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自主学习
2025-10-05 04:44:49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自主学习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课程标准下,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体验式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这也是体育教学的的核心理念。因为体育教学它是引导学生促进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体验的过程,这种过程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体育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找到体验式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掌握体育知识,提高技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程标准;自主发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17-02

一 创设体验式自主学习的条件是引导的关键

1.创设体验式自主学习情境。

要培养学生体验式自主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在教学中,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自主讨论的课堂气氛。由于教师们已经习惯把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直接地灌输给学生,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枯燥单调,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要,而情境教学正是针对这种弊端,通过优化环境和优化活动对之进行改善。

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适当运用故事、音乐、表演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轻松、活泼、愉悦的气氛中去学得知识,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与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就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谈些认识、做法和体会。如:运用具体的教育内容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能使枯燥的教材,单调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的教学目标得以更好的完成。

如教学“立定跳远”、“沙包投准”的内容时,可设置小青蛙找妈妈的情境。开始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在找妈妈的途中遇到了许多小动物,指导学生模仿它们做准备活动。模仿大雁飞(上肢运动)、小鸭子走路(下肢运动)、小猴看东西(头部运动)、小熊摘玉米(体转运动)、大象走路(腹背运动)、小白兔跳(跳跃运动)。遇到小河,要踏石过河(专项准备),要过比较宽的河,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看谁的本领学得快。在稻田里要消灭害虫,于是它们拿起武器(沙包)去消灭害虫(投准)。最后,小青蛙终于找到了妈妈,与妈妈一起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放松活动)。这一情境的设置可以使学生们乐在其中。又如创设“小侦察兵”的情境,按照规定目标、路线、动作和教师的口令进行,听到“上山”口令,学生做高抬腿跑;下山-小步跑;“通过敌人雷区”-曲线跑;通过铁丝网-做爬越动作等,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身体,更可喜的是发展了学生的动作技能。

2.提供体验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开展体验式自主学习,体育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以体验式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价值观指导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综合,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新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在教学方案中,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局限于认知,它还涉及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它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有“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嘎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的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这一新的设计要求,较之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典型传统教学方案的风格来说,似乎线条要粗得多,留下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然而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

3.体验式自主学习是弥补个体差异的有效途径。

自主式学习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从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自主式学习是我们学习的需要。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往往是围绕一个技术动作或游戏活动进行的。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对同一个技术动作所表现出来的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给一定的时间亲身体验,通过老师的引导,达到体育技能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因而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掌握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心,而且可能是进一步完善其个体差异的有效途径。

学生个体差异论指出,学生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存在两个运动能力完全相同的学生,诸如生理方面的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发育情况、模仿能力、遗传等各方面内容。心理方面的差异包括智力因素、学习动机、性格特征、情感因素、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等各方面差异。另外还有认知方面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差异(王世庆,2005)。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差异。(2)教学过程——考虑学生差异。(3)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差异。(4)练习设计——依据学生差异。(5)教学评价——承认学生差异。分层教学方法是自主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手段。为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二 保持学生体验式自主学习的热情是实施基础

“人的情感功能系统有一个先天存在的机能,这就是需要他人关注自己,亲近自己和重视自己。在学习实践中,获得他人的好感,博得他人的赞扬,能够招引老师和同学乃至家长的广泛关注、重视与亲近。”因此,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的局面,让每一个学生感受自己受到关注,受到关切与重视,那么参与自主学习的热情就会得到有效的维持。如何有效地控制课堂局面,保持学生体验式自主学习的热情,可以考虑使用以下方法:

1.对参与者给予富有情感的评价和激励。

由于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而参与体验式自主学习的热情、参与的效果肯定不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参与热情高的部分同学,而应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评价的语言,且语言要富有情感,富有激励性。对平时学习困难,自控能力差的同学,可以通过爱心和耐心不厌其烦的给予单独辅导,发现有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与表扬等等。总之要让每一个学生感觉自己一定行。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充满亲切感,对学科学习也充满信心,体验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确定目标方面教师应加以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3.总结成果,师生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出一定的空间自主学习,学生做完尝试一个新的动作,多问学生“有什么感受”?“还有更高的挑战吗”?这样激励学生不断地挑战自我。正因为重视了他们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才会产生标新立异的想法。这样学生会在尝试、体验、自解的过程中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在教学中,还应在适当的时期举办一些挑战赛,让学生自主的参与竞争,选择挑战的对象,这也对自主参与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三 分阶段、有步骤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实施的催化剂

如果说体验是一种好习惯,那么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就体育自主学习而言,除了对技能的一种尝试、自我的控制、自我学习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学习技能的延伸。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不同的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采取不同方法给予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学生自觉愉快的参与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目标。教师应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基本模式等出发,认真实践体育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体现着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生成性。一方面教学要关注学生自主拟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方法及评价等;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不同认知与不同的生成方式,教师应给予不同学生以不同的帮助,使每一个学生都会学习,都能感到自己是成功者。其次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运行。教师应给予学生适时的启发、引导、激励和帮助,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最后,一门学科本身的魅力在于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开展课程内涵的挖掘,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添动力。这是其教学成效显著的重要基础,也是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 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1

[3] 钟启泉 崔允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王德勋:《自主学习新探》[j]. 《教育学刊》. 2004.2

[5] 《教师》杂志社 issn 1674--120x 2011.1

注释:①②: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 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