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承台施工及质量控制
2025-10-05 04:43:00 责编:小OO
文档
承台施工及质量控制

作者:张军超

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05期

        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就承台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叙述,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承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093-02

        1 工程特点

        该桥的承台基础多位于水塘中,在桩基施工前应先进行施工作业平台的填筑,对于原水塘内平台填筑应先进行挤淤施工。根据设计院地质勘测钻心孔水位,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施工前应进行井点降水,并将临近水塘内水位降低。

        2 施工方法

        2.1 承台基坑开挖

        1)井点降水施工

        由测量班进行承台位置放样后,进行所有承台位井点降水施工。

        2)工艺流程

        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

        3)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定位: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采用循环钻成孔,孔径一般为400mm,用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池。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

        2.2 承台基坑开挖及防护

        待地下水水位下降至距承台底0.5m~1.0m(降水15天~20天后),承台桩基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基坑开挖,在开挖前根据图纸设计计算出承台中心点及角点坐标并进行现场施工放样,并测量台位地面高程,计算出基坑实际开挖深度。

        在基坑开挖线以外5m处设置纵横向相通的截水沟将地表水排入天然水沟。由于我标段施工地域位置的原因,地表水含水层较浅,基坑排水采取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并由专人负责排除基坑积水,严禁积水浸泡基坑。

        陆地上承台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坑底预留30cm人工清底。并根据基坑土质情况,设置工字钢临时支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工字钢埋设长、宽尺寸应比承台基坑长、宽尺寸大出100cm,留出施工作业面。钢板桩之间采用Φ500钢管作支撑。钢板桩埋设深度根据地面到承台底的高度确定,保证埋入承台底土层内深度不小于4m。

        2.3 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井点降水→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工字钢支护→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注意事项: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并在开挖过程中试打钎,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经设计单位给出方案用级配砂石回填。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200mm~300m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2.4 凿除桩头、桩基检测、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及承台、桩基通用图的设计桩基钢筋进入承台内的高度,在桩体侧面用红油漆标注高程线,以防桩头被多凿,造成桩顶伸入承台内高度不够。破除桩头时应用采用空压机结合人工凿除,上部采用空压机凿除(沿承台底,用风镐或手钻打出与桩基纵轴垂直的破涨孔,然后向孔内打入钢楔。由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较差,桩头很容易与桩身混凝土分离,在使用吊车将桩头吊出),下部留有10cm~20cm由人工进行凿除。凿除过程中应保证不扰动设计桩顶以下的桩身混凝土,并保证伸入承台内的15cm。严禁用挖掘机或铲车将桩头强行拉断,以免破坏主筋。在桩头破除完成后将伸入承台的桩身钢筋清理整修成设计形状,复测桩顶高程,进行桩基检测。如有试桩的承台,应在完成试桩检测后在进行破桩头施工。

        桩基经超声波等各种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垫层,垫层采用与承台混凝土标号相同(C15)的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cm,且垫层几何尺寸应比承台几何尺寸大50cm。

        2.5 钢筋绑扎

        承台钢筋绑扎应在垫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进行。在垫层面上根据图纸设计弹出钢筋的外围轮廓线,并用红色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

        承台钢筋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现场进行绑扎。底层承台钢筋网片与桩身钢筋焊接牢固,并根据《京沪桥通22-高速双线桥梁综合接地钢筋布置图》进行承台钢筋与桩基接地钢筋焊接,并按图纸设计接地端子的焊接,并进行接地电阻的检测,检测合格后在进行承台钢筋骨架的绑扎。钢筋骨架的连接采用铁丝绑扎,如有需要可采用焊接。

        2.6 钢筋加工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采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人工绑扎成型。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全长的1%。钢筋加工的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的数值。钢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

        2.7 钢筋安装

        1)主体钢筋

        双层承台钢筋分二次绑扎,第一层钢筋安装完后,注意将加台预埋钢筋按设计位置及数量埋好,并采取定位钢筋进行定位,确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位置不变。同样,在加台钢筋绑扎时注意按设计位置及数量预埋墩身的竖向主筋,并用定位钢筋定位固定(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污染,可将承台钢筋骨架同时绑扎就位)。

        定位钢筋为Ф20钢筋,布设在需定位钢筋的内侧,类似于钢筋笼加强筋的布设,上面按需定位主筋间距焊制若干个Ф10限位筋,此筋和需定位筋进行绑扎牢固,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拆除重复利用。承台沉降观测标深入承台内50cm,为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观测标的位置稳定,可将观测标与承台钢筋骨架焊接成一体。

        桥墩:沿墩立面中心对称预置二根竖向接地钢筋,下端与承台环型接地钢筋焊接。此钢筋伸入墩帽中要与顶帽钢筋焊接形成电气回路,伸入承台与承台顶面、底面钢筋网焊接形成电气回路。

        在每个墩身埋入地面下20cm处一般设置外露接地端子为电气回路测量点,水中墩可不设。接地连接端子采用不锈钢材质,连接端子外露面应保证与混凝土表面平齐,最好高出混凝土面1mm~2mm。

        承台:在承台下层沿桩位四周设置一圈环型接地钢筋,并与墩身、桩基中的接地钢筋焊接。

        桩基:桩基钢筋可利用桩身中纵向主筋作为接地钢筋,此钢筋上与承台环形接地钢筋焊接,伸入承台底面深度不小于5m。

        接地钢筋网应保证各点电气连续贯通,接地钢筋露出混凝土以外部分进行锌铬涂层防锈处理。

        2)钢筋焊接

        钢筋接头主要采用焊接接头,并满足有关规范规定以及施工图纸的要求,钢筋焊接处的屈服强度应为钢筋屈服强度的1.25倍。在加工场中,钢筋的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必要时可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焊接钢筋的接头,将施焊范围内的浮锈、漆污、油渍及焊后的焊渣等清除干净,在钢筋受拉区,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不得大于主筋数量的25%,非受拉区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得大于主筋数量得50%,相邻两个钢筋接头的间距不得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

        2.8 模板施工

        承台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吊机配合安装。模板立设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进行,使用全站仪放出承台四个角点,清除承台基坑内,承台混凝土面的杂物,弹好各种控制线,将标高标示好,并熟悉图纸,以保证各物件的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并弹出模板内沿线,然后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绷线法调直,吊垂球法控制其垂直度。采用Ф48*3钢管加固,内楞竖向按0.8m布设,外楞横向按0.8m布设。在模板外侧用钢管设三角支撑加固,使模板安装稳定、牢固。墩身预埋钢筋的绑扎在模型立设完毕后进行,根据模型上口尺寸控制其准确性,采用与承台钢筋焊接,形成一个整体骨架以防移位。为加快施工进度,可将第一层台与加台模板同时安装支护。

        模板在使用前应进行打磨抛光除锈,并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应平顺、严密,接缝使用双面胶条。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通过并签证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2.9 拆模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出模板。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若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问题时,暂停拆除,经处理或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拆除。

        拆模后若发现混凝土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能进行修补。

        2.10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浇筑后要适时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尤其是承台体积较大,气温较高时要尤其注意,防止混凝土开裂。

        2.11 基坑回填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基坑回填,基坑四周同步进行;回填土分层回填,每层厚度10cm~20cm,用3TA55冲击夯夯实。

        3 结论

        在承台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一定要对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不良状况的出现。同时施工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的控制确保其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雪琴.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6(S1).

        [2]陶建飞,宋伟明,张国志.苏通大桥主墩承台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施工技术,2005(12).

        [3]贾应春,崔清强.苏通大桥辅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J].桥梁建设,2006(S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