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培养与发展
2025-10-04 08:12:54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培养与发展

作者:汪洋

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29期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学活动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具有极强的个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参与美术活动,将自己的情感与想象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另外,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尊重所有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与表达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基于此,下文详细分析了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在美术活动中的培养,以期给其他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发展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同一个重要途径就会美术教育。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将更多的空间与机会提供给幼儿,使幼儿将自己的想象、情感以及理解大胆的表达出来,对所有幼儿的想象与创造给予一定的尊重,接受幼儿对美的表达形式,并和他们一起分享想象与创造的乐趣。因此,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将自己当做幼儿,与幼儿共同想象与创造,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提高。

        一、 创设美术环境,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 创设美术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美术环境,如将手工剪纸贴在班级的窗户上、将艺术品摆放在走廊上、在墙壁上绘画美术图形等,在幼儿园各个角落中都体现美术因素,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氛围浓厚的美术环境,有效提高幼儿对美术的热爱。在室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园中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并且积极参与到幼儿的讨论中,这样,幼儿就会对作品产生会产生较强的欣赏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 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幼儿因为年纪小,所以对事物的直观记忆较强,尤其是对色彩鲜明的东西具有极强的记忆。如小班幼儿十分习惯使用鲜明的色彩画画,虽然幼儿的画十分凌乱,没有创造性,但是幼儿去乐此不疲,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可以通过色彩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自然素材的利用,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并且使用彩笔将自己的情感与感受表达出来,从而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色彩美感。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奇妙的线”美术活动,在该活动中将幼儿的视觉、欣赏力与创造力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幼儿大胆使用各种颜色,并且在同一个空间将这些颜色体现出来,根据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完成绘画。

        (三) 提高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创造力

        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掌握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不同特征准备不同的材料,材料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充分满足各个幼儿的需求。幼儿在看到这些材料以后,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术作品。例如:在某节美术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想象力,对石头进行加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幼儿将石头加工成恐龙、美国队长、蜘蛛侠、小汽车、苹果、花朵等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教师在将已经上浆打磨后的瓶子发给幼儿,让幼儿自己选择蜡笔、颜料、彩铅、记号笔等美术工具创作美术作品,经过幼儿的创设,所展现出来的美术作品形式各样,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美术作品是描线作品,有的美术作品是陶瓷绘画。总体来说,幼儿制作的美术作品都很棒,给人一种走进五彩世界的感觉,教师要积极表扬幼儿,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主动的创造美术作品,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二、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欣赏美术作品。美术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较多,对幼儿感性方面的引导比较少,在美术教学中,课本就像一条界线,对幼儿的感悟能力与创作欲望有较大的。因此,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将幼儿的感知意念融入其中,有效开展美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米罗的《女人和鸟》,这些艺术家都具有極强的个性,从而产生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其次,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不要将幼儿的思维固定在自己所画的框架中,要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站在各个角度欣赏作品,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最后,在结束作品欣赏以后,可以让幼儿将自己脑海中形成的图画画下来,然后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让大家一起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创造欲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对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有效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更多的空间提供给幼儿,使其充分自己的想象,拓展思维,这样幼儿通过创造力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描绘出来,进而促进幼儿创造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可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亚太教育,2014(3):59.

        [2]吴秀梅.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7(1).

        作者简介:

        汪洋,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