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经常进行祖国统一和民族平等团结的宣传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025-10-04 08:15:12 责编:小OO
文档
进行祖国统一和民族平等团结的宣传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时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重要条件。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对祖国的和平和发展很重要;祖国的统一和,对国家的和平和发展很重要2,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来说。我国在各民族一律平等下的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历史和国家赋予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同时,依据规定,公民要认真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义务,自觉同一切危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一切危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将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惩罚。3.祖国统一和民族统团结,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也是我们的重要国策,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艰难的历史过程。所有的地方都是国家的一部分,所有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要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我国各族人民的职责和义务。

大学生应该都是有素质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有误会和矛盾,那是因为名族之间没有好好的去了解和沟通,在大学,少数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接触的应该会很多,大家多接触,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多,汉族同学就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并且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有些汉族人的确是很歧视少数民族,这样,久而久之,少数民族的人总觉得汉族人歧视自己,所以名族之间矛盾就更深了,但如果在大学,汉族同学多关心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相信少数民族的同胞的心也不是铁做的,他们也会感受到汉族同学的关心和温暖,时间久了,大家一定会和睦相处的,少数民族的同学回到家乡,肯定会告诉家乡的人,汉族人其实也很友善,这样一来,不是起到了维护名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作用吗?相信每个人都是热爱和平的,只希望每个民族的同胞都能够相亲相爱!一般的普通大学生对促进国家统一的影响力几乎为零, 大学生要做的只是坚持正确的立场, 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习惯;参与乃至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学校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以及学校的统一要求,主要采取课外活动的形式,采用团、队、班会,民族歌舞、民族团结故事会等方式,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民族知识讲座,寓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娱乐、素质教育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之余,也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

    民族自尊心是指一个民族热爱自己的祖国,不容许他人歧视、凌辱本国和本民族的尊严、荣誉,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强烈情感。爱国主义教育要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尊严感。民族自尊心的维护,不仅是情感上的东西,更是一种行动上的内容。所谓行动上的内容,是说对民族自尊心的维护,要靠实际行动。一方面在建设祖国和发展祖国中体现出来,一方面当有人侵犯祖国尊严时要挺身而出维护民族的尊严。自尊心来自于的国格,正像一个人有人格不能容许他人欺侮、侮辱一样。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在前进和发展中,对自己的力量,对自己战胜困难,对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念。民族自信心是对自己民族的能力、品格的信心和信念。过去我们能够辉煌,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是因为我们民族的能力和品格,是因为我们的勤劳、勇敢和聪慧,是因为我们有崇高的追求。今天,只要努力,我们就能够改变落后的面貌。民族自信不是建立在虚无主义的态度上,而是建立在务实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民族自豪感是对自己民族所取得的成就,自己民族的发展和品格自豪的情感。一个民族得以自豪的是自己的成就,自己对人类的贡献,自己的品格风范。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不仅要为我们祖国有着悠长的历史而骄傲自豪,要为我们历史上的辉煌而自豪,也要为我们祖国的资源,我们的财富,我们的人民而自豪。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国家落后了。落后不值得骄傲和自豪,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我们这个民族有不甘落后的品格和能力。我们中华民族有改变落后的信念和决心,更有改变这种落后的能力。

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既要体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应充分认识和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虚心学习和借鉴别国的长处和经验,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的爱国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首先,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事实证明,民族虚无主义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只能带来自卑与自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但是这种开放性是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为前提的。当国门洞开,面对世界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与挑战,当看到发达国家与我们的现实差距,有些人不是奋发图强去振兴祖国而是惑怨或叹,有的甚至把差距当作嫌弃祖国的“理由”。针对这种情况,同志一再强调自强、自尊精神,他说:“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国家是立不起来的。这是因为,没有民族自尊心,就谈不上爱国。一个没有自尊心的民族是不可能受到别人尊重的。世界各国无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十分注重民族自尊心的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出生入死,在反动势力的刑场上大义凛然,在为国争光的赛场上奋勇拼搏,在振兴中华的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奏响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颂歌。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拯救中华”的历史性胜利;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谱写了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划时代的新篇章。

没有民族自豪感,就树立不起民族自信心。综观历史,放眼世界,我们也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丽的山河、传统的美德;我们更有对人类文明与世界进步所作出的创纪元的卓越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军事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聪明才智、美德情操、发明贡献至今受到全世界人民景仰。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雄辩地表明,中国了不起,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了不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