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分项工程验收及竣工资料整理
2025-10-05 04:41:53 责编:小OO
文档
分项工程验收、竣工资料整理

2OO5年1月

公路项目的质量评定

1.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公路建设项目规定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其具体划分办法参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单位工程。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特施工条件,可以单独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工程。公路项目被划分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大中桥梁工程、互通立交工程、隧道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六个单位工程。

(2)分部工程。在单位工程中,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如在路基工程中,又划分为路基土石工程、排水工程、小桥、涵洞工程、砌筑工程及大型挡土墙等分部工程。

(3)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中,按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项工程。如路基土石方工程又划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软土地基处理、土工合成材料自治等分项工程。

公路工程分项工程验收

公路项目质量检查的依据是1、交通部各种施工和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标准;3、设计图纸、施工说明书等有关设计文件;4、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

竣工验收的检查内容。

竣工验收的检查范围包括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检验,其检查内容有1、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原始记录;2、检查施工过程的技术档案资料;3、对竣工项目的外观检查;4、对使用功能的检查等。

质量检查的方法

1、全数检查。即对工程进行逐步的全部检查。由于花费的工作量大,只用于关键性的或质量要求特别严格的分项、分部工程和非破坏性的检查。

2、抽样检查。对要检查的内容,从总体中按一定比例,抽出部分子样进行检查(如道路开样洞、混凝土做试件等)判断总体的质量情况。在工程检验中,多采用抽样检查。

公路工程项目的主要分项工程检查

1、路基土方工程的质量检查。

(1)路基宽度和标高(包括边沟);

(2)路基的平面位置;

(3)边坡坡度及边坡加固;

(4)排水设施的尺寸及底面纵坡;

(5)填土压实度,弯沉值;

(6)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截水沟、渗水井的位置和形式是否正确;

(7)隐蔽工程记录。

验收时,应确定已完各项同工程是否与批准的设计相符,不符合设计和标准、规范的,应设法进行整修。

2、路面基层的检查验收。路面基层检查验收的内容包括竣工后的外表、质量和材料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1)判定路面结构层质量是否合格(即满足要求)时,以1~3KM长的路段为评定单位。

(2)检查施工原始记录,对上述检查内容进行初步评定。

(3)进行抽样检查。抽样必须是随机的,不能带有任何倾向性。

(4)竣工外形检查的数量和合格标准值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查内容主要有:高程、压实度、强度、厚度、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竣工验收。混凝土路面竣工后,应根据设计文件、竣工资料和施工单位提出的竣工验收报告,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验收。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

(1)设计文件和竣工资料;

(2)竣工验收报告;

(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报告;

(4)混凝土工程施工和材料检查或材料试验记录;

(5)基层检查记录;

(6)工程重大问题处理文件。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弯拉强度、平整度、搞滑构造深度、相邻板高差、纵横缝顺直度、中线平面偏位、路面宽度、纵断面高程和横坡度。

混凝土板的工程质量验收允许误差应符合规范规定。板面外观不应有露石、蜂窝、麻面、裂缝、脱皮、啮边、掉角、印痕和轮迹等现象。接缝填缝应平实、粘结牢固和缝缘清洁整齐。

4、沥青路面的验收

(1)施工前对矿料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检验。

a.石料。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级配组成、相对刻度(比重)、含水量、吸水率、土及杂质含量、扁平细长颗粒含量、与沥青粘结力、松方单位重等。

b.砂及石屑。相对密度、级配组成、含水量、含土量等。

c.矿粉。相对密度、筛分试验、含水量等。

d.沥青。按规范要求检查各项技术指标并行试验。

(2)施工过程中,主要抽查沥青材料的针入度(粘度)、软化点、延度三项指标。

施工过程中还应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作抽样检查,检查项目有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沥青抽提试验、抽提后的矿料级配组成。

当缺乏施工经验或根据工程要求在施工前需铺筑试验段时,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施工工艺

a.摊铺机械是否适用;

b.石料撒布的间隙及行驶速度(贯入式、表面自治用);

c.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遍数。

2.确定摊铺系数及压实密度。

3.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4.贯入式及表面处治的材料数量是否合适。

5.确定施工温度,包括拌和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

6.确定作业段的长度。

(3)质量检查的项目包括:厚度、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度、沥青用量、施工温度、压实度、矿料级配组成和外观要求等。

5、桥涵工程的检查验收

(1)明挖地基检验

a.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

b.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c.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d.对施工是志及有关试验资料的检查。

(2)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检验。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应使用仪器对成孔的孔位、孔深、孔形、孔径、竖直度(斜度)、泥浆相对密度、孔底沉淀厚度进行检验,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

    钻孔灌注桩还应以钻芯取样法或超声波法、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等无破损检测方法对桩的均匀性进行检测,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对各墩台有代表性的桩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根进行;无条件用无破损法检测以及钻孔桩为柱桩时,应采用钻取芯样法对至少3%~5%(同时不少于2根)的桩进行检测,对柱桩并应钻到柱底0.5m以下。

B.对质量有怀疑的桩及灌注故障处理过的桩,均应进行检测。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强度符合要求;

b.无断层或夹层;

c.钻孔桩底不高于设计标高,桩底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

d.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无残余松支和薄弱混凝土层;

e.需嵌入承台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符合要求。

(3)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

A.钢筋工程质量检查的重点是:钢筋加工的尺寸偏差、钢筋焊接质量、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的偏差、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B.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a.浇注混凝土前的检验。内容包括:施工准备和场地;混凝土组成配合比(包括外加剂);混凝土凝结速度等性能;基础、 钢筋、预埋件等隐蔽工程及支架、模板、安全设施。

b.拌制和浇注混凝土时的试验。 内容包括: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外观及配料、拌制,每一工作班至少2次,必要时随时抽样试验 ;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等)每工作班至少2次;砂石材料含水率, 每日开工前1次,气候有较大变化时随时检测;钢筋、模板、支架等的稳固性和安装位置;混凝土的运输、浇注方法和质量;外加剂使用效果;制取混凝土试件。

c.浇注混凝土后的检验,包括养护情况、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外露面或装饰质量、结构外形尺寸、位置、变形和沉降。

d.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还应进行钢筋冷拉预应力钢材编束、孔道预留、施工预应力、孔道压浆等项目的施工检验以及预应力钢材张拉机具、锚具的质量检验。

(4)砌体工程。砌体所用各项材料类别、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要求;砌缝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铺填饱满,强度符合要求;砌缝宽度、错距离符合规定,勾缝坚固、整齐,深度和形式符合要求;砌筑方法正确;砌体位置、尺寸不超过允许偏差。

(5)墩、台及安装工程。墩、台桩嵌入基座内的深度及基础的埋置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墩、台的倾斜、顶面标高、平面位置、相邻墩、台柱间距误差不超过规范规定。

简支梁、板安装完成时,两相信构件顶面高差、支座平位置、支座边缘四周高差符合规范规定。

桥面伸缩缝应上下贯通。缝中应填塞有弹性耐高温的材料,不得有堵塞和变形情况;防水层(包括与泄水管徇衔接处)、伸缩缝、沉降缝不得漏水或使水渗入结构体内;拱脚附近坡面处防水层不许有滑溜、挤损情况;安全带、缘石、人行道、栏杆、灯柱必须牢固,线条顺适,整齐美观;各种缝隙灌浆抹平。

上述质量要求,许多是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的检查,但在竣工验收时必须提供上述资料,作为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

 

 竣工验收

    1.  竣工验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经过交工验收各标段均达到合格以上的工程;

    (2)对未完工程或交工验收提出的修复、补救工程已处理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和质量监

督部门检查合格;

    (3)按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和附录A要求已编制完成竣工文件;

(4)按规定已编制好工程竣工决算;

    (5)施工、监理、设计、建设、监督等单位已编写完成汇报材料。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收到建设单位申请验收报告后,应及时检查交工验收的工程及

  竣工文件,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应及时组织验收。

    竣工验收委员会由验收主持单位、建设单位、交工验收组代表、接管养护、质量监督、造价、管理、有关银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大中型项目和技术复杂的工程, 应邀请有关专家参加验收工作。

  竣工验收委员会为全面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应认真听取和审议的报告除8.1.5的

  内容外,还要听取交工验收(代表)关于工程交工验收情况的报告。

  以上各单位报告中应对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作情况作出综合评价、竣工验收委员会在全面听取报告及植查有关资料、现场察看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附录C表中所列项目进行综合评分。

  工程质量的总评分值为100分,其中交工验收组确认的工程质量评分占70%,验

  收综合评分占30%(附录c表1)。按8,1.3规定确定工程质量等级。

  建设项目的总评分值为100分,其中工程质量总评分占70%,建设管理、设计质量、监理工作、施工管理{附录C表2)等综合评分的平均值占30%。技8.1 3规定确定建设项目的等级。

  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合格以上的建设项目签发《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附录

  D),由主持验收单位负责印发各有关单位。

    经竣工验收的工程,各标段{工程质量鉴定书}由工程所在地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签发。

质量保证资料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单位应提交的质量保证资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应有完糙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白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同时要求监理工程师负责提交齐全、系统的临理资料。正是有了这样的要求,所有公路建设项目的每—个施工单位到工程交工时都会提交大量的质量保证资料,但呈,真正能做到“齐全、真实、系统”的却不多,这主要是大多数的单位对质量保证资料的认识还不够,把它当成了工程的附属品,交竣工验收的附件;没有认识到资料的重要性和文献作用,从而导致发生了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

1.如何做到质量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

    资料真实、可靠这对于施工单位和赔理单位来辨呈必须的但也是很难的,怎样做到,关键之一呈领导重视,之二是职工的素质。领导重视了,就会对此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利用,使之体现出在本单位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职工的素质高,则能认

识到资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和数字的记载、抄写,更是工程管理的依据,是指导施工的工具,从主观上则会给予认真对待。具体做法为:

    (1)为体现领导的重视,工程开工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分清责任,施工原始记录、试验资料、检测资料、各类资料的汇总分析以及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记录等,一定明确到班组或人员;

    (2)资料的真实性与记录时间有直接关系,除人为主观的造假外,就是由于时间问题,该当时或当天记录的没有及叫记录过后补填,出错的几率很大,因此,施工原始记录能在现场填写的不到办公室记。如钻孔桩的钻孔记录、混凝土灌注记录等一定现场填写,不能现场填写的当天一定填写清楚;检查记录的各个检测数据要在检查现场填写,不可到办公室补填数据,一个项目的各个检杏数据检查完成后立即进行计算分析,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验资料的真实不仅是数据问题,还有试验取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数据必须随试验随填写。及时性是保证资料真实可靠。

  2.怎样对质量保证资料分类与保存?

    对质量保证资料分类与保存,目前还没有什么统一的规定,一般是各项目有各项目的要求。一个项目的质量保证资料成千上万,大一点的项目的资料要装几汽车,分类不清、保存不好,将是无法查找,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就已经乱得找不到头绪。一般情况下

质量保证资料为以下几类: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1.分项开工报告            1.对分项开工报告的审批

2.施工组织计划、方案

2,有关测量资料(若干张)         2.测量柚验资料(若干张)

4.原材料试验报告单(若于)       3.对原材料的抽验报告卑(若干)

5.分项工程报验单            4.分项报验批复

6.白检验收汇总表(评定表)        5.抽检资料汇总表(评定表)

7.施工原始记录(若干)

8检查记录(若干)             6,抽检记录(若干)

9.异常情况处理资料(如果有)      7.异常情况处理检查(如果有)

10.分部工程验收申请          8.分部工程签认

11.分部工程评定表           9.分部工程评定表

11.单位工程验收申请          10.单位工程签认表

13.单位工程评定表           11.单位工程评定表

    一般工程的资料是上列施工单位的1---9,主要是5-9,对于10-13有些工程并没有要求,当然还有一些资料这里没有列出,如计量支付表等。对这些资料的分类保管,多数的情况是如此要求:①施工与监理分开;②试验、检测、测量、原始记录、汇总分析表各自分开。总体上认为这样分开就清楚了,易于装订和保存了,实际上这只是从表格记录的来源、作用方面分开了,确实整理起来较清楚,但是,这样的分类、整理、保存有着三大缺点:①工作量大,将原来在一起的要给予分开;②缺少了资料不宜发现,因为同样的表格太多,只是时间的不同,数字上的差异不好区别,丢失了不好发现;③关键的一点是保存的目的是查阅,而这样分开给查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查看某一部位的资料,要分清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汇总资料等等,事前不知要查阅多少册、多少本。

    如果按照施工顺序及填表的顺序,就像上表所列的大致顺序,按单位、分部工程分篇,依分项工程的施工次序分册,施工、监理不分开、各类资料在一起,按工程的进展情况,随施工随整理装订,这样就真正清楚、简单、全面并且利于发现捕缺和便于查阅。

3.如何绘制竣工图表?

    多数的单位将绘制竣工图表看作是很简单的事,其实不然,认为简单的,应该说是没有理解竣工图的重要性,没有认真去绘制,多数的是将设计施工图进行修改图签复印,只是将设计单位换成了施工单位,将设计人换成了施工人,其它的一律保持原样,好一点的将各页说明改一下,多数的不动,这样是简单,但是这样不是所要求的竣工图,这样的竣工图没有意义。

    竣工图的绘制,应该与工程的进展、质量资料的整理存档相匹配,当完成一个分项工程或一个分部工程,测量资料、检测资料分析利用完中,就应立即进行对应的竣工图绘制。如:对于路基工程.工程开始要对原地面标高进行复测,由于在设计测量到开始施工的时间内地形的变化等原因,原地面标高与设计有所不同,复测的数据得到监理的认可后再进行清表填前碾压,碾压过后再次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经监理认可后进行路基填筑。到此,就应该把原地面标高及填前碾压沉降后标高绘制到竣工图上,在绘制的同时计算出实际的路基填筑土石方数量。当路面完成时,将路面的施工检测标高绘制到竣工图上,细致的竣工图还把路基的交工标高、路面各结构层交工标高绘制到竣工图上,这样竣工图、施工原始记录、检测记录相互匹配对应。绘制竣工图的关键,是不可复印设计施工图,要将交工工程的实际尺寸、标高表示出来,在图页说明中将施工过程交代清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