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5-10-04 08:01:22 责编:小OO
文档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宋宵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5期

        【摘要】产教融合的核心在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形成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在相互促进、相互扶持中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之下,必须确立并构建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就针对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加以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高职院校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必要性; 构建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工商学院2018年度教改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GSJG201800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9)15-0033-02

        从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广大高职院校已经选择走“产教融合”发展之路,在这条发展之路上,重中之重就是构建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是,怎样构建、从哪些方面入手就成为广大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这决定着培养出的人才能否满足行业企业的切实需求。

        一、构建“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不仅仅需要合格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地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必须要与行业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对接,按照行业的切实需求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在社会立足,推动社会的发展。为此,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极为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二、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1.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紧紧围绕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院校在产教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第一环,如果没有合理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必然会导致缺少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平台这一问题出现。因此,在产教融合的目标指引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突出以“应用”为核心,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在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中,应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部分,理论课程中要涉及到应用原理概述课程、专业实务课程等等,实践课程中要涵盖实验课程、实训课程、模拟操作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等。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方面,要紧密围绕理论课程开展进度,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始终让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養打造良好的平台。

        2.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向“双师型”看齐

        在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上,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必须将教师队伍由“单师型”建设成为“双师型”,这是广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得到教师专业指导的关键所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指的就是每位教师不仅要具备规定等级的从业资格证书和理论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必须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入手。“引进来”指的就是学校高薪聘请其他高职院校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达标的优秀教师,或引进企业一线的优秀员工,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所引进的人才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活动。“走出去”是指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其他高职院校,或者行业企业参加培训活动,汲取相关经验的同时,完善在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做好以上两个方面,教师队伍不仅能够更好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能指导学生如何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水平。

        3.加大一切社会企业办学资源的引进力度

        高职院校走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还要重点关注与社会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让更多的社会企业所具备的办学资源能够进入到高校之中,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服务。其间,学校与社会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在相互的利益驱动之下,达成资源共享这一共识,达到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资源这一目的。在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基础上,帮学资源的共享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与信息资源。所谓的“硬件资源”,就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之中,合作企业需要向学校提供专业领域的实操设备。而所谓的“信息资源”,就是企业要向学校输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供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二是场地与设施。企业要作为学校专业实践中人才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场地与设施,并且要有一线员工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水平,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资源保障。

        在产教融合发展道路上,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虽然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资源的引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还有很多方面仍然需要加以高度的关注,如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学者提起高度的重视,只有进行不断地完善,才能确保我国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剑,宋建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7-39.

        [2]徐春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5,(29):36-38.

        [3]张军峰.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169-170.

        [4]方刚,王佳乐.基于产教融合的嵌入式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8,(10):53-55.

        [5]孔祥峰.企业学院模式下产教融合实践研究——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7,(5):11-14.

        作者简介:

        宋宵(1985.9-),女,汉族,河北冀州人,硕士,郑州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