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
2025-10-05 04:37:10 责编:小OO
文档
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生活条件越来越舒适,青少年在平时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必须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所有困难,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稳步前进。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就当今社会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大多数人感到心理压力日益增大。特别是处于身心正在发展的青少年学生更加难以适应。他们不仅面临着学习任务逐渐增加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而且还面临着生理和心理失衡等一些问题的困扰。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往往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出现异常、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现我就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浅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最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时期,近年来,据有关数据表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都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的高发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也是青少年思想教育中首要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我认为现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能力差,不能完全从依赖过渡到。

        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从家里走进学校,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有些人离开他们的长期依赖的父母去学校生活,不得不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如果适应不了,就容易使他们产生挫折感,压抑,焦虑等感觉,严重的甚至能导致神经衰弱。

  2,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心理问题。青少年在与人交往时,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许多青少年都不愿意对家长或老师、同学等敞开心扉,有问题不会积极主动的跟家长或老师沟通商量;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能够与人交流,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但又不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甚至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从而出现与同学敌对和报复学生等现象,酿成不必要的悲剧。

  3 面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很多青少年经常会因为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小挫折,影响他们的心理和情绪稳定,如家庭变化、与朋友吵架、考试失败等等。因为多数青少年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等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的,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有什么问题都有父母帮忙解决,很少遇到严重的挫折,所以他们的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就不够,更缺乏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无从下手,从而造成他们产生焦虑、自卑、失望和逆反等不良心理。

  4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在一些青年学生中,他们具有高智商、能力强、脾气坏、自控能力差等特点。突出表现为急躁、冲动,缺少耐性,在生活中遇到一点不舒心、一点委屈,就容易发火。同时,在和人相处过程中,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顺从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对方的感受,不适应别人,导致与周围的人相处困难,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难以和谐,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会因为一次突然的打击而承受不住,导致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最后酿成悲剧。

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1 从家庭思想教育抓起,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家长,我们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以外,更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都不够关心,比如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等等。此外,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孩子们的一切行为榜样。父母的行为、道德观念等都对孩子们有指导和示范作用,父母的行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他们的孩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同时,父母在生活中应该经常和孩子们沟通交流,让孩子充分信任家长,与家长做朋友,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愿意把心里话和父母倾诉。家长应该不断帮助和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帮助孩子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2充分发挥好学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通道,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从青少年心理出发,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有兴趣、主动积极的参加。同时要真正发挥好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传道受业解惑外,还应该成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榜样。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以身为准则,时刻留意自己的形象,从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处处做好学生的榜样。此外,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做到家校合一,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联系,经常跟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一定的了解,使其多关注子女的健康成长,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

3 积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与辅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帮助我们了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素质。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观念,认为成立心理咨询或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我们应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心理咨询,特别是对一些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针对他们所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对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是解决的办法也不少。只要家长、和广大教师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对症下药,这样就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