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职院校诊改工作学习材料及参考模板: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
2025-10-05 04:37:17 责编:小OO
文档
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

为推进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我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学校决定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内部诊改,为保证教学诊改工作顺利推进特制定本制度。

一、完善专业质量标准

根据专业对应的产业背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专业质量标准。

二、确定专业诊改目标

根据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比对选择标杆学校的相同专业的建设,结合本专业设质量标准,确定专业诊改目标。

三、分析专业建设现状

1.专业社会影响力。近两年的专业学生数,招生计划完成率、报到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相关度,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以及专业荣获的各类表彰等。

2.专业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

(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总课时数,实践课课时比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时比例,A类、B类、C类课程课时比例。

(2)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标准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

(3)教材建设:建设省级及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数量、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数量。

3.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的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结构,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专任教师师资培养情况(挂职锻炼、培训进修等人员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专业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比例以及教师荣获的各类表彰等。

4.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企业捐赠设备值、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生均校内实践场所使用时间。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稳定的实习基地总数,基地接待学生数量、基地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年生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训时间、顶岗实习参与人数比例、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

5.专业校企合作状况。校企合作的主要企业及合作内容与方式,企业订单学生数及所占比例、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专业平均拥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专业服务社会、服务行业企业情况(包括合作取得的专利数、技术服务数量及经费到款额、横向课题数量及科研经费到款额、为行业企业开展的职工培训人次等)。

四、诊改专业建设中的问题

通过上述(三)与(一)、(二)内容的比对,深入诊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要实,抓住关键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改进办法。

五、工作要求

1.教学诊改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

2.组建教学诊改团队:各教学部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诊改团队。

3.树立专业标杆:在全省、全国同类院校中寻找相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标杆,深刻分析标杆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研究确定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实现的路径与建设内容等。

4.开展专业剖析与自诊:对照我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结合近两年专业建设情况,开展专业层面的自我剖析与自我诊断,形成专业诊改报告初稿。

5.在各专业自我诊改基础上,由教务处组成专家组对各专业进行教学层面的会诊。诊改办参与并跟踪各教学部会诊活动。

6.各专业针对教学部会诊反馈,进一步修改完善专业诊改报告,纸质材料由各教学部签字后报送诊改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