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2025-10-05 04:47:29 责编:小OO
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码:04511

一、专业领域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系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掌握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方法而设置,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较强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较高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及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如下:

(一)拥护中国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基础,了解信息技术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信息技术及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四)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

(五)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五、培养方式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坚持以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为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具体课程设置与学分见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七、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安排在前三个学期内完成。课程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采用教师讲授、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学位论文开题时间一般不迟于第三学期。学位论文指导要充分发挥校外指导教师与导师组集体的作用。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九、学位授予

通过相应课程考试或考核,取得规定的学分,其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阅并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可提出学位申请。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其它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要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类别课程学 分 

学 时 

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备注
学 位 基 础 课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361考试
英语(不含专业英语)

1.5401考试
教育学原理(公共)

2361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公共)

2361考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公共)

2362考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2考试
专业英语0.5201考试
专 业 必 修 课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分析2361考试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361考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2362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2362考试
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2363考试
专 业 选 修 课多媒体数据库开发与应用2362考查至少6学分

人工智能与教育应用(2学期与教育技术合班)

2362考查
网络与远程教育学2363考查
移动开发技术及教育应用(2学期与教育技术合班)

2363考查
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管理1182考查
云计算与教育知识服务(2学期与教育技术合班)

1183考查
教育测量与评价(1或3学期与教育技术合班)

1183考查
非师范类专业补修课教育学   (研究生处开始选修,期末联系)

721或2考试
心理学   (研究生处开始选修,期末联系)

721或2考试
计算机学科教学论(学院开设)

721或2考试
跨专业补修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跟读本科)

721或2考试
Web开发技术基础   (跟读本科)

721或2考试
十二、实践教学

序号实践形式具体要求考核方式学分学期
1教育见习至少见习5次、并撰写见习报告。

考查14
2微格教学至少8次,并撰写教案及体会报告。

考查11
3课例分析至少2个课例分析实例或报告。

考查14
4教育实习集中实习或顶岗实习。考查33
5教育调查至少1篇教育调查报告。考查13
6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1份班级与管理实务报告。考查13
十三、学位专业课简介

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简介主要参考书目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分析对现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作全面、系统的分析。以高中信息技术一门必修课和五门选修课为主线,理清高中、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体系,探讨教材重组和二次开发问题。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探讨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和中小学信息技术培养目标问题。卓毅.信息技术新课程与教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赵春声.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全面、系统地论述。通过介绍教学设计领域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案例,探讨目前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思考其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形成教学的基本理念、掌握基本方法和手段。本课程期望学习者在通过学习之后,能够系统掌握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过程,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挑战。王馨,郭丽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教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王海燕.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主要讲述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他们掌握加工多媒体素材、制作简单的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和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期望学习者通过学习之后,能够系统地掌握课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地完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应用。茅育青.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谢幼如.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设计与开发技术、信息化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项目管理能力及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全面而有相当深度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本课程集理论学习、技术开发、实践应用于一体。将需求分析、脚本设计、多媒体素材获取与加工,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综合运用,通过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过程领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好的为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教育技术管理服务。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张屹,黄磊.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十四、本专业方向必读书目

序号名    称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张屹,黄磊.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王帆.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弗罗里迪.布莱克维尔计算与信息哲学导引(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潘克明,李书明,钟义信.教育技术项目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蔡建东.现实、历史、逻辑与方法: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杨开城.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孔凡士,田小勇.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段宝霞.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 贾纳斯泽乌斯基,莫伦达[美].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 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12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注:根据本学科领域具体情况自行添加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