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连梁的内力调整总结
2025-10-05 04:36:27 责编:小OO
文档
连梁的内力调整

2010-09-05 13:26

1. 为什么连梁内力要调幅?

   这主要是由联肢墙可能的破坏机制决定。一般来说结构工程师希望联肢墙能够实现“强墙弱连梁”的延性破坏机制,这就要求部分早期破坏的连梁产生塑性铰,但能保持承载力不下降过多,同时产生内力重分布使大部分或全部连梁的破坏先于墙肢。一般满足联肢墙“强墙弱连梁”的要求可适当折减连梁的承载力。当然对延性要求不太高的非抗震结构设计,不一定需要采用这种理念。

2. 怎么进行内力调整?

    目前对连梁进行内力调整的方式主要有三个:a,内力调幅,即对完全弹性分析的连梁内力(弯矩)进行调整,直接降低连梁的内力设计值;b,连梁刚度折减,弹性计算的时候将连梁的刚度进行折减,从而减小连梁的内力,高规规定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不小于0.5;c,上述两个方法连用。

3. 如何确定内力调整的幅度?

   前提条件:无论采用何种内力调整方式,要保证的是连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裂缝宽度的要求,更不能屈服,同时连梁的内力不得低于风荷载标准组合和小震标准组合的内力。

    一般的教材或者论文中都会提到或者建议内力调整系数,比如“…经全部调幅(包括计算中连梁刚度折减和对计算结果的后期调幅)后的弯矩设计值不小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6、7度)和0.5倍(8、9度)。”-见朱炳寅老师的连梁超筋处理一文。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前提条件的分析,推导出合理的连梁限值要求。HiStruct建议的限值如下:一般来说当地震力大于1.4倍风荷载内力时,地震组合决定连梁的承载力,此时内力调整总幅度需大于0.6,这种情况一般发生于地震烈度高或风荷载小的时候,比如8,9度抗震的较低结构;当地震力小于1.4倍风荷载内力时,风荷载组合决定连梁的承载力,此时内力调整总幅度需大于0.8,这种情况一般发生于地震烈度低或风荷载大的时候。比如6,7度抗震的较高结构。当然对具体项目确定具体的合理限值要求是正确的思路。

4. 连梁刚度折减和内力调幅的关系

    理论上,对于正常设计的连梁(比如整体系数在3以上)一般情况下当刚度折减系数达到0.5的规范下限要求时,相应连梁的内力调整幅度可大于0.8。因此在高设防烈度区,结构中仅部分连梁超筋的时候,可考虑适当放宽刚度折减系数限值或补充适当的内力调幅。当然前提是要掌握连梁的受力特征和总内力调幅限值的要求。

5. 一些注意点

   首先,连梁内力调幅是在连梁实现“强剪弱弯”破坏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次直接折减刚度有可能低估连梁弹性内力,导致连梁正常使用的裂缝宽度超限;一般,对于非抗震的结构或风主导的超高结构,不宜对连梁进行刚度折减,可通过其他措施控制其刚度和延性的平衡;而对于竖向荷载荷载占较大比重的连梁,内力调幅需具体评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