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第五讲3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convertor
2025-10-05 04:43:52 责编:小OO
文档
第五讲之三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

1

中晚唐文学的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精神衰退,现实主义则进一步获得发展与成熟。

由青春期进入中年。

由理想层面进入现实层面。

从追求兴象圆融转而追求深刻、准确、精致。

2

李白眼中的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见孟棨《本事诗》 

3

杜甫的生平(一)

712-770

字子美,原籍襄阳人,后因其曾祖迁居巩县,遂为巩人。

20岁以前,用功读书,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

弱冠之年,南游吴越

24岁,赴洛阳考试不第,东游齐赵。

4

杜甫的生平(二)

33岁,与李白、高适相识,往还唱和,同游梁、宋。

34岁起,长安十年——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杜甫将目光投向了现实,诗风发生了转变。

安史之乱,味尽人间悲苦。

48岁,入川,开始过一种充满慰藉与宁静的生活,然而中间亦不乏颠沛流离。

5

杜甫的生平(三)

54岁,严武卒,成都再难久居,杜甫再度面临流浪飘零。开始出川的旅程——其间,夔州两年,是杜甫诗歌创作最为重要的一段时期。

57岁,思往湖南,乘舟出峡。

59岁,病逝途中。据新旧唐载,杜甫因受水阻,十日不得食,后郴州县令具舟相迎,大啖牛肉白酒,一夕暴卒。

6

小结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而这一时期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前有安史之乱,后亦有吐蕃入侵带来的混乱。整个社会长年挣扎在战争与饥饿当中。就个人而言,杜甫同样过得水深火热。这样一个时代,造就了杜甫。而杜甫则以他的诗歌,从最广泛最深刻的角度,反映和刻画着这样一个时代。

7

“诗史”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

一方面,是由于杜诗有历史的认识价值,可以用以证史,可以弥补历史记录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杜诗提供了比史实更为广阔,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

 大量采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善于抓住细节,同时在叙述中融入深厚强烈的抒情,不时展开议论。

8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在这几年中,我们的诗人,始终与祸乱相终始,国破家亡,流离转徙,屠戮人民,摧毁房屋,衰败荒凉,满眼都是白骨。一切的痛苦经验,他尝过,一切的残酷现象,他看到。” 

9

方东树《昭昧詹言》(一)

秋兴者,因秋而发兴也。谓之兴者,言在于此,意寄于彼,随指一处一事为言,又在此处而思他处也。而皆以己为纬,以秋为主,以哀伤为骨。

10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1

(二)

评其一

起句秋,次句地,亦兼秋。三四景,五六情,情景交融,兴会标举。

12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3

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汎汎,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尽轻肥。

14

(三)

评其三

结句出场,兴会陡入,如有神助。

15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帝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16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17

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朱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18

(四)

评其六

末句兜回,收全篇,无限低回,所谓弦外之音。

19

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飘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20

(五)

评其七

沉著悲壮,色色俱绝。

21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22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3

杜甫的律诗

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以律诗写时事;

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以律诗写组诗;

炼字炼句达到炉火纯青——炼神

对于格律的操控达到化境——全合格律不见格律之束缚,对仗精工又似信手拈来不见对仗痕迹。

纵横恣肆,极尽变化。

24

杜诗的风格

沉郁顿挫——一方面,这说的是杜诗的情感。杜诗中的情感是无比深沉的。对于国家命运、对于百姓疾苦、对于个人遭际,诗人都总是充满忧思慨叹。但那些郁勃不平的情感,并非喷泻而出。诗人总是在强力抑制,表达得十分低回,充满起伏。另一方面,这也是就杜诗表现手法而言。杜甫力求突破,推陈出新,手法往往异于通常的欣赏习惯。“拗”同样也构建了顿挫感。

25

杜甫的地位

承前启后的大诗人

自觉地师法前代诗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新诗改罢自长吟,颇学阴何苦用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对后代诗风影响深远——白居易、李商隐、韩孟诗派、江西诗派,等等。

26

白居易

772-846

字乐天,原籍太原,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

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存诗2800余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学主张

27

新乐府运动

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提倡为君为民而作——宗旨

缺陷——过于功利,不重艺术性;语言提炼不够,浅俗直露,诗味短浅。

元白

刘白

中隐

28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的出现,标志着唐诗大变于中唐。

韩孟诗派的形成与韩愈孟郊的交往密切相关。

诗派观点: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笔补造化——富于创造性的诗思,对物象加以主观裁夺。

                     崇尚雄奇险怪之美

29

韩愈

768-824

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两度被贬往广东。

诗歌创作追求超越常规,好发议论,初步具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30

郊寒岛瘦

孟郊(751-814),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性格狷介孤傲。作诗以苦吟著称,注重炼字,追求构思奇特超常。诗中往往充满幽僻、清冷、苦涩的意象。

贾岛,字阆仙。幽都(今北京西南)人。早年曾为僧。后返俗应举,终生不第。苦吟成癖,诗风幽冷奇峭。

31

晚唐的政治背景

政治统治日益黑暗腐朽——朋党之争愈演愈烈(牛、李党争)、宦官专权登峰造极、藩镇势力急剧膨胀,农民生活困苦异常,蓄势待发。

32

士人的心态

对于自身以及国家民族的自信力、自豪感逐渐减退,忧患意识逐渐增加;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逐渐减退,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懦弱以及安于现状的心态;

热情、爽朗、豪迈逐渐减退,苦痛与挣扎逐日赠加。

33

诗歌风尚

奇幻瑰丽的风格。主要代表是李贺、李商隐。

情绪并非酣畅淋漓地倾泻而出,而是借助词藻、典故、构思,曲折隐晦地寄托在诗歌当中。

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安慰,转而向奇丽虚幻的世界寻找,或者转向古早的过往。

34

李贺

791-817

字长吉,生于昌谷(今河南宜阳)。故亦有李昌谷之称。

其父名晋肃,父名之讳,李贺无缘科举。

细瘦、通眉、长指爪。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35

李贺的诗歌

所写诗歌有极为大胆、不同常规的想象,色调明艳,造语也不同流俗,十分奇特。

通感的应用;冷色调;硬词。

36

杜牧评李贺诗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37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38

小李杜

李商隐,812-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学杜甫,擅写七律。诗风缥缈朦胧。意象与句子之间的情绪性跳跃较大。艳而不靡。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有别墅于樊川。《樊川集》

尤长七律、七绝,诗风清丽飘逸。写咏史诗善为翻案文章。

李深婉,杜俊爽。

39

诗歌主张

“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允书》)

“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

40

对于盛唐的继承

对于生活的信心和乐观态度使杜牧像盛唐时任一样执著于现实,他所创造的意境是明快和优美的,并且基本上保持了重视兴象、神韵,将思想感情寄寓于现实客观生活的传统。

41

《沈下贤》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42

李商隐与女冠的恋爱

李商隐早年曾在家乡怀州河内的玉阳山(王屋山分支)学仙。所在道观与玉真公主故院灵都宫邻近。李商隐遂与观中一入道宫人相恋,并与其义妹相知。二人均是公主歌舞队成员。义山诗中常以桂花、月姊暗指其恋人。相知者则以榆荚、星娥相喻。

43

药转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露气暗连青桂苑,风声偏猎紫兰丛。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簾中。

44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