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全国2020年04月自学考试00449教育管理原理试题答案
2025-10-05 04:36:34 责编:小OO
文档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管理原理

课程代码:004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B)1-53

A.18世纪末80年代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初30年代    D.19世纪中叶

2.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参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体现了教育管理的(B)2-63

A.系统原理    B.人本原理

C.公共性原理    D.动态原理

3.教育管理活动要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管理行为,从而使教育管理活动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指教育管理原则中的(B)3-70

A.方向性原则    B.规范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4.教育方针中最重要的内容是(D)4-82

A.教育理念    B.教育性质

C.教育策略    D.教育目的

5.教育构成的要素不包括(D)4-83

A.对象    B.目标

C.实现的手段    D.教育行动准则

6.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各种数量化工具,通过建立教育预测的数量化模型,来预测教育发展的数量规律。这种教育预测称为(C)5-99

A.定性教育预测    B.单一法教育预测

C.定量教育预测    D.宏观教育预测

7.分析人口总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年龄构成、学龄人口等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人口指标,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教育所应承担的义务教育任务。其预测原理是(B)5-100

A.相似性原理    B.相关性原理

C.综合性原理    D.延续性原理

8.通过研究动态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变化过程来推测随机事件变化的一种数字预测方法,称为(D)5-102

A.回归预测法    B.教育专家个人预测法

C.德尔菲预测法    D.马尔柯夫预测法

9.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教育行政是(B)6-119

A.全通式分权    B.分级办学、分工管理

C.三权分割    D.半截式分权

10.我国教育事业费也称为(A)8-147

A.教育经常费    B.基本教育费

C.教育专项费    D.教育基建费

11.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概念以及技术手段,才能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体现出教育评价方法的特点是(A)10-171

A.以现代科学方法为指导    B.与教育目标密切关联

C.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D.适用于各种教育现象的评价

12.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包括(C)12-199

A.教学过程的管理    B.教学业务的管理

C.教学目标的管理    D.教学质量的管理

13.目前已经确定我国六种法定的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法律是(B)8-147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教师法》

14.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估标准,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这些要求符合教师管理的(C)12-195

A.教育激励的原则    B.合理结构的原则

C.绩效的原则    D.选贤任能的原则

15.学校管理目标能引导组织成员朝着既定方向前进,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控制和调节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保持学校管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体现了学校管理目标的(A)11-178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控制作用    D.协调作用

16.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和目标设置与满足需要相结合,体现了德育管理办法中的(C)12-212

A.行政措施法    B.依法管理法

C.激发鼓励法    D.思想教育方法

17.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可划分为(A)13-235

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B.确立目标、执行、检查、总结

C.计划、执行、检查、考评    D.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18.教育行政领导应让专家们对决策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客观事实得出科学结论,然后交给领导者选择,体现出教育咨询的特性是(C)14-250

A.自由性    B.科学性

C.性    D.计划性

19.在充分测量各种不同活动方案产生的收入与成本因素之间的差别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优方案,这属于教育决策的(B)14-256

A.决策表达    B.差量分析法

C.标准选择法    D.组织实施

20.教育管理活动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所产生的管理效果之间的比率,称为(C)15-261

A.教育监督    B.教育执行

C.教育领导效率    D.教育决策

21.教育管理机构指的是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和(B)6-111

A.学校外部管理机构    B.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

C.教育人事管理机构    D.各级教育机构

22.教育行政的核心内容是(B)7-131

A.教育财务行政    B.教育人事行政

C.教育管理    D.教育预测

23.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包括目标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对手模式和(A)10-167

A.决策模式    B.目标定向模式

C.自由模式    D.活动模式

24.在教育中,教育机构是教育的载体,教育的核心是(D)6-109

A.教育行政    B.教育制度

C.学校管理    D.教育规范

25.体育卫生工作要考虑年龄特征,不可拔苗助长和滞后,注意难度和强度,这体现了(A)12-217

A.科学性原则    B.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C.三育并重原则    D.体育卫生结合原则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教育规划5-103

答:

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

27.教育行政组织机构6-121

答:

是依法建立的国家公务机构,是为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单位。

28.教育决策14-253

答:

是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的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29.学校目标管理11-177

答:

是指学校组织为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教师管理的内容。12-196

答:

(1)教师队伍的预测和规划;(2分)

(2)教师的选拔和任用;(1分)

(3)教师的考核与培训;(1分)

(4)教师的待遇和专业发展。(1分)

31.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4-93

答:

(1)教育行政执法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执行;(2分)

(2)教育行政执法活动在进行中必须符合法定的执法程序;(1分)

(3)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与手段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1分)

(4)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既然拥有某种职权,就必须使用才合法,否则也构成违法。(1分)

32.简述教育行政机构的人事行政业务范围。7-132

答:

(1)根据职权范围审批所属教育机关的编制,并配备相应的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2分)

(2)按照管理权限,对所属教育行政人员、教师进行考察、选拔、调配、培训、考核晋级、奖惩和任免,并管理离休、退休、工资福利等工作;(1分)

(3)根据国家有关认识和法规,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人事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1分)

(4)开展教育人事统计,管理教育人事档案,处理教育人事行政方面的群体来信、来访问题。(1分)

33.简述正确的教学质量管理观。12-204

答:

(1)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观;(2分)

(2)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管理观;(1分)

(3)全程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1分)

(4)全员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1分)

34.简述当代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趋势。1-58

答:

(1)教育管理研究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2分)

(2)教育管理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1分)

(3)教育管理研究方法及手段的发展趋势;(1分)

(4)教育管理研究理论层次的发展趋势。(1分)

35.简述教育领导干部素质的基本内容。14-247

答:

(1)健康的身心素质;(2分)

(2)科学知识的素质;(1分)

(3)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1分)

(4)组织管理活动的素质。(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结合实际试述如何做到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13-233

答:

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人员组织协调学校管理的各种要素运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最佳状态。(1分)也就是说,学校管理过程在运行中不仅仅要有效,而且这种有效性越来越显著(1分),因此,要实现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必须以学校管理过程的结构优化为前提和基础。(2分)

学校管理过程作为一项整体性活动,要使它产生最优化的结果,就必须依靠其基本的结构合理化和最优化。而结构又是指组织或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构成形式,因而结构的优化又必须依靠这种构成结构的要素及其要素组成形式的优化。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协调好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2分)

第二,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应通过构成学校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来体现(2分)

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不是空洞的,要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等环节所表现出的最佳状态来体现。学校管理过程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构成例如学校管理过程的一定程序,当这种程序具备结构的完整性、活动的连续性和灵活性的时候,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就会的得到直接的体现。(2分)

37.试述中国教育管理职能。2-66

答:

(1)一个国家教育管理职能特色的形成,通常是强化其中一些而弱化另一些的结果,一个国家教育管理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经济文化制度发展水平、历史传统以及人口地域等因素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职能,也应该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3分)

(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改革我国监督型的职能,完全照搬别的国家的指导型职能也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虽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却不能否认某些行业人才的培养的计划性。因此,在培养人才方面,不能一味强调市场机制而否认国家在宏观上实行控制的必要性。(2分)

(3)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职能,既不是单一的监督型,也不是单一的指导型,而应该是以指导型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为辅;以指导服务为主,经营管理为辅;以法律监督为主,以行政监督为辅的“指导一监督”型职能。(3分)

(4)要完成从传统的监督型职能向“指导一监督”型职能转变,第一,要强化立法职能。第二,要强化指导服务职能。(2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38.闫老师是某市高级中学高中部语文教师,她对学生十分严格,不允许学生在课堂有任何违反课堂纪律的言行。如果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作文中有错误的话,闫老师让学生完成或者更正了作业才能回家。学校的师生经常看到闫老师不是在上课,就是在批改作业。有时候,为了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她经常查阅许多资料,对学生在生活中也照顾的无微不至。每天,闫老师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期末考试结束,该年级闫老师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比其他老师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平均高出4分。所有这一切,校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认为,闫老师抓教育管理有办法,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在全校大会上,校长表扬了闫老师,称闫老师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希望全校教师都向闫老师学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如何看待教师的特点?(4分)

(2)闫教师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吗?为什么?(4分)

(3)教师管理的原则是什么?(5分)12-

答:

(1)在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如何看待教师的特点?(4分)12-192关联知识点1

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教学质因素,因而教师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加强教师管理的目的是在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教师的特点主要有劳动特点和心理特点。劳动特点;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崇高的社会劳动,也是一项艰苦的社会劳动,是一种以个体的劳动方式为主体的社会劳动,更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劳动。心理特点;教师具备各种心理特征,分别为责任心、自尊心和自制心。(4分)

(2)闫教师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吗?为什么?(4分)

案例中闫老师对学生辅导是有责任心的表现。教育家赞可夫说,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经历、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师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寓于对学生的爱之中,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这种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是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的表现,也是教好学生、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心。(4分)

(3)教师管理的原则是什么?(5分)12-194

教师管理的原则如下;第一,选贤任能原则。是指教师管理工作中,根据德才兼备的教师管理的标准来选拔和任用教师。第二,合理结构原则。是指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从整体效益出发,合理选择和配备教学人员,既要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又要提高教师管理的整体效益。第三,教育激励原则。是指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正确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在管理中促进教师思想觉悟的提高。第四,绩效原则。是指在教师管理工作中重视教师管理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并且对学校实际贡献的大小作为衡量、评价和奖惩教师的标准。(5分)

(本题回答可以不完全拘泥于参要点,观点正确,有论有据,或某一方面回答特别优秀,都可以酌情给分,直至满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