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二)
2025-10-04 08:07:46 责编:小OO
文档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二)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材料一:系统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材料二:研发历程

第一步,1994年至2003年,建设北斗一号系统,后更名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定位精度20米。4颗前期探测卫星,已退役。

第二步,2004年至2012年,中国开始建设“北斗二号系统”,服务区域为中国与亚太,定位精度10米。包括25颗导航卫星。

第三步,2009年至2020年,建设北斗三号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定位精度2.5米—5米。包括30颗导航卫星。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7月29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材料三:强大功能

①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120个汉字的信息。一般的卫星导航用户会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可以让别人知道你在哪里,你也可以知道别人的位置,这是不同于其他卫星定位系统的重要特征。

②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授时精度10纳秒(一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

③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

④个人位置服务、抗震救灾、气象服务、海空航运、交通管理……

材料四:社会评价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被全世界接受,可媲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2014年11月17日至21日的会议上,联合国负责制定国际海运标准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正式将中国的北斗系统纳入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这意味着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后,中国的导航系统已成为第三个被联合国认可的海上卫星导航系统。专门研究中国太空项目和信息战争的加州大学专家凯文·波尔彼得表示,这是“承认北斗系统能在其覆盖范围内提供足够精确的定位信息”。

(1)下列说法与以上材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B.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目标实现。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短报文服务功能是北斗系统区别于其他卫星定位系统的重要特征。

D.目前被联合国认可的海上卫星导航系统只有美国的GP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现在的智能设备时间显示非常准确,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原因。

 

(3)“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授时精度10纳秒(一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北斗系统能在其覆盖范围内提供足够精确的定位信息”句中画线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语,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赞美这嘹亮的歌声。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很多时候,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个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我们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并不相识。伯牙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成语“声情并茂”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要用声情并茂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就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B.韩国一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她的歌声哀婉悦耳,过了三天,人们还能听到歌声的余音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于是便有了成语“余音绕梁”。

C.从“移宫换羽”中,我们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韵宽广,演唱中还改变调性的音响。

D.音乐在战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声能达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的目的。“四面楚歌”就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第②段“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一句中“相传”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3)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成语中的歌声与我国古代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

【链接材料】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达到有益身心的效果。传说殷纣王听倦了平常的乐曲,便命令乐师师延谱写新的曲子,师延不肯,纣王就要杀了他,师延无奈而谱曲。纣王得到曲子后,朝歌暮舞,通宵达旦,于是丢掉了天下。不久,师延便抱着乐器投水而死。古人为了表达对这种音乐的不满,并告诫人们要远离这类乐曲,便把使人颓废忧伤、萎靡不振的音乐称作“靡靡之音”。

 

3.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近视人口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呈上升趋势,但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近视人数的比例近年来迅速上升,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一项针对亚洲16个国家和地区共20多万人的研究显示,韩国19岁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最高,中国北京初中新生的近视率超过六成,新加坡小学生近视率接近40%。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其他洲的国家,亚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因而竞争也更激烈。

许多青少年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是一种坏习惯。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2~3倍,日久就会形成近视。

电子产品不一定是孩子近视或近视加深的根本原因,但在孩子近视发展的过程中,电子产品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近视都出现在青春发育阶段,除部分遗传因素外,大部分孩子患上远视是由于过早地过度用眼,相当一部分就是沉迷电子产品等。

材料二:

近视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常见疾病,但它的发病机理和遗传密码,科学家们到现在还没找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近视具有遗传性,尤其是高度近视。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表明,近视的易感程度受DNA的强力影响。目前,科学家们发现了大约40个与近视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眼睛的结构、发育,或者大脑与眼睛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存在近视,子女近视的概率也会相对偏高。但基因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错误的用眼方式更是近视的催化剂。

书本曾被视为近视眼的“凶手”。这个观念根深蒂固,早在19世纪前,一些有名的眼科医生会推荐小学生们使用头靠以防止他们离书本太近。从生物学层次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能改变眼球的结构。人们在看东西时,眼球会不断调节射入的光线,使近处的图像聚焦在视网膜附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即所谓的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即所谓的真性近视。

材料三:

2008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凯瑟琳·罗斯为了研究儿童近视,将澳大利亚悉尼的6~7岁华裔孩子和新加坡的6~7岁华裔孩子放在一起比较。结果她的团队发现,悉尼的华裔孩子近视率只有3.3%,但是新加坡的华裔孩子近视率却高达29.1%。更惊人的是,两地孩子的父母近视率都差不多,而且悉尼的华裔孩子每周要读更多的书,更经常近距离看物体。

明明都是中国人的后代,为什么两地孩子视力会天差地别?罗斯团队找到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户外活动的时长;悉尼的华裔孩子每周会花13.75小时的时间做户外活动,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华裔孩子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只有可怜巴巴的3.05个小时。

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在日光下进行两三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或抑制近视的进展。室外光照能够帮助视网膜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来放缓眼轴长度的增长。

(1)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下列选项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国北京初中新生的近视率接近六成,新加坡小学生近视率超过40%。

B.沉迷电子产品是大部分孩子患上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C.近视具有遗传性,尤其是高度近视。如果父母存在近视,子女近视的概率也会相对偏高。

D.每周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或抑制近视的进展。

(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目前,科学家们发现了大约40个与近视相关的基因。

 

(4)请结合文本内容给青少年预防近视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笑,不苦口的良药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注】①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②颧(quán):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基因不是恒定不变的,只不过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人体基因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B.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犹如一张一弛的按摩,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C.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支气管和胸腔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

D.因为笑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所以微笑就会在脸上绽放。 

(2)为什么说“笑”是“不苦口的良药”?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3)第③段画线句除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4)“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句中的“约”能删掉吗?为什么?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造的树叶会发电

郭雅婧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为奇怪的树叶了:它没有粗细不等的叶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元件;它也没有心形、扇形或是菱形这样的形状,而是像一张单薄的扑克牌;甚至于,它连普通树叶常见的颜色都没有,看上去就像一块亮晶晶的遮光板。但它却能像树叶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一片人造叶子被放入3.7升水中,在阳光下迅速地产生了相当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家庭一天的能源需求。

事实上,人造叶子是一个技术概念,并不专指某一片叶子。这种技术主要是模拟真实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用人工材料制成小巧轻薄的片状,浸泡在水中,经过太阳光的照射,水被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这些气体储存起来可用于发电。所谓的“叶子”,只是一块高级的太阳能电池。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利用“不需要付费”的太阳能源,然而捕获并使用太阳能却需要耗费很大的财力,这让很多在太阳能上动脑筋的人望而却步。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造价并不昂贵,它的大部分开销都在于布线,而人造叶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传统太阳能电池板一样,人工叶子的基础材料依然是硅,只不过运用的是三结非晶硅。虽然在转换效率上不如传统的晶体硅,但这种非晶硅价格低廉、耗能少,更利于推广。同时,叠层的设计将非晶硅分子用磷酸盐加以固定,使它们就像是捆在一架车上的几匹马,不但保证了分解水时所需要的能量,还使其更加具有稳定性。

更令学界关注的是“穿”在硅外面的催化剂。催化剂使硅板不再像普通太阳能电池那样依靠电线工作,反应速度和强度大大提高。在过去,催化剂大多采用的是锰基。目前,采用钴等作为催化剂,相比于需要不断修复和代谢的锰基,钴等有强大的“自组装”能力,它能让自己分分合合,不需要再加入额外的材料。这弥补了20多年前第一片“人造叶子”的先天不足。据说,这样的一片“人造叶子”的光合效率大约是自然树叶的10倍。用钴、镍等元素作为催化剂,不但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还因为廉价而有了投入商业用途的可能。

如今,这个梦想似乎近在咫尺,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目前,人造叶子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捕捉氧气和氢气并储存它们,以备在没有阳光时使用。

(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

 

(3)“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造价并不昂贵,它的大部分开销都在于布线,而人造叶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句中的“大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的“黄金体温”

①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②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③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④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⑤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⑥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⑦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⑧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

⑨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⑩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

⑪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⑫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

⑬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摘编自《读者》2019年第9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身体的各个部分在任何时间都是37摄氏度。

B.变温动物对能量需求更少,因而它们的生存策略更加高明。

C.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它们都是人与动物的致命杀手。

D.体温37摄氏度是人类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平衡点。 

(2)从第⑦~⑬自然段来看,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的现象?

 

(3)⑤⑥两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下面信息整合任务。

【链接】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能力,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无论你吃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是酸性体质”“某某是碱性体质”,其实,酸碱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而对于食物,我们也大可不必太在意它的酸碱,应该注意的是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人体在对待温度与酸碱度方面表现出的相同之处是:都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①_______________能力,使体温或体液酸碱度处于②_______________状态。不同之处是:“黄金体温”有生物学研究和数学原理支撑,“酸碱体质”的说法却缺乏③_______________。

1.

【答案】

(1)D

(2)因为现在的智能设备由卫星导航系统授时,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授时非常精准。

(3)列数字;通过具体数据,准确说明了北斗系统授时精准。

(4)删去后,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不管在不在其覆盖范围,北斗系统都能提供足够精确的定位信息”。这与实际情况不符。用上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

【答案】

(2)C

(2)不能。“相传”表猜测,说明古人唱歌,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这一特点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①成语中的歌声展现了历史,展现了我们祖国民族音乐的风采;

②从与歌唱有关的成语中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

③从与歌唱有关的成语中我们能够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④成语里的歌声还能传达古人喜恶,体现古人是非价值判断的标准。

3.

【答案】

(1)①亚洲国家青少年近视人数越来越多;②遗传和书本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③新观点认为户外运动可有效预防或抑制近视的进展。

(2)A

(3)不能删去。“大约”,表估计,如果删去,说法就显得太绝对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4)①不要躺在床上看书;②不要沉迷电子产品;③合理进行户外运动。

4.

【答案】

(1)B

(2)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能促进人类心理健康。

(3)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具体的数字,把“持续大笑100次的锻炼效果”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作比较,具体准确、突出强调地说明了“大笑”的运动效果。

(4)“约”是“大约”的意思,表估计,说明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参与运动的肌肉可能少于80块,可能正好是80块,也可能超过80块,“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

【答案】

(1)人造叶子。

(2)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造树叶”采用叠层的设计,不但保证了所需的能量,而且更具有稳定性。

(3)不能。因为“大部分”的意思是绝大多数,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它的开销都在于布线”,与文中的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6.

【答案】

(1)D

(2)从自然选择(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平衡点37)和数学原理(黄金分割38.2、建模计算36.7)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的现象。

(3)第⑤⑥两段中把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作比较,突出强调了恒温动物具有的生存优势——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具体深刻地说明了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这一特点。

(4)①调节,②平衡,③科学依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