的特征在不同人的眼里呈现的方式不同,比如斯万,在马塞尔的家人眼中他一点也不英俊潇洒,但是在奥岱特眼中,他就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形象。

普鲁斯特在进行人物描写时,并没有将自己放在作者的位

置上,而是将自己的身份多样化,既是现实中的人,又是作品中的人,采用生活中的眼光来进行描写。普鲁斯特作品中的人没有一个固定的类型,就好像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意识中的他人一样,是不可预料的。

结论:普鲁斯特曾经说过文学就是生活,所以《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只是他回忆的表达方式。《追忆似水年华》在结构和人物描写上具有其特有的写作特色,让追随普鲁斯特的人只能模仿而不能超越。作家纪德曾在他的评论集《偶感集》中评论普鲁斯特的文章风格,称在其文章风格中全是优点,没有缺

点。由此,可以看出普鲁斯特在小说写作中独具特色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谢海燕.道法自然——论《追忆似水年华》写作特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02):70-72. [2]杨宁.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小说艺术[D].西北大学,2002. [3]崔玉.《追忆似水年华》结构艺术论[D].天津师范大学,

2013.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