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儿童心理问题的家庭成因
2025-10-05 04:44:45 责编:小OO
文档
TIME EDUCATION

NO.10October

时代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要求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有全面的个人素质。为使我们的儿童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可谓是不遗余力。现在的家长似乎比任何一个时候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教育结果似乎却是并不如意,最主要的是表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关孩子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屡闻不鲜。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笔者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儿童,本文拟就儿童的心理表现及其家庭成因方面作一肤浅的探讨。

1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1厌学

这部分儿童主要表现在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拖三拉四,有的干脆爱理不理。但学习以外的事一般都能做得很好,甚至在某一方面还有小小的特长。这类儿童不是学习能力有问题,应该是心理因素在作怪,他们打心底里讨厌学习。

1.2自私

这些儿童以自己为中心,表现出极大的自私性。比如,在校不肯为同学多做一点事,不愿吃一点“亏”,跟自己学习无关的事,什么都不做。甚至连班队职务都不愿担当,同学之间有困难也不愿相互帮助。

1.3对立

这种儿童表现为对什么事都产生对立情绪。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他都“不要看”,有时觉得他们什么都看穿了。老师上课提问他不回答,班级、学校组织的活动他不参加。甚至他本来在做作业,你去表扬他几句,他反而就不做了,为的就是跟你对着干。对这种学生是哄也不是,骗也不是。

1.4暴力倾向

可能“暴力”这个词一般人都认为成人才有,其实,现在的儿童身上表现也很突出。有些儿童在同学中总是称王称霸,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有时甚至对老师也动手动脚。笔者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他上课总是坐不住,还常常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乱丢,为的是找茬,打架,甚至连老师都被他抓破几次。这种孩子,有严格意义上说,他已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心理已发生扭曲。

2儿童心理心理问题的家庭成因

那么,儿童的心理品质是如何形成的呢?应该说,儿童的成长受到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面就客观地来审视一下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2.1溺爱

这个问题恐怕是当代独生子女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现在的儿童,身处六位长辈的“关心”,没有竞争,没有挫折,在家庭中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处在核心地位,极易形成自大、狂妄的性格。在他们的眼中,周围的所有人都是围绕他们转的,都是为他们服务的。这样使他们容易形成自私、任性、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等特点。他们没有耐心,没有毅力,一旦遇到不合心意的事,他们就会胡来。

2.2放任

现在的家长工作都很忙,尤其是现在的乡镇企业大多是12小时上班的。因此,小孩在家中很难见到自己的父母,父母要想管教自己的孩子也是苦于没有时间。这样,孩子就完成由爷爷奶奶来照看。而爷爷奶奶一辈,通常很少真正管教,只会一味地放任。一旦孩子犯了什么错,他们总会以年纪还小不懂事为借口给予庇护,他们相信“树大自然直”。这样天长日久,小错变大错,而在孩子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什么错的概念。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自己做了什么事,都不用承担后果。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他们放任自己的行为,做事不计后果。所以,这类孩子在学校也听不进一句批评的话,有时老师的好言相劝他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孩子,到头来谁都管不了,家长后悔都来不及。

2.3畸形家庭

现在的家庭离婚、分居等不安定因素很多,导致很大一部分畸形家庭的产生。应该说,这些并不是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必然因素,但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孩子肯定是第一受害者。这些家庭的孩子一方面由于父母的特殊情况,很难从他们身上得到真爱。另一方面,客观上父母也很少有心思花在他们身上,所以他们成了无人管的一族。在这种孩子的眼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爱,没有情。当然,在他们的心中也不会有爱,相反充满了恨。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他们心理的畸形,而外在表现为学习无精神,成绩下降,听不进老师的话,有时候甚至说出或做出一些与年龄阶段不符的话和事。像这样的小孩,以后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还很难说。

2.4家庭暴力

现在,曾经仿佛遥远的暴力已渐渐进入普通家庭。家庭暴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暴力,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而这种现象又以外地生家庭居多。笔者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学习上很不理想,做作业丢三拉四,家庭作业更是推三托四,无论老师“软硬兼施”都不行。后来联系其家长,希望能得到配合。没想到,这位家长来学校,找到自己的儿子,还没开口就一顿拳脚,根本不问青红皂白。后来换了一个任课老师,同样的事又发生了一次。经历过的老师对这位学生都记忆犹新。笔者始终忘不了的是那位学生当时的眼神,从他的眼中看到的除了惊恐就是仇恨,面对这样的家长,这样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心理怎么会没有问题呢?他学会的是怎样的待人之道呢?

2.5期望值过高

这种家庭往往表现为一方面对孩子的学习方面是严厉型的,一有闪失就会轻则批评,重则打骂,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孩子的其它方面尽可能地满足,为他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这种家庭严重忽视了孩子的性和自主性,忽视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心理需求,为孩子设置许多的清规戒律,让孩子过早地接受正规化的教育,但往往适得其反,也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3留给我们的思考

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生活环境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碰到困惑的时候,父母的帮助与疏导会使孩子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营造和谐、安宁、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问题正变得日趋严重。离婚、分居、家庭暴力等,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父母双方扔下自己的家庭各奔东西,留下孩子跟着所迈的爷爷奶奶,连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更何谈教育?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问题。

作者简介:邹卫星江苏省常熟市古里中心小学,江苏常熟215500

浅谈儿童心理问题的家庭成因

邹卫星

摘要:为使我们的儿童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可谓是不遗余力。现在的家长似乎比任何一个时候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教育结果似乎却是并不如意,最主要的是表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上。

关键词:儿童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8181(2009)10-0211-01

-

-21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